-
公开(公告)号:CN119585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80029447.9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南特大学 , 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 , 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基金会 , 俄罗斯科学院细胞学研究所联邦国家预算科学研究所
IPC: C07D403/04 , A61P37/06 , A61K31/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或溶剂化物。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化合物作为免疫调节剂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器官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和BOB1相关疾病。#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585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80049371.6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赛特温治疗公司
IPC: C07D401/04 , C07D403/04 , C07D471/04 , C07D491/04 , A61P25/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式(I)所示化合物、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所述化合物的方法、以及使用所述化合物及组合物治疗与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功能相关的病症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合物是1‑206。(式(I))#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82807.3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阜阳欣奕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梅梅
IPC: C07D403/04 , C07D403/14 , C07D405/14 , C07D403/10 , C07D409/14 , H10K85/60 , H10K5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三嗪类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三嗪类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适用作OLED发光器件电子传输材料,使OLED发光器件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较高的电流效率和较长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552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93570.3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里亚塔医药公司
IPC: C07D231/54 , C07D405/04 , C07D409/04 , C07D401/04 , C07D401/10 , C07D413/10 , C07D401/14 , C07D403/14 , C07D403/04 , C07D417/04 , C07D417/14 , A61K31/416 , A61K31/4439 , A61K31/4709 , A61K31/422 , A61K31/506 , A61K31/5377 , A61K31/501 , A61K31/4196 , A61K31/428 , A61P35/00 , A61P37/06 , A61P11/06 , A61P25/00 , A61P29/00 , A61P27/02 , A61P9/00
Abstract: 本文中公开了下式的化合物:#imgabs0#及其类似物,其中变量如本文所定义。还提供了其药物组合物。在某些方面,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和组合物可以用于调节IL‑17和RORγ的活性。还提供了向有此需要的患者施用本文提供的化合物和组合物的方法,例如,为了治疗或预防与炎症有关的疾病或障碍或自身免疫障碍。
-
公开(公告)号:CN11601814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80051559.5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7D403/04 , A61P35/00 , A61K31/506
Abstract: 一种含吲哚类衍生物的盐、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通式(I)所示化合物盐及晶型、制备方法和含有治疗有效量的该化合物或其晶型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作为激酶抑制剂,尤其是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更具体地,作为EGFR或HER2抑制剂在治疗癌症、炎症、慢性肝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AIDS等相关疾病的用途,所述化合物在EGFR以及HER2 20外显子突变中展现良好的抑制活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7764.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诚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403/04 , C07D4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1H‑吡唑‑1‑基)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以3‑氮杂环丁酮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首先在碱的作用下,硝基甲烷对酮反应生成3‑羟基‑3‑(硝基甲基)氮杂丁烷类化合物;接着在磺酰氯类化合物的作用下,将羟基衍生化成易离去基,再发生消除反应得到3‑(硝基亚甲基)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随后与吡唑类化合物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或进一步氢化还原生成3‑(1H‑吡唑‑1‑基)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上述合成方法具有步骤简短、成本低廉且操作简便的优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可作为药物中间体或用于潜在药物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4244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75034.6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拜耳公司 , 拜耳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N·施梅斯 , L·沃特曼 , D·基尔霍夫 , T·T·U·阮 , N·沃尔贝克 , U·伯默 , K·皮特森 , C·科伯 , D·斯托茨基 , C·莱希纳 , R·M·迈耶 , S·A·赫尔贝特 , I·P·科施根思 , D·科泽蒙德 , R·奥夫林加 , M·格雷斯 , B·百德
IPC: A61K31/4709 , A61P35/00 , A61P31/12 , A61P37/04 , A61P9/00 , A61K31/55 , A61K31/5377 , C07D413/14 , C07D405/12 , C07D413/04 , C07D215/48 , C07D409/04 , C07D403/04 , C07D417/14 , C07D401/14 , C07D405/14 , C07D5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涵盖通式(I)的氨基喹诺酮化合物:#imgabs0#其中R1、R2、R3、R4、R5、R6、R7、R8和n如本文所定义;制备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可用于制备所述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包含所述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结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作为单一药剂或与其他活性成分结合用于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用途,所述疾病特别是二酰基甘油激酶α调节的病症。
-
公开(公告)号:CN1194244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4064.2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大鹏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 阿斯泰科医疗有限公司
Inventor: 柴田和朗 , 河合祐一 , 朝仓大树 , 杉本哲哉 , 江头直树 , 山本伦广 , 铃木达也 , 片冈裕贵 , 相良武 , 坂本俊浩 , 近藤瞳 , C·C·F·哈姆雷特 , P·施奥夫 , D·G·特威格
IPC: A61K31/4184 , A61K31/416 , A61K31/4439 , A61K31/437 , A61P35/00 , A61P35/02 , C07D235/08 , C07D487/04 , C07D403/04 , C07D471/04 , C07D405/12 , C07D5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抗肿瘤剂,其包含与GTP‑结合的KRASG12C共价结合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作为活性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2617.3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C07D401/12 , C07D401/14 , C07D405/14 , C07D413/14 , C07D417/14 , C07D409/14 , C07D403/04 , A61K31/4439 , A61K31/4545 , A61K31/5377 , A61K31/496 , A61K31/444 , A61K31/4184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应用。该类化合物与Snail蛋白的亲和力强,可有效抑制Snail活性,并且可以显著减少体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成,还具有利于成药的药代动力学性质。#imgabs0#I。
-
公开(公告)号:CN11685466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310843892.0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C07D403/04 , C07D401/14 , C07D409/14 , C07D405/14 , A61K31/502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酞嗪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应用,该化合物结构如式(I),还包含其异构体、前药、稳定的同位素衍生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它们的混合物;其在酶水平上对PRMT5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在MTA存在下抑制活性更强,纳摩尔浓度水平下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同时对MTAP缺失的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强于野生型,具有选择性;所制备药物在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均可以发挥药效,应用广泛。#imgabs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