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充电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7150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595963.5

    申请日:2015-09-18

    Inventor: 刘力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快速充电装置,包括面板,在面板上设有容纳腔,充电插口设置在容纳腔中部,在容纳腔上端铰接设置有遮挡板,在遮挡板内侧壁上开有两个滑槽;调节杆两端固定有与滑槽相配合的突起,调节杆两端分别与防雨布一端连接,防雨布另一端与容纳腔的底端连接,遮挡板为金属板,在容纳腔下部的两侧安装有两个电磁铁,在面板下端开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导流槽。防雨布的阻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雨水,在充电插口关闭时,折叠状态下的防雨布可将容纳腔的两个侧边完全填充,防止在粉尘飞扬的路段或是泥泞的路段中大量的粉尘从遮挡板与容纳腔之间的间隙中灌入,保证汽车面板上充电插口在需要充电时的稳定输入。

    一种气囊式安全带结构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2046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84479.X

    申请日:2015-10-22

    Inventor: 刘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12 B60R22/28 B60R2022/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气囊式安全带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安全带,在安全带内设置有压缩腔体,气囊折叠放置在压缩腔体内,在安全带一侧设有开缝,气囊的端部设有进气口,气囊由相互连通的契合段以及缩小段组成,契合段正对开缝一侧的端面呈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缩小段的外径在沿进气口垂直向下的方向上递减。在行车状态急速变化的过程中,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接的气泵开始工作,直接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安全带与上躯干之间最主要的接触部分为肩部至胸部,而腹部侧边区域则由其构造原因,软组织相对较多且其自身起到缓冲作用力的效果更佳,因此本发明在气囊上端设置契合段,该契合段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其造成弹射伤害。

    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的主动防护安全带

    公开(公告)号:CN10525310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84773.0

    申请日:2015-10-22

    Inventor: 刘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8 B60R21/233 B60R2021/23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的主动防护安全带,包括安全带,在安全带内设置有压缩腔体,气囊折叠放置在压缩腔体内,在安全带一侧设有开缝,气囊的端部设有进气口,气囊由相互连通的契合段以及缩小段组成,契合段正对开缝一侧的端面呈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缩小段的外径在沿进气口垂直向下的方向上递减。在行车状态急速变化的过程中,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接的气泵开始工作,直接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安全带与上躯干之间最主要的接触部分为肩部至胸部,而腹部侧边区域则由其构造原因,软组织相对较多且其自身起到缓冲作用力的效果更佳,因此本发明在气囊上端设置契合段,该契合段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其造成弹射伤害。

    汽车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5308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83969.8

    申请日:2015-10-22

    Inventor: 刘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18 B60R2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汽车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行车动态由高速急速降低时,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接的气泵开始工作,直接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气囊的体积扩大部分开始由开缝弹射出来,而安全带与上躯干之间最主要的接触部分即为肩部至胸部、腹部侧边区域,在安全带本体勒紧驾驶人员上躯干之前,气囊便直接与驾驶员上躯干部分接触;紧口将凹陷部直接分成相互连通的上腔和下腔,并且紧口的可缩小上腔和下腔之间的进气通道,使得气囊中的气体优先填充上腔,使得其膨胀部分与最大受力部分接触。本发明中气囊的中部设置弧形的凹陷部,该凹陷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该接触部分造成弹射伤害。

