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5419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01590.4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大力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26 , B21B37/16 , B21B37/74 , B23P15/00 , C22C1/06 , C22C21/02 , C22F1/043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集流管材料,所述材料包括芯材和皮材,所述皮材复合在所述芯材的表面,所述芯材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wt%):Si:0.05‑0.15%,Fe:0.15‑0.35%,Cu:0.4‑0.5%,Mn:1.0‑1.5%,Mg:0.15‑0.25%,Zn:
-
公开(公告)号:CN10865518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91571.0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16 , B21B37/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铝板带升速过程厚度减薄的补偿方法,属于板带压延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分析生产数据,确定升速前稳态轧机速度、升速后稳态轧机速度、总升速时间和升速过程的加速度;根据轧机出口与测厚仪之间的距离确定开始升速时的板带厚差点;记录多卷板带的厚度减薄量与厚度减薄时间并求均值,分别记为δh和δt;以时间为横坐标,厚度补偿量为纵坐标,过(δt,δh)和(0,0)用n(6≤n≤14且为偶数)次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升速过程板带厚度的非线性补偿曲线。本发明弥补了升速初始阶段厚度突降而厚度控制系统不能进行快速补偿的缺陷,减小了板带头尾超差长度,保证了热轧铝板带升速过程厚度的稳定及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5772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316496.3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跃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16 , B21B37/54 , B21B2261/04 , B21B226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秒流量厚度控制对入口张力的前馈补偿方法,将入口测厚仪测量的带钢入口厚度延时至轧机辊缝处;根据秒流量方程预计算带钢出口厚度值;根据带钢出口厚度值与出口厚度设定值之间的误差,求取一个采样周期内的秒流量AGC速度补偿量;根据每个采样周期内的秒流量AGC速度补偿量,使用比例积分控制器得到秒流量AGC的速度补偿量;使用微分环节将速度补偿量转换为加速度补偿量;使用一阶滞后环节平滑处理加速度补偿量并限幅,转换为入口卷取机的加速转矩补偿量,实现在秒流量AGC使能时对入口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本发明削弱了秒流量AGC和入口张力控制之间的强耦合关系,进而提高了整体厚度控制和张力控制的精度,提高了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3492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61494.4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日照宝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经涛 , 秦哲 , 谢国海 , 刘宏志 , 王福良 , 狄丽华 , 严进宝 , 吴进 , 罗继锋 , 于长江 , 喻尧 , 谢基表 , 王学伦 , 刘守杰 , 徐由标 , 孙庆强 , 季伟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B21B1/26 , B21B1/463 , B21B37/16 , B21B37/74 , B21B37/76 , C22C38/04 , C22C3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ESP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薄规格SAPH440钢的方法,包括选择原材料,其中,原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选择原材料,其中,原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0.04~0.10%的C、0.15~0.45%的Si、1.00~1.50%的Mn、0.008~0.045%的Alt、≤0.0030%的S、≤0.015%的P,其余为铁元素;将原材料依次进行转炉冶炼以及LF炉冶炼;将从LF炉形成的钢水经过ESP产线生成不同厚度的热轧带钢;其中,在ESP产线中,粗轧入口温度为950~1050℃,精轧出口的温度为800~870℃;热轧带钢冷却至530~680℃,然后进入卷取机成卷,再进行破鳞酸洗,酸洗后经1~3%的平整机进行平整成卷取入库。利用本发明,解决传统生产技术中存在需要后续冷轧及退火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3419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7816.9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建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30 , B21B15/0007 , B21B37/16 , B21B37/58 , B21B37/74 , B21B45/06 , B21B45/08 , B21B2261/20 , B21B226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轧制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带钢轧制方法依次包括对待轧制钢坯进行粗轧的步骤,对经过粗轧的待轧制钢坯进行精轧的步骤,其中,待轧制钢坯包括中间坯,用于对待轧制钢坯进行精轧的精轧机组前设置飞剪,待轧制钢坯在经过设置于精轧机组前的飞剪时,取消对待轧制钢坯的中间坯进行切尾的步骤。经过该方法轧制得到的带钢鱼尾实测长度≤100m,能够满足使用标准即最大鱼尾最大为500mm,因此,在应用时,无需对鱼尾进行剪裁,因此,能够提高带钢轧制的成材率,并且,轧制稳定性控制理想。
