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695479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20357714.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低边坡溅水强度及高消能效率的碰撞消能工结构,包括由上至下设于坝体用于泄洪的表孔、中孔和位于坝体侧边的表孔出口末端外侧的闸墩处设有折流墩。所述折流墩用于将表孔外侧水流向泄洪中心线内偏转,所述折流墩为三棱锥体结构,具有与表孔出口所在平面平行的底面、与表孔侧面平行且与底面垂直的侧面、与表孔侧面倾斜布置的斜面,其中底面、侧面和斜面均为直角三角形。本实用新型根据水流碰撞消能机理,通过合理设计的折流墩,改变边孔碰撞水舌的厚度及部位,使边侧轻薄且挑距远的小股射流碰撞大股主射流,以减小边孔溅水强度;而内侧厚重大股水流相互碰撞,效能效果得到增加,既增强了碰撞消能效果又减轻了边坡溅水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0897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111558602.5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4F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洪水倒灌地下空间预警疏散楼梯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疏散楼梯包括楼梯主体以及设于楼梯主体中部的隔离墙,隔离墙将楼梯主体分隔为预警分区和疏散分区;预警分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地上阶梯、预警平台和第一地下阶梯,疏散分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地上阶梯、疏散平台和第二地下阶梯,预警平台和疏散平台位于隔离墙两侧,且警平台的高度低于比疏散平台的高度。本发明楼梯结构方便在传统楼梯基础上进行改造,只需增设隔离墙、预警平台和疏散平台,即可实现中低强度降雨时无洪水进入地下空间,高强度降雨时人员及时安全疏散,可靠度高,可广泛应用到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地下空间的人员防涝疏散通道设计和改造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3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911379217.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库容实时调节的堤坝溃决试验复合模拟装置及方法,所述模拟装置包括补水系统、进水系统、试验水槽、回水系统、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补水系统包括地下水池、补水管,地下水池通过补水管与进水系统连通,进水系统与包括模型水库和进水管,模型水库通过进水管与试验水槽连通,回水系统包括沉砂池和回水渠,测量系统包括测量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与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连接的流速测量设备、水位测量设备、压力测量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电磁流量计、进水阀门。本发明通过调节模拟系统来流量大小,以满足模型和原型库水位变化的相似,进而保证坝体溃决过程的相似,从而打破模型筑坝材料选取和模型场地规模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16028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907333.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调水工程输水渠道排冰闸装置,包括排冰引渠、排冰闸门、总干渠,所述排冰引渠布置于所述总干渠的一侧,所述排冰闸门布置在所述排冰引渠的渠首部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总干渠另一侧的支撑平台、设于所述排冰引渠中的支撑横梁、置于所述支撑横梁和所述支撑平台上的导冰槽,所述导冰槽中心线与所述排冰引渠中心线方向一致,导冰槽断面为“L”型,横跨总干渠并置于渠道表层水流中,所述导冰槽水平底板的上表面高程与所述排冰闸门的门顶高程相同。本发明与传统的排冰闸设施相比,排冰能力提高80%以上,排冰耗水流量减少10%以上,本发明对引调水工程输水渠道排冰闸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24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28046.8
