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26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7971.X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德 , 蓝桂年 , 刘珂 , 刘月 , 孙齐松 , 丁宁 , 李勇 , 孔祥涛 , 江金东 , 陈涛 , 刘明波 , 王晓晨 , 董学强 , 练昌 , 李全智 , 殷结平 , 朱贤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960MPa级钢绞线用盘条及制备方法、钢丝、钢绞线,属于钢材制备领域。以质量分数计,所述盘条的化学成分包括:C:0.78%~0.84%,Si:0.17%~0.35%,Mn:0.50%~0.90%,Cr:0.10%~0.20%,V:0.04%~0.08%,P≤0.015%,S≤0.010%,N≤0.003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所述盘条的金相组织为珠光体,所述珠光体的片层间距为80nm~100nm。本申请合理设计盘条的化学成分,通过加入V,利用V的固溶强化与轧后水雾强势冷却将原始盘条的强度控制在1220MPa~1260MPa;通过加入Cr,利用Cr是中强碳化物析出元素,加入高碳钢中能降低盘条在奥氏体向珠光体相变时的开始和结束温度,增加钢的渗透性。成功开发出了Φ15.24mm规格的1960Mpa钢绞线用盘条,吨钢成本在82B的基础上仅增加100元左右,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47318.6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钛铁水转炉脱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N炉转炉渣;所述第N炉转炉渣中,FeO的质量分数为15~25%;将所述第N炉转炉渣的、待冶炼含钛铁水和废钢混合,以2.95~3.35Nm3/min/t的流量顶吹氧气进行第一阶段冶炼,获得冶炼钢液;提高所述冶炼钢液顶吹氧气的流量至目标值,进行第二阶段冶炼,获得第N+1炉转炉渣和脱磷钢液,其中N为正整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含钛铁水的脱磷率可达80.31~90.70%,且转炉冶炼终点转炉渣带铁量明显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090535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375585.9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一种转炉冶炼高磷含钛铁水保碳出钢的控制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采用活性石灰和矿石为主的造渣方式,活性灰要求有效CaO含量≥85%。转炉采用留渣+单渣操作法,转炉留渣量按照总渣量的1/2~1/3进行留渣操作,转炉装入量按90%铁水+10%废钢模式进行生产。转炉冶炼具体操作过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转炉冶炼操作;第二部分为出钢过程渣铁分离操作。优点在于,解决了高磷含钛铁水的转炉冶炼前期渣过粘、渣铁分离效果差,中前期渣脱磷效果差的难题,实现转炉冶炼保碳出钢的目的,脱除钢水中钛大部分进炉渣,转炉终渣TiO2含量3.6~5.0%。采用活性石灰和矿石为主的造渣方式,活性灰要求有效CaO含量≥85%。
-
公开(公告)号:CN118465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98354.7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冶金分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心偏析指数的检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针对目标连浇炉次,制备目标流次对应的钢坯低倍试片;确定所述钢坯低倍试片的几何中心,以所述几何中心为圆心在所述钢坯低倍试片表面绘制预设半径的圆形;在所述圆形范围内,进行三次取样,分析取样样品中的目标溶质含量;根据三个取样样品中的目标溶质含量计算所述钢坯低倍试片的中心偏析指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高效准确完成钢坯中心偏析指数的检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059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945225.4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高强度电缆线芯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材制备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C:0.54%‑0.56%,Si:0.17%‑0.25%,Mn:0.50%‑0.60%,P:≤0.012%,S:≤0.010%,N≤0.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提高纯净度、降低盘条中O、N、P、S含量,提高盘条的可变形能力,用户在不经过热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强制大变形拉拔,可从Φ5.5mm可直接拉拔至Φ1.0‑1.3mm,提高成品钢丝的抗拉强度,线缆镀锌钢绞线的抗拉强度能达到1600‑180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05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45225.4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高强度电缆线芯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材制备技术领域,其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C:0.54%‑0.56%,Si:0.17%‑0.25%,Mn:0.50%‑0.60%,P:≤0.012%,S:≤0.010%,N≤0.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通过提高纯净度、降低盘条中O、N、P、S含量,提高盘条的可变形能力,用户在不经过热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强制大变形拉拔,可从Φ5.5mm可直接拉拔至Φ1.0‑1.3mm,提高成品钢丝的抗拉强度,线缆镀锌钢绞线的抗拉强度能达到1600‑1800MPa。
-
公开(公告)号:CN10790447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0948697.9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3/04 , B21C37/04 , B22D11/16 , C21C1/02 , C21C5/36 , C21C7/0025 , C21C7/0056 , C21C7/06 , C21C7/064
Abstract: 一种矿用钢绞线用钢的生产方法,属于高碳钢技术领域。采用Cr、V微合金化;转炉采用双渣操作,终点碳按0.20~0.40%控制,出钢温度1610~1630℃,挡渣出钢;采用低氮增碳剂增碳;用Si-Ca-Ba脱氧;每炉加600~800kg合成渣;控制氧活度≤10ppm,FeO≤1.0%;Ca-Si线进行夹杂变性处理;采用恒拉速全保护浇铸,采用优化的二次冷却制度;采用温控轧制技术,以利于缩孔的焊合;采用相变强化冷却技术,相变时加顶吹辅助风机并采用慢—快—慢的辊速设置,使相变温升控制在35℃之内。采用小盖板进行横向风量调节,使横向温差≤20℃。优点在于,可稳定控制钢中元素含量和盘条质量,成功开辟了一条用160mm2连铸小方坯生产KY82B钢绞线用盘条工艺技术路线,生产的盘条质量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4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42655.X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含钒铁水合金化生产钢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钢水的终点成分;根据钢水的终点成分、含钒铁水的成分和钢铁生产的目标成分进行计算,得到钢包兑铁水所需含钒铁水的目标用量;以目标用量为基准值对含钒铁水进行超载装填,后向含钒铁水中加入废钢,得到转炉用铁水;对转炉用铁水转炉倒炉操作,得到粗级钢水;对粗级钢水吹氩处理,得到钢铁产品;其中,含钒铁水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P,S,Ti,V,Cr,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整个方法仅需要多一步超载装填和转炉倒炉操作,同时该方法的目标用量主要经过计算得到,使得整体方法操作简便且可以实现钢水成分的准确调配。
-
公开(公告)号:CN1171877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96849.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材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条及其制备方法、钢丝以及钢筒混凝土管。所述钢丝的化学成分包括:C、Si、Mn、Cr、V、P、S、N以及Fe;其中,以质量分数计,所述Cr的含量为0.15‑0.25%,所述V的含量为0.06‑0.12%,所述C的含量为0.79‑0.85%,所述Si的含量为0.17‑0.35%,所述Mn的含量为0.50‑0.90%,所述P的含量为≤0.015%,所述S的含量为≤0.010%,所述N的含量为≤0.0035%。该盘条的直径为14‑15mm,抗拉强度≥1250MPa,经过拉拔可得到直径7.0‑9.0mm,抗拉强度为1770‑1860MPa以上的钢丝。
-
公开(公告)号:CN11270871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011461701.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含钛铁水转炉大废钢比快速升温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向转炉中加入预设比例的含钛铁水和废钢;执行转炉吹炼脱磷操作;执行终点倒炉操作;执行倒渣摇炉操作。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含钛铁水转炉大废钢比快速升温的生产方法,在相同铁水条件下实现转炉在20%以上废钢比例下的高效脱磷,实现转炉一次倒炉温度比常规冶炼操作升高30‑50℃,且满足钢种终点对磷和温度的要求,并缩短冶炼周期1‑2分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