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62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59248.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C07D235/18 , C07D235/06 , C07D235/08 , C07C69/76 , C07C67/08 , C07C231/02 , C07C233/74 , A61P9/10 , A61P25/00 , A61P29/00 , A61P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神经炎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医药用途,具有通式I或通式Ⅱ所示的结构;抗神经炎性化合物为含有替米沙坦和芳香开窍药物的结构骨架,及其各自的类似物;替米沙坦能够改善神经炎症和缺血性脑损伤,芳香开窍药物具有促进其他药物入脑的能力。本发明的抗神经炎性化合物可通过减少异常的非磷酸化神经丝蛋白、上调髓鞘碱性蛋白和显著减轻少突胶质细胞损伤,显著保护脑卒中后的脑白质完整性;本发明的抗神经炎性化合物可广泛应用于制备缺血性中风和其他与神经炎症介导的白质损伤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815512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880110094.0
申请日:2008-09-25
Applicant: 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
IPC: A61K31/16 , A61P25/28 , C07C235/42 , C07C317/14 , C07C235/62 , C07C233/65 , C07C233/66 , C07C233/67 , C07C235/54 , C07C311/38 , C07C317/32 , C07D213/82 , C07D261/18 , C07C233/74 , C07C255/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35/42 , C07C233/65 , C07C233/66 , C07C233/67 , C07C233/74 , C07C235/54 , C07C235/62 , C07C255/60 , C07C311/46 , C07C317/32 , C07C2601/02 , C07D213/82 , C07D26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I)化合物,其中Ar1、Ar2、R1和R2如本文所定义。还提供了药物组合物、主题化合物的使用方法和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4847A
公开(公告)日:1994-04-06
申请号:CN93104654.8
申请日:1993-03-25
Applicant: 财团法人相模中央化学研究所 , 科研制药株式会社
IPC: C07C233/74 , A01N3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3/40 , A01N37/30 , A01N37/32 , A01N37/46 , A01N43/08 , A01N43/12 , A01N43/40 , A01N43/78 , A01N47/16 , C07C217/88 , C07C233/60 , C07C233/62 , C07C233/63 , C07C2601/02 , C07C2601/08 , C07C2601/14 , C07C2601/16 , C07C2601/18 , C07C2602/42 , C07C2603/62 , C07C2603/66 , C07D211/58 , C07D277/04 , C07D295/185 , C07D307/52 , C07D307/90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作为除草剂有效活性成分、具有优良效果的3、4、5、6-四氢邻苯二酰胺衍生物及3、4、5、6-四氢异苯邻二甲酰亚胺衍生物和它们的制造方法,并提供了具有比较高效地制取它们的工业方法。四氢异苯邻二甲酰亚胺衍生物作为制造四氢邻苯二酰胺衍生物等的中间体,也是很有用的。四氢邻苯二酰胺衍生物由通式(I)表示。
-
公开(公告)号:CN116693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191703.1
申请日:2022-02-28
IPC: C07C233/74 , C07C231/10 , C07D487/08 , C07C233/81 , C07D213/74 , C07D203/14 , C07D261/20 , C07D4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一构型的多取代环烷烃的合成方法,以双环[1.1.0]丁烷、双环[2.1.0]戊烷为起始原料,与MTAD或硝酮类化合物发生环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单一构型的环加成产物双环的多取代环烷烃。该产物可以通过后续转化,包括硼氢化钠还原、水合肼的肼解以及二碘化钐还原等实现酰胺键以及N‑N键的断裂;或者通过还原剂发生N‑O键的断裂生成单一构型的杂原子取代的单环烷烃。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以双环[1.1.0]丁烷与硝酮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环加成反应以及N‑O键断裂生成氮杂环丙烷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原料和试剂简单易得,制备方便;加热反应容易放大,底物普适性广;官能团兼容性好;能得到单一构型的杂原子取代环烷烃化合物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92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14903.6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中国药科大学