申请日:2021-06-0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进水口水力集清漂浮物网栅系统,包括位于进水口两侧的闸墩,闸墩的侧壁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三个门槽,分别是第一门槽、第二门槽、第三门槽,两侧闸墩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将进水口分隔为上层进水口、下层进水口,上层进水口向下游错位,在上层进水口的第二门槽、第三门槽分别安置前道集漂网栅、后道集漂网栅,下层进水口向上游错位,在下层进水口的第一门槽下部安置集沉网箱或网栅,闸墩上安装有坝顶门机。本发明依据漂浮物特性、聚集下沉特点和工程运行清理需要,充分发挥水力作用,在过程中分层利用水流收集、清理漂浮物、下潜物,提升工程运行安全,设施运行、维护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0646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24517.8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一种闸底纵向贯通式出水的船闸双层输水系统,包括船闸闸室、第一分流口、中支廊道、第二分流口、位于船闸闸室两侧的输水主廊道、分别设于输水主廊道上游和下游的充水阀门和泄水阀门,输水主廊道通过T型管与第一分流口的进口连通,第一分流口的出口通过中支廊道与第二分流口连通,第二分流口通过竖井与位于上层的第三分流口连通,第三分流口与出水支廊道连通,出水支廊道与出水孔连通,出水孔上部设有消能盖板,第一分流口、中支廊道及第二分流口的高程与泄水阀门高程保持一致,第三分流口、出水支廊道、出水孔、消能盖板位于闸室底板高程面。本发明可改善分流口压力特性以避免空化空蚀,还可最大幅度的分散出流,提高船闸输水安全性及输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2840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89555.0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堰塞湖溃决过程的水沙耦合模拟方法,涉及水灾害防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用完整水沙耦合控制方程描述堰塞湖溃口形成和发展过程;采用高精度MUSCL-TVD-HLLC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求解所述完整水沙耦合控制方程:通过MUSCL进行界面黎曼值变量重构,使其达到二阶精度,通过TVD算法,抑制数值振荡,采用HLLC计算黎曼通量;通过局部地形修正和水深重构技术离散地形源项;采用隐式方法离散阻力源项;采用简单几何方法处理重力坍塌模拟溃口展宽过程。本发明适用于天然堰塞坝漫顶溃决过程的模拟,能够为堰塞坝溃决洪水预测与风险评估提供科技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79217.7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库容实时调节的堤坝溃决试验复合模拟装置及方法,所述模拟装置包括补水系统、进水系统、试验水槽、回水系统、测量系统和控制系统,补水系统包括地下水池、补水管,地下水池通过补水管与进水系统连通,进水系统与包括模型水库和进水管,模型水库通过进水管与试验水槽连通,回水系统包括沉砂池和回水渠,测量系统包括测量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与数据显示和存储终端连接的流速测量设备、水位测量设备、压力测量设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电磁流量计、进水阀门。本发明通过调节模拟系统来流量大小,以满足模型和原型库水位变化的相似,进而保证坝体溃决过程的相似,从而打破模型筑坝材料选取和模型场地规模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20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41800.1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武汉湖振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膏基复合胶结料稳定土强度检测装置,其包括检测台、液压缸和安装台,安装台底端安装有抗折检测头、两个抗压检测头和,抗折压力传感器、两个抗压压力传感器;检测台上设置有抗折检测区和两个抗压检测区,抗折检测区中设置有两个检测辊,抗折检测区中设置有用于将折断后的两个半截试件分别推送至两个抗压检测区中的拨料机构;抗折检测头底端向下凸出于抗压检测头底端设置。本申请在完成抗折检测后对试件同时进行两次抗压强度检测,能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且在从抗折检测切换到抗压检测时,无需检测人员在安装台下方操作,提高了安全性能,且液压缸无需驱使其输出端上抬后再下移,显著提高了整体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2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1800.1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武汉湖振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膏基复合胶结料稳定土强度检测装置,其包括检测台、液压缸和安装台,安装台底端安装有抗折检测头、两个抗压检测头和,抗折压力传感器、两个抗压压力传感器;检测台上设置有抗折检测区和两个抗压检测区,抗折检测区中设置有两个检测辊,抗折检测区中设置有用于将折断后的两个半截试件分别推送至两个抗压检测区中的拨料机构;抗折检测头底端向下凸出于抗压检测头底端设置。本申请在完成抗折检测后对试件同时进行两次抗压强度检测,能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且在从抗折检测切换到抗压检测时,无需检测人员在安装台下方操作,提高了安全性能,且液压缸无需驱使其输出端上抬后再下移,显著提高了整体的检测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