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限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力限制设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81383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380072597.4

    申请日:2013-12-1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力限制设备(10),尤其是用于车辆中的座椅安全带,所述力限制设备包括:可控制的制动装置(16),所述制动装置具有包括通道(34)的液体填充的空间(24),液体(23)可以流过所述通道;与座椅安全带耦联的要制动的元件(32);至少一个用于检测车辆运行数据的传感器(18)、尤其是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安全带拉出的传感器(20);以及控制装置(22),所述控制装置依赖于测量到的车辆运行数据和测量到的安全带拉出控制制动装置(16)的制动功率,在所述力限制设备中,液体(23)是磁流变的液体,并且设置有控制磁体,所述控制磁体可以在通道(34)中产生变化的磁场并且可以改变通道(34)中的磁流变的液体的粘度。

    一种驾驶员安全预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3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84639.0

    申请日:2015-10-22

    Inventor: 刘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8 B60R21/18 B60R2022/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驾驶员安全预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行车动态由高速急速降低时,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接的气泵开始工作,直接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气囊的体积扩大部分开始由开缝弹射出来,而安全带与上躯干之间最主要的接触部分即为肩部至胸部、腹部侧边区域,在安全带本体勒紧驾驶人员上躯干之前,气囊便直接与驾驶员上躯干部分接触;紧口将凹陷部直接分成相互连通的上腔和下腔,并且紧口的可缩小上腔和下腔之间的进气通道,使得气囊中的气体优先填充上腔,使得其膨胀部分与最大受力部分接触。本发明中气囊的中部设置弧形的凹陷部,该凹陷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该接触部分造成弹射伤害。

    力限制设备以及用于控制力限制设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81383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80072597.4

    申请日:2013-12-11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力限制设备(10),尤其是用于车辆中的座椅安全带,所述力限制设备包括:可控制的制动装置(16),所述制动装置具有包括通道(34)的液体填充的空间(24),液体(23)可以流过所述通道;与座椅安全带耦联的要制动的元件(32);至少一个用于检测车辆运行数据的传感器(18)、尤其是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安全带拉出的传感器(20);以及控制装置(22),所述控制装置依赖于测量到的车辆运行数据和测量到的安全带拉出控制制动装置(16)的制动功率,在所述力限制设备中,液体(23)是磁流变的液体,并且设置有控制磁体,所述控制磁体可以在通道(34)中产生变化的磁场并且可以改变通道(34)中的磁流变的液体的粘度。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前额安全带

    公开(公告)号:CN107117128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01821.X

    申请日:2017-06-01

    Inventor: 林辉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6 B60R22/1951 B60R22/28 B60R2022/282

    Abstract: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前额安全带,包括汽车头枕、安全带插扣固定座、安全带插扣、安全带紧急锁止卷收器、安全带、松紧带、气囊缓冲垫和固定卡扣;所述汽车头枕左端安装有安全带紧急锁止卷收器,且汽车头枕右端安装有安全带插扣固定座;所述安全带紧急锁止卷收器内设置有安全带,且安全带首端连接有安全带插扣;所述汽车头枕背部开设有储物口;所述松紧带内壁上镶嵌有气囊缓冲垫,且松紧带前端上共设置有两处固定卡扣;所述松紧带使用状态下松紧带通过其所设置的两处固定卡扣与安全带扣合相连接;本发明松紧带内壁的前后两端均分别镶嵌有一处气囊缓冲垫,通过所设置的该两处气囊缓冲垫,对本发明前额安全带所保护的头部进行进一步的保护。

    用于汽车的安全带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4714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29373.6

    申请日:2011-05-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18 B60R21/231 B60R22/16 B60R2022/2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安全带(1),包括安全带织带(1.1),该安全带织带具有多个安全带织带层(1.1.1、1.1.2)和在肩部安全带区(SG)以及腰部安全带区(BG)内设置的至少一个安全带内腔(G),该至少一个安全带内腔设置在至少两个安全带织带层(1.1.1、1.1.2)之间并可以填充气体。安全带织带(1.1)被引导通过可以插入安全带锁(1.2)内的锁舌(1.3)的孔,其中,在系上安全带(1)的情况下,借助该锁舌安全带织带(1.1)在下转向点(U1)处在从腰部安全带区(BG)向肩部安全带区(SG)的过渡区内转向,其中在下转向点(U1)处在至少两个安全带织带层(1.1.1、1.1.2)之间具有与安全带内腔(G)的至少两区段连通的气体通道(1.7)。依据本发明,气体通道(1.7)由至少在径向上呈柔性的管(1.8)形成。

    车辆安全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5754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705808.9

    申请日:2016-08-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8 B60R2022/282

    Abstract: 一种车辆安全系统,包含一个安全带单元、一个充气单元、一个插扣感应单元,及一个处理单元。该安全带单元包括一个设置于一车辆的带扣,及一个能拆离地卡扣于该带扣的带体,该带体具有一个能填充气体的充气空间。该插扣感应单元会于该带体卡扣于该带扣时发出一个卡扣讯号。该处理单元会于该插扣感应单元发出该卡扣讯号时,驱动该充气单元对该带体进行充气,使该带体充气膨胀。本发明能在乘坐者系上该安全带单元时,就将该安全带单元的带体充气,使该安全带单元随时保持在充气的状态,借以常态性地保护乘坐者。

    安全带肩垫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9774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56374.8

    申请日:2017-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105 B60R22/12 B60R22/28 B60R2022/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带肩垫,由软质材料制成,其主体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上腔室及下腔室,上、下腔室内封闭有气体等流体;该肩垫还设有伸缩结构;当肩垫处于常态未挤压状态时,上腔室及下腔室的内侧壁外表面相平,当肩垫上部被挤压时,上腔室内的流体向下腔室内流动挤压,克服伸缩结构的阻力使下腔室的内侧壁呈弧形撑开而令下腔室成上小下大的结构。上述肩垫结构在儿童安全座椅使用过程中车辆受到撞击时,可以更好地贴近儿童乘员身体胸部运动响应的变化,对儿童乘员起到持续的接触保护作用。从而更好地限制住儿童的位移与弯曲角度,增加儿童乘车安全性。

    一种智能化汽车辅助安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5309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84638.6

    申请日:2015-10-22

    Inventor: 刘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8 B60R2022/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智能化汽车辅助安全装置,包括安全带,在安全带内设置有压缩腔体,气囊折叠放置在压缩腔体内,在安全带贴近座椅的一侧设有开缝,气囊的端部设有进气口,在气囊中部正对开缝的侧壁上设有弧形的凹陷部,在凹陷部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紧口;在凹陷部中部内壁上选取两个不同的点位,以点位为起点通过对气囊内壁进行折叠缝合形成多个独立的褶皱,多个褶皱呈环形分布且构成的气流通道形成紧口。安全带与上躯干之间最主要的接触部分即为肩部至胸部、腹部侧边区域,而本发明中气囊的中部设置弧形的凹陷部,该凹陷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该接触部分造成弹射伤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