IPC: C07C233/74 , C07C231/12 , C07C253/30 , C07C255/57 , C07C235/48 , C07C235/84 , C07D319/18 , C07D317/68 , C07D333/24 , C07D307/54 , A61K31/216 , A61K31/192 , A61K31/277 , A61K31/357 , A61K31/341 , A61K31/381 , A61P3/10 , A61P9/12 , A61P5/48 , A61P3/04 , A61P1/16 , A61P17/00 , A61P11/06 , A61P7/0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如式I所示的具有PPARδ激动活性的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及医药用途。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是新型PPARδ激动剂,因而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PPARδ介导的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206403A
公开(公告)日:1999-01-27
申请号:CN97190353.0
申请日:1997-02-14
Applicant: 教堂山北卡罗莱纳州大学
IPC: C07C233/32 , C07C233/74 , C07C233/76 , C07C233/42 , C07C233/43 , C07C233/44 , C07D235/02 , A61K31/165 , A61K31/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1,4-萘醌化合物和通过对患者使用该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长的方法,该化合物用结构式(Ⅰ)或(Ⅱ)表示,其中R1是低级烷基,卤代低级烷基,苯基,苄基,苯乙基,或(CH2)m-COOX,其中m是2或3和X是H,甲基,或乙基;R2是卤素或NHY,其中Y是氢,低级烷基,卤代低级烷基,羟基化低级烷基,低级二烷基氨基烷基,苯基,苄基,或苯乙基;R3是低级烷基,卤代低级烷基,苯基,苄基,苯乙基,或(CH2)m-COOX,其中m和X如上面的R1中定义;和R4是氢,低级烷基,低级氨基烷基,卤代低级烷基,苯基,苄基,或苯乙基。
-
公开(公告)号:CN10964185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780039590.0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卡里科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 艾伯维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C.西德劳斯基 , M.普利什切夫 , J.M.弗罗斯特 , L.A.布莱克 , X.许 , R.F.斯韦斯 , L.石 , Q.I.张 , Y.童 , C.W.哈钦斯 , S.钟 , M.J.达特
IPC: C07D241/12 , C07D261/08 , C07D213/57 , C07C233/74 , C07D213/74 , C07D231/14 , C07D237/10 , C07D241/44 , C07D277/32 , C07D213/54 , C07D307/56 , C07D307/82
Abstract: 本文提供可用于调节整合应激反应(ISR)和治疗相关疾病、病症和病状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30296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01894.6
申请日:2020-03-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C231/12 , C07C233/66 , C07C253/30 , C07C255/57 , C07C235/60 , C07C235/46 , C07C233/74 , C07C233/13 , C07D307/68 , C07C235/34 , C07C233/47 , C07C233/59 , C07D317/68 , C07D313/12 , C07D493/14 , C07C233/25 , C07C269/06 , C07C271/22 , C07C233/69 , C07H9/04 , C07H1/00 , C07J41/00 , C07C303/40 , C07C3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胺氮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反应:即:由式a1或式a2化合物与三氟甲基化试剂在有机溶剂中、在氟化试剂、氧化剂、含氧酸银盐和吡啶类配体的作用下进行三氟甲基化反应,从而得到式b1或式b2所示的目标化合物。本发明可直接通过式a1所示的酰胺化合物或式a2所示的磺酰胺化合物进行三氟甲基化反应,从而得到式b1所示的酰胺氮三氟甲基化合物或式b2所示的磺酰胺氮三氟甲基化合物,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对酰胺氮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64185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80039590.0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卡里科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 艾伯维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C.西德劳斯基 , M.普利什切夫 , J.M.弗罗斯特 , L.A.布莱克 , X.许 , R.F.斯韦斯 , L.石 , Q.I.张 , Y.童 , C.W.哈钦斯 , S.钟 , M.J.达特
IPC: C07D241/12 , C07D261/08 , C07D213/57 , C07C233/74 , C07D213/74 , C07D231/14 , C07D237/10 , C07D241/44 , C07D277/32 , C07D213/54 , C07D307/56 , C07D307/82
Abstract: 本文提供可用于调节整合应激反应(ISR)和治疗相关疾病、病症和病状的化合物、组合物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337897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710128121.4
申请日:2007-07-06
Applicant: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15/44 , C07C213/08 , C07C233/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的盐酸氨溴索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氨溴索的前体酰氨用适当的还原方法方便地得到氨溴索产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