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6751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0750060.8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B41/06 , C07C45/51 , C07C49/80 , C07C49/813 , C07C49/16 , C07C47/14 , C07C253/30 , C07C255/56 , C07C47/24 , C07C49/23 , C07D33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α‑卤代不饱和醛酮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将炔丙醇衍生物、卤源、酸和溶剂混合,加热反应得到所述α‑卤代不饱和醛酮;炔丙醇衍生物和卤源在酸的作用下进行串联的Meyer‑Schuster重排反应、卤化反应,从而实现α‑卤代不饱和醛酮合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最高产率可达91%,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以及转化率高副产物少等优点,为α‑卤代不饱和醛酮类化合物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6616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101779.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67/11 , C07C45/64 , C07C49/23 , C07C69/24 , C07C49/242 , C07C69/78 , C07C69/145 , C07C69/74 , C07C69/75 , C07C69/608 , C07C69/533 , C07C69/76
Abstract: 一种制备以下通式(6)的2‑(1,2,2‑三甲基‑3‑环戊烯基)‑2‑氧乙基羧酸酯化合物的方法,其中R代表具有1至9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该方法包括:酯化以下通式(5)的2‑(1,2,2‑三甲基‑3‑环戊烯基)‑2‑氧乙基化合物,其中X代表羟基或卤原子,以形成所述2‑(1,2,2‑三甲基‑3‑环戊烯基)‑2‑氧乙基羧酸酯化合物(6)。
-
公开(公告)号:CN10303053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481010.2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C45/51 , C07C49/227 , C07C49/235 , C07C49/23 , C07C4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选择性合成α,β-不饱和碘代烯酮、烯醛的方法,以简单易得的联烯亚砜、碘、苄硫醇为原料,高选择性地合成了各种类型的α,β-不饱和碘代烯酮、烯醛类化合物。本发明从联烯亚砜出发,在氯仿和乙醇为50/1的溶剂中,与碘和苄硫醇反应可以高选择性地生成碘代烯酮、烯醛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中的C-I键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偶联反应,高效地合成α,β-不饱和醛酮,本发明原料简单易得,制备方便;条件温和,操作性强;底物普适性好,可以合成各种取代的α,β-不饱和碘代烯酮、烯醛;反应的顺反选择性高;产物易分离纯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3877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805747.4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大连凯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5/51 , C07C49/233 , C07C49/23 , C07C29/05 , C07C33/48 , C07C33/44 , C07C231/12 , C07C233/69 , C07C233/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α‑卤代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端基炔烃卤化物、有机溶剂、酸和水混合进行反应,得到α‑卤代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直接将端基炔烃卤化物在酸和水的条件下进行反应,避免了金属离子配合物类催化剂的使用,从而在产物后处理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除去金属离子的操作,整个过程操作简便,绿色环保,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原料转化率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较高,且无需无水无氧操作,底物普适性广泛,脂肪族、芳香族等端基炔烃卤化物都能以高收率得到目标分子。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09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0022890.9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9K19/30 , C07C67/08 , C07C69/63 , C07C51/09 , C07C57/56 , C07C45/00 , C07C45/63 , C07C49/23 , C07C45/67 , C07C49/467 , C07C17/35 , C07C2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化合物1与二氟氯乙酸酯化得到化合物2,(2)由化合物2重排得到化合物3,(3)由化合物3经羰基加成消除得到化合物6,(4)由化合物6溴化得到化合物11,(5)由化合物11分子内烷基化得到化合物12,(6)由化合物12还原羰基得到化合物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本发明从简单的商业化原料出发,用常见的试剂和简洁的操作完成了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的合成,为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合成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046751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50060.8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B41/06 , C07C45/51 , C07C49/80 , C07C49/813 , C07C49/16 , C07C47/14 , C07C253/30 , C07C255/56 , C07C47/24 , C07C49/23 , C07D33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α-卤代不饱和醛酮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将炔丙醇衍生物、卤源、酸和溶剂混合,加热反应得到所述α-卤代不饱和醛酮;炔丙醇衍生物和卤源在酸的作用下进行串联的Meyer-Schuster重排反应、卤化反应,从而实现α-卤代不饱和醛酮合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最高产率可达91%,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以及转化率高副产物少等优点,为α-卤代不饱和醛酮类化合物的构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661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011101779.8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C67/11 , C07C45/64 , C07C49/23 , C07C69/24 , C07C49/242 , C07C69/78 , C07C69/145 , C07C69/74 , C07C69/75 , C07C69/608 , C07C69/533 , C07C69/76
Abstract: 一种制备以下通式(6)的2‑(1,2,2‑三甲基‑3‑环戊烯基)‑2‑氧乙基羧酸酯化合物的方法,其中R代表具有1至9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该方法包括:酯化以下通式(5)的2‑(1,2,2‑三甲基‑3‑环戊烯基)‑2‑氧乙基化合物,其中X代表羟基或卤原子,以形成所述2‑(1,2,2‑三甲基‑3‑环戊烯基)‑2‑氧乙基羧酸酯化合物(6)。#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0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22890.9
申请日:2019-01-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9K19/30 , C07C67/08 , C07C69/63 , C07C51/09 , C07C57/56 , C07C45/00 , C07C45/63 , C07C49/23 , C07C45/67 , C07C49/467 , C07C17/35 , C07C23/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化合物1与二氟氯乙酸酯化得到化合物2,(2)由化合物2重排得到化合物3,(3)由化合物3经羰基加成消除得到化合物6,(4)由化合物6溴化得到化合物11,(5)由化合物11分子内烷基化得到化合物12,(6)由化合物12还原羰基得到化合物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本发明从简单的商业化原料出发,用常见的试剂和简洁的操作完成了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的合成,为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合成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705468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380101584.1
申请日:2003-10-23
Applicant: 宝洁公司
IPC: A61K7/02 , A61K7/40 , A61K7/48 , C07C35/08 , C07C43/23 , C07C49/23 , C07C49/237 , C07C49/252 , C07C69/76 , C07D333/16 , C07D49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71/06 , C07C33/38 , C07C43/162 , C07C43/1782 , C07C43/215 , C07C43/23 , C07C47/445 , C07C47/548 , C07C47/57 , C07C49/225 , C07C49/553 , C07C49/557 , C07C49/637 , C07C49/683 , C07C49/747 , C07C49/757 , C07C49/813 , C07C49/835 , C07C49/84 , C07C57/48 , C07C65/17 , C07C65/26 , C07C65/28 , C07C65/36 , C07C69/157 , C07C69/76 , C07C403/04 , C07C403/08 , C07C403/10 , C07C403/16 , C07C403/20 , C07C2601/08 , C07C2601/16 , C07C26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且非显而易见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可单独和/或以组合的形式作为核激素受体,以用于刺激和/或改善鼠科哺乳动物的皮肤。具体地讲,据信,β-紫罗兰醇类似物和脂肪酸类似物化合物可用作RXR、RAR和/或PPAR受体配体来促进皮肤分化,并防止过度的皮肤增生。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或多种产品、消费品等等,其包括公开于本文中的新型核激素受体配体。本发明还力图包括本发明化合物及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产品的使用方法。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