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9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711138119.5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洞低中放废物处置场事故应急放射性防扩散系统,包括防扩散通风系统和固体污染物清理打包装置,防扩散通风系统包括一号通风竖井和二号通风竖井、排烟通道、通风通道和机械通风设备,排烟通道为隧道顶板与隧道顶部的密闭空间,密闭空间的中部垂直设置于隔离板,隔离板将密闭空间分隔为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分别与一号通风竖井连通,通风通道包括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分别与二号通风竖井连通,事故排烟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内设置有放射性过滤装置。本发明既能满足正常运行状态下处置库的通风排烟要求,又能防止事故应急状态下放射性废物的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95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38119.5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洞低中放废物处置场事故应急放射性防扩散系统,包括防扩散通风系统和固体污染物清理打包装置,防扩散通风系统包括一号通风竖井和二号通风竖井、排烟通道、通风通道和机械通风设备,排烟通道为隧道顶板与隧道顶部的密闭空间,密闭空间的中部垂直设置于隔离板,隔离板将密闭空间分隔为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分别与一号通风竖井连通,通风通道包括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分别与二号通风竖井连通,事故排烟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内设置有放射性过滤装置。本发明既能满足正常运行状态下处置库的通风排烟要求,又能防止事故应急状态下放射性废物的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32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375225.9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洞低中放废物处置场事故应急放射性防扩散系统,包括防扩散通风系统和固体污染物清理打包装置,防扩散通风系统包括一号通风竖井和二号通风竖井、排烟通道、通风通道和机械通风设备,排烟通道为隧道顶板与隧道顶部的密闭空间,密闭空间的中部垂直设置于隔离板,隔离板将密闭空间分隔为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分别与一号通风竖井连通,通风通道包括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分别与二号通风竖井连通,事故排烟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内设置有放射性过滤装置。本发明既能满足正常运行状态下处置库的通风排烟要求,又能防止事故应急状态下放射性废物的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207526519U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21560672.3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洞低中放废物处置场事故应急放射性防扩散系统,包括防扩散通风系统和固体污染物清理打包装置,防扩散通风系统包括一号通风竖井和二号通风竖井、排烟通道、通风通道和机械通风设备,排烟通道为隧道顶板与隧道顶部的密闭空间,密闭空间的中部垂直设置于隔离板,隔离板将密闭空间分隔为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正常排烟通道和事故排烟通道分别与一号通风竖井连通,通风通道包括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正常通风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分别与二号通风竖井连通,事故排烟通道和事故通风通道内设置有放射性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既能满足正常运行状态下处置库的通风排烟要求,又能防止事故应急状态下放射性废物的扩散。(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4695479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20357714.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低边坡溅水强度及高消能效率的碰撞消能工结构,包括由上至下设于坝体用于泄洪的表孔、中孔和位于坝体侧边的表孔出口末端外侧的闸墩处设有折流墩。所述折流墩用于将表孔外侧水流向泄洪中心线内偏转,所述折流墩为三棱锥体结构,具有与表孔出口所在平面平行的底面、与表孔侧面平行且与底面垂直的侧面、与表孔侧面倾斜布置的斜面,其中底面、侧面和斜面均为直角三角形。本实用新型根据水流碰撞消能机理,通过合理设计的折流墩,改变边孔碰撞水舌的厚度及部位,使边侧轻薄且挑距远的小股射流碰撞大股主射流,以减小边孔溅水强度;而内侧厚重大股水流相互碰撞,效能效果得到增加,既增强了碰撞消能效果又减轻了边坡溅水强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