    具有防尘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口

    公开(公告)号:CN105071115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95207.2

    申请日:2015-09-18

    Inventor: 刘力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具有防尘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口,包括面板,在面板上设有容纳腔,充电插口设置在容纳腔中部,在容纳腔上端通过扭簧铰接设置有用于覆盖容纳腔的遮挡板,遮挡板为圆弧形,在遮挡板内侧壁上开有两个滑槽;调节杆两端固定有与滑槽相配合的突起,调节杆两端分别与防雨布一端连接,防雨布另一端与容纳腔的底端连接。防雨布的阻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雨水,在充电插口关闭时,折叠状态下的防雨布可将容纳腔的两个侧边完全填充,即与遮挡板的前端一起将整个容纳腔进行有效密封,防止在粉尘飞扬的路段或是泥泞的路段中大量的粉尘从遮挡板与容纳腔之间的间隙中灌入,保证汽车面板上充电插口在需要充电时的稳定输入。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子说明书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887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93944.X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子说明书的实现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在产品上印刷或者粘贴二维码,所述的二维码包括网址链接信息和说明书本地存储路径;(2)在智能终端上安装客户端软件;(3)使用智能终端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并转换为网址链接和说明书本地存储路径;(4)客户端软件自动打开本地客户端存储说明书路径并显示说明书关键内容;(5)客户端软件自动打开网址链接,下载说明书文件最新版本信息;(6)用户选择是否更新说明书内容。本发明相对于纸质说明书,节约资源,使得说明书更便于保存以及更新;相对于现有的电子说明书,节省直接访问服务器上电子说明书的流量资源,使得说明书在线使用和离线使用更加方便。

    一种集成高压保护装置的动力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4129316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405640.0

    申请日:2014-0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高压保护装置的动力电池,它包括高压配电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包系统,所述的高压配电系统的电源输入通过连接器与电池包系统的电源输出连接,高压配电系统的电源输出通过多个连接器分别与多个负载连接,高压配电系统的电源控制端通过连接器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控制端连接,高压配电系统的控制输入通过连接器与上级控制器控制输出连接。本发明动力电池系统不仅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系统,还集成了高压配电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线束多的问题,提高动力电池的集成度,使动力电池体积可以做到更小;本发明具有回路保护功能、预充电功能、过流保护功能,还具有实时维修开关,有利于检修电池时,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一种驾驶员安全预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3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84639.0

    申请日:2015-10-22

    Inventor: 刘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8 B60R21/18 B60R2022/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驾驶员安全预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行车动态由高速急速降低时,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接的气泵开始工作,直接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气囊的体积扩大部分开始由开缝弹射出来,而安全带与上躯干之间最主要的接触部分即为肩部至胸部、腹部侧边区域,在安全带本体勒紧驾驶人员上躯干之前,气囊便直接与驾驶员上躯干部分接触;紧口将凹陷部直接分成相互连通的上腔和下腔,并且紧口的可缩小上腔和下腔之间的进气通道,使得气囊中的气体优先填充上腔,使得其膨胀部分与最大受力部分接触。本发明中气囊的中部设置弧形的凹陷部,该凹陷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该接触部分造成弹射伤害。

    一种主动式安全带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5309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84573.5

    申请日:2015-10-22

    Inventor: 刘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主动式安全带结构,包括安全带,在安全带内设置有压缩腔体,气囊折叠放置在压缩腔体内,在安全带一侧设有开缝,气囊的端部设有进气口,气囊由相互连通的契合段以及缩小段组成,契合段正对开缝一侧的端面呈向内凹陷的圆弧形,缩小段的外径在沿进气口垂直向下的方向上递减;在开缝靠近安全带活动部的一端通过缝合线进行缝合。安全带与上躯干之间最主要的接触部分为肩部至胸部,而腹部侧边区域则由其构造原因,软组织相对较多且其自身起到缓冲作用力的效果更佳,因此本发明在气囊上端设置契合段,该契合段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其造成弹射伤害。

    一种汽车用气囊式安全带的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5309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84527.5

    申请日:2015-10-22

    Inventor: 刘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2/28 B60R21/233 B60R2021/23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汽车用气囊式安全带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行车动态由高速急速降低时,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接的气泵开始工作,直接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在安全带本体勒紧驾驶人员上躯干之前,气囊便直接与驾驶员上躯干部分接触,利用气囊的高效缓冲,气囊的中部设置弧形的凹陷部,该凹陷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紧口将凹陷部直接分成相互连通的上腔和下腔,并且紧口的可缩小上腔和下腔之间的进气通道,使气囊中的气体优先填充上腔,使得其膨胀部分与最大受力部分接触。本发明中气囊的中部设置弧形的凹陷部,该凹陷部与所述的接触部分相适应,防止碰撞后的气囊中部直接对该接触部分造成弹射伤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