-
公开(公告)号:CN1066234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05158.0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16 , B21B1/22 , B21B2001/221 , B21B2261/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断面冷轧板轧制方法本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轧机前卷取机和轧机后卷取机对带材施加张力,再将带材延轧制方向分解为若干个轧制单元,通过追踪的方式对带材轧制的长度进行跟踪,基于带材跟踪确定每个轧制单元相对于初始点位置参数,压下位置基于初始点位置参数对应单元的带材厚度执行;测厚仪位置可以沿着轧制方向调整,距轧机中心的位置设为一个轧制周期的整数倍,确保压下位置和测量位置在厚度上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63698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862805.1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IPC: B21B3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16 , B21B37/165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金属板材厚度精密控制设备,其具有一送料单元、一厚度控制单元及一卷收单元,该送料单元设有一送料组件及至少一滚轮,该厚度控制单元设有一第一调整组件及一第二调整组件,该第一调整组件包含一第一辊轮,该第二调整组件包含一第二辊轮,该卷收单元设有一卷收组件及至少一滚轮,该至少一滚轮与该卷收组件及送料组件构成一输送路径,通过位移距离的改变以增加第一辊轮及第二辊轮对于金属板材所施予的张力,使该金属板材被拉伸,该厚度控制单元实时量测金属板材的厚度并同步进行张力的调整,如此能避免加工时的施力过大或过小而造成金属板材于厚度上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44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07692.7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16 , B21B37/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板材厚度测量与保持装置,该装置包括引导机构和厚度测量机构;所述的引导机构安插在套有复位弹簧的滑块上,可在导轨上上下移动;所述的厚度测量机构一共有三个,分别安装在板材通过位置的中间位置以及对称两侧位置;整个引导机构和厚度测量机构构成了一个悬浮机构,使待测板材处于一种自然拉伸状态,解决了传统位移传感器自身测量磨损以及对板材的损害问题,并提高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49317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30304.7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CSP工艺的不同宽度规格带钢混合轧制方法:铸坯宽度设定并修正;确定开浇坯及换辊开轧坯出炉温度;确定活套控制参数;对轧制参数进行调整;当轧制的钢板实际宽度大于订单宽度且不超过20mm时,为合格品,当轧制的钢板实际宽度小于订单宽度或大于订单宽度且超过20mm时,则按照不合格品处理。本发明通过修正铸坯宽度初始值,能提高铸坯宽度设定准确性;并对板坯出炉计算温度进行优化,解决带钢头部宽度不足问题;同时对活套角度进行调整,解决带钢尾部宽度不足问题;及采用立辊侧压、增加张力等措施进行宽度实时调整,以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提高带钢宽度命中精度及合同及时完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5529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51802.6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16 , B21B38/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热轧首块无取向硅钢头部厚度精度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轧制工艺及轧制模型实现,具体为:精轧入口中间坯温度控制在980℃以上;确保精轧入口两个高温计检测中间坯的位置及测量时间完全一致,且两个高温计的实测值绝对偏差小于5℃;精轧入口中间坯头部温度设定值与实测值绝对偏差超过15℃时,利用头部温度实测值对设定值进行修正;针对无取向硅钢,分钢种建立各自专门的长期自学习表;采用最小二乘法优化无取向硅钢变形抗力模型温度修正项的影响因子。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热轧换辊、换规格后首块无取向硅钢轧制时的头部厚度不命中问题,首块硅钢的轧制稳定性大幅提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