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6030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399595.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13/00 , B62D101/00 , B62D119/00 , B62D1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08 , B62D5/003 , B62D5/0463 , B62D5/0478 , B62D6/00 , B62D5/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便转向操纵量或转向量小也能高精度地进行离合器的状态判定的转向操纵控制装置。转向操纵控制装置判定上侧变化角(δθh)以及下侧变化角(δθp)的任一方是否比第一阈值(α)大(步骤104、步骤105)。在上侧变化角以及下侧变化角的任一方比第一阈值(α)大时(步骤104:YES、步骤105:YES),比较由此产生的角度差的变化量(D)与第二阈值(β)的大小,基于该比较进行离合器的状态判定(步骤106)。转向操纵控制装置将在规定运算周期中获取到的上侧转向操纵角(θh_n)以及下侧转向操纵角(θp_n)分别更新为基准上侧转向操纵角(θhb)以及基准下侧转向操纵角(θpb)(步骤108)。
-
公开(公告)号:CN10739936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328660.1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21 , B62D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系统、汽车以及转向助力调节方法。其中转向系统包括机械转向系统,转向助力系统以及转向助力主动调节器,其中,驾驶者可操作所述转向助力主动调节器以增加或减小扭矩输出等级K,使得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对初始扭矩输出大小N进行修正,由此得到经主动调节的扭矩输出大小N',并依照所述经主动调节的扭矩输出大小N'来操作所述电动助力机构,提供转向助力。根据本发明,使得同样的车辆的转向助力可主动调节,由此车辆可适应不同乘客对于转向助力的不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102302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380075413.X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113/00 , B62D119/00 , B62D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6 , B62D5/0463 , B62D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控制装置等,包括:对为改善车辆的转向系统的回正特性而施加于致动器的转向辅助转矩进行运算的步骤,所述致动器将转向辅助转矩施加于转向系统;对驾驶员的转向状态进行判定的步骤;根据所述转向状态判定的结果对转向辅助转矩进行修正的步骤;以及根据修正后的转向辅助转矩对所述致动器进行控制的步骤,在对驾驶员的转向状态进行判定的步骤中,根据手动驾驶转向判定、紧急方向盘回正判定、高加速方向盘回正判定、手动回打判定以及增打判定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组合来对驾驶员的转向状态进行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99507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380070184.2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01/00 , B62D111/00 , B62D113/00 , B62D117/00 , B62D119/00 , B62D121/00 , B62D1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3 , B62D6/008 , B62D6/02 , B62D6/04 , B62D6/08
Abstract: 控制运算部(11)以基于轴力差、横向加速度(Gy)、车速(V)、转轮角(δ)以及转轮角速度(dδ/dt)的分配比率(GF1、GF2、GF3、GF4)分配前馈轴力(TFF)和反馈轴力(TFB)来设定最终轴力。而且,控制运算部(11)根据所设定的最终轴力施加转轮反作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414217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80027047.X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机动车的转向系统(2)的方法。转向构件(8)通过叠加转向装置行驶运行期间,求得驾驶员对转向构件(8)的驾驶员干预(40)。叠加转向装置(4)这样运行,使得在转向构件角度(26)和引入到转向传动装置(14)中的角度(28)之间的耦合(30)依赖于求得的驾驶员干预(40)来调节。(4)与转向传动装置(14)连接。在机动车的自主
-
公开(公告)号:CN104995077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80070184.2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01/00 , B62D111/00 , B62D113/00 , B62D117/00 , B62D119/00 , B62D121/00 , B62D1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3 , B62D6/008 , B62D6/02 , B62D6/04 , B62D6/08
Abstract: 控制运算部(11)以基于轴力差、横向加速度(Gy)、车速(V)、转轮角(δ)以及转轮角速度(dδ/dt)的分配比率(GF1、GF2、GF3、GF4)分配前馈轴力(TFF)和反馈轴力(TFB)来设定最终轴力。而且,控制运算部(11)根据所设定的最终轴力施加转轮反作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91884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80070158.X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01/00 , B62D111/00 , B62D113/00 , B62D119/00 , B62D1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3 , B62D5/0421 , B62D5/0466 , B62D6/008 , B62D6/02 , B62D6/08
Abstract: 控制运算部(11)根据转向电流计算转向齿条的电流轴力。另外,控制运算部(11)根据横向加速度(Gy)计算转向齿条的横向G轴力。而且,控制运算部(11)在方向盘(1)的偏转增加操作时,根据电流轴力计算转轮反作用力,在方向盘(1)的偏转返回操作时,根据电流轴力和横向G轴力计算转轮反作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684792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80002536.5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5/04 , B62D101/00 , B62D113/00 , B62D1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63 , B60W2050/007 , B62D1/286 , B62D6/002 , B62D6/08 , B62D15/025 , G05D1/0061 , G05D2201/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该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以来自扭矩传感器的转向扭矩来检知出驾驶员在自动转向模式中转动了转向盘,以与发生扭矩的大小对应的容量(积分值)来切换到手动转向模式,所以不会给驾驶员带来一种不协调的感觉。所述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具备转向角控制单元、扭矩积分判定单元及切换单元。该转向角控制单元计算出第二电动机电流指令值;该扭矩积分判定单元通过对转向扭矩进行积分并与阈值比较来输出转向扭矩判定信号;该切换单元输入第一电动机电流指令值和第二电动机电流指令值,并根据切换信号或转向扭矩判定信号来切换。所述扭矩积分判定单元具备扭矩值比较单元、扭矩感应式或电动机状态信息增益单元、积分运算单元及切换判定单元。根据自动转向模式和手动转向模式的切换指令或转向扭矩判定信号所述切换单元被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42819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80036040.5
申请日:2013-06-10
Applicant: 捷太格特欧洲公司
Inventor: 罗曼·莫雷蒂
IPC: B62D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81 , B62D6/08 , B62D15/0235 , B62D15/024 , B62D15/02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车辆方向盘(3)的绝对角度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初始估算步骤(a),步骤(a)中基于车辆的第一动态行驶参数(例如一对轮组中车轮的速度差值)分析的第一模型来估算第一数值(Angle1),所述第一数值表示所述方向盘(3)的绝对角度位置,第二估算步骤(b),步骤(b)中基于车辆的第二动态行驶参数(例如角速度)分析的第二模型来估算第二数值(Angle2),所述第二数值表示所述方向盘的绝对角度位置,以及验证步骤(c),用于计算第一数值(Angle1)和第二数值(Angle2)之间的差值,该差值与预定的一致性阈值(S)比较,通过适当的加权计算,确定所述数值是否被考虑或排除。
-
公开(公告)号:CN10357671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334668.5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6/003 , B62D5/008 , B62D5/0463 , B62D6/00 , B62D6/08 , B62D7/159 , G05B11/32 , G05B11/58 , G05B15/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控制系统和车辆转向控制系统。控制系统(10)在指定输入和输出的多个组合的同时,计算到控制目标(20)的输入,该控制目标有m个输入和n个输出(m=n,m和n分别都是大于1的自然数)。反馈控制器(13)针对每个指定的组合基于控制量(y1、y2、......、yn)的目标值(r1、r2、......、rm)和当前值之间的差计算到无干扰控制器(14)的控制输入(ν1、ν2、......、νn)以使得当前值能够跟随目标值。无干扰控制器针对每个指定的组合执行无干扰控制以降低由于n个控制量(y1、y2、......、yn)之间的相互干扰所造成的影响。这降低了需要考虑其相互干扰的输入和输出的组合的数量。因此,可以容易地实现无干扰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