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17726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480049268.2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5/002 , B21C23/01 , B21J5/06 , B21J5/12 , B21J13/025
Abstract: 在中心孔成形方法中,将待加工的物体(2)插入到模孔(18)中,并且从物体挤压出轴(3)。在不将物体从模孔中取出的情况下对物体的第二轴向端面(4a)施加朝向物体的第一轴向端面(3a)的载荷。第一轴向端面的直径小于第二轴向端面的直径。在对第二轴向端面施加载荷的状态下通过使反凸模(15)压靠第一轴向端面而在第一轴向端面中形成中心孔。
-
公开(公告)号:CN10782462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0935440.X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23/212 , B21C23/001 , B21C23/002 , B21C23/01 , B21C23/211 , B21C23/32 , B21C25/02 , B21C25/025 , B21C3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塑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细晶镁合金板带材的挤压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包括挤压机,挤压机上方设置有左固定架与右固定架,左固定架与右固定架之间为挤压凹模与固定挤压凸模,挤压凹模与固定挤压凸模之间形成挤压通道,挤压凹模模腔右侧上、下内壁设置有若干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挤压凹模凹槽,固定挤压凸模包括底部圆盘和凸起平台,固定挤压凸模的凸起平台上、下外壁设置有若干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的固定挤压凸模凸起,挤压凹模的模腔内设置有镁合金板材,挤压凸模伸进挤压凹模的模腔内,挤压凹模与固定挤压凸模外围设置有加热套。本发明加工方法简单、成本低、效率高,且能连续生产制备大尺寸、大规格板带材。
-
公开(公告)号:CN1067343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89722.2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临沂市科学技术合作与应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模具及利用该模具挤压铝合金屑生产型材的方法,属于模具领域,用于铝合金屑再回首利用,其包括挤压筒,挤压筒内至少设有分流模具、定径模具,分流模具位于待挤压料块一端,定径模具位于分流模具的出口端,其中所述分流模具包括绕中心轴线均布的分流孔,所述定径模具包括汇集腔、定径孔,定径孔与汇集腔贯通;所述分流模具与定径模具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铝合金屑的回收与利用,降低回收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及回收利用的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478506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58088.2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玉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三角形空心型材制作方法,包括:步骤1)将铸锭导入挤压筒;步骤2)调整挤压针和挤压筒的同轴度;步骤3)加热挤压针和挤压筒;步骤4)将挤压针对准铸锭上的基点并挤压,其中,以非对称三角形空心型材的长直角边所在面为竖直面,以非对称三角形空心型材的短直角边所在面为水平面,经过基点向竖直面做垂直的第一直线,经过基点向水平面做垂直的第二直线,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将挤压筒内的模腔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份;步骤5)淬火;步骤6)拉伸矫直。由于采用的新的位置的基点,通过该基点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将模腔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份,金属分配较为均匀,避免挤压过程中金属分配严重失衡,最终产品壁厚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01074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80062230.X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浦项工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00 , B21C23/01 , B21C37/18 , B21D11/14 , B21D22/022 , B21D35/002 , B21D51/10 , B21J1/025 , B21J5/063 , B21K21/02 , C21D7/02 , C21D9/0068 , C21D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强塑性加工方法,能够代替作为主要在子弹或导弹这样的投射体、飞机的头部中使用的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加工方法的金属旋压工艺,是如下的加工方法:利用模具对材料施加基于扭转和压缩力的强塑性变形,从而使材料实现晶粒超细化、纳米化。本发明的强塑性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内侧安装与上述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内侧形状匹配的冲头,在上述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外侧安装与上述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外侧形状匹配的模具,之后根据通过上述冲头和模具对上述圆锥形金属管材施加压缩和扭转而得到的剪断变形,使上述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微细组织实现超微细晶粒化或纳米晶粒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01074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80062230.X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浦项工科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00 , B21C23/01 , B21C37/18 , B21D11/14 , B21D22/022 , B21D35/002 , B21D51/10 , B21J1/025 , B21J5/063 , B21K21/02 , C21D7/02 , C21D9/0068 , C21D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强塑性加工方法,能够代替作为主要在子弹或导弹这样的投射体、飞机的头部中使用的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加工方法的金属旋压工艺,是如下的加工方法:利用模具对材料施加基于扭转和压缩力的强塑性变形,从而使材料实现晶粒超细化、纳米化。本发明的强塑性加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内侧安装与上述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内侧形状匹配的冲头,在上述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外侧安装与上述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外侧形状匹配的模具,之后根据通过上述冲头和模具对上述圆锥形金属管材施加压缩和扭转而得到的剪断变形,使上述圆锥形金属管材的微细组织实现超微细晶粒化或纳米晶粒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000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4891.7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江陵原州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23/01 , B21C23/001 , B21C23/06 , B21C25/02 , B29C47/0019
Abstract: 公开了非对称挤出方法、由该方法挤出的挤压材料、非对称挤出模具以及非对称挤出装置。根据非对称挤出方法,推动挤压材料穿过模具,该模具具有基于挤压材料的挤出方向为非对称形状的挤出孔,从而通过在挤出材料中引起剪切变形来挤出挤压材料,由此形成板形状的挤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270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980147718.0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往容器内插入中空坯材、采用插塞从上方进行热扩张穿孔之际,作为中空坯材的上表面润滑剂采用一种玻璃成形材料,这种玻璃成形材料由环状玻璃成形部和环状突起部组成,该环状玻璃成形部形成中心具备用于插入插塞的圆形开口部的圆形平板状,该环状突起部被安装在环状玻璃成形部的开口部,形成相对于该玻璃成形部垂直且呈环状突出的形状,通过采用这种玻璃成形材料进行热穿孔,能够确保作业安全、且能够防止坯材内表面缺陷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1553328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80043008.4
申请日:2007-11-19
Applicant: 诺尔斯海德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0B11/241 , B21C23/005 , B21C23/01 , B21C23/21 , B21C23/212 , B29C47/0803 , B29C47/0816 , B29C47/385 , B29C47/6018 , B30B11/246 , B30B11/248
Abstract: 用来连续挤压特别是诸如铝和其合金之类的金属的具有高粘度的材料的螺杆挤压机。挤压机包括:阿基米德螺杆(1),转动地设置在具有进口(11)的螺杆壳体(4)的衬里(2)内,该进口(11)用来进给待挤压的材料;压实或挤压腔室(5);及挤压模具组件,具有形成所需挤压产品(7)的形状的模具(6)。螺杆(1)和衬里(2)被设计成使得:所需压实发生在与螺杆的高至540°的转动或高至螺杆行程长度的1.5圈相对应的朝向挤压腔室(5)的螺杆的下游端部处,并且在螺杆端部和挤压腔室(5)处形成的实心金属棒被限制而不能刚性转动,以得到所需压实和挤压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67251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50646.2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常熟市金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车制动器底座的生产工艺及冷压成型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冲头、底座、下模和顶杆系统,冲头根据动车制动器齿形要求预制并垂直固定在上模上,底座固定在下模中间,动车制动器底座预制件放在下模模腔中固定在底座上,下模底部有若干顶杆导孔。顶杆座和若干第一顶杆和若干第二顶杆组成顶杆系统,第一顶杆负责将下模整体向上托举至工作位置,第二顶杆负责将动车制动器底座预制件从下模顶出。所述工艺路线为坯料检验—预处理—粗加工并确立装夹基准—局部冷挤压成型—高温回火—精加工—防锈。本发明提高了制动器底座内端面齿形精度的加工水平,已经部分取代了国外的同类产品在动车上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