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280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736741.0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一种汽车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计算方法,步骤如下:S1.整车控制单元实时采集纵向加速度信号、输出轴转速信号和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计算的激活条件;S2.整车控制单元根据纵向加速度信号、输出轴转速信号计算坡度信号和下坡坡度;S3.判断激活条件,整车控制单元判断整车状态是否满足激活条件和坡度信号的设定要求,若满足,则激活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计算,若不满足,则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为0;S4.整车控制单元根据模糊控制系统确定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因子;S5.整车控制单元根据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因子和驱动电机的转速查二维表得到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使车辆按能量回馈扭矩运行。

    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扭矩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39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41799.4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扭矩分配方法,当装载有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满足并联驱动模式下分配扭矩的激活条件时,按照下列方式得到发动机目标扭矩、发电机目标扭矩、驱动电机目标扭矩:1)根据当前的发动机挡位速比、发动机实际转速、轮端需求扭矩以及发动机目标扭矩经济控制查询表,确定当前的发动机目标扭矩;2)根据发电机目标扭矩限制最大值、发电机目标扭矩限制最小值以及发电机需求扭矩原始值,确定当前的发电机目标扭矩;3)根据高压电池最大放电功率、附件消耗功率、发动机实际扭矩、发电机实际扭矩、离合器实际扭矩、驱动电机最大限制扭矩、驱动电机最小限制扭矩、轮端需求扭矩、驱动电机实际转速确定当前的驱动电机目标扭矩。

    汽车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2809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736741.0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一种汽车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的计算方法,步骤如下:S1.整车控制单元实时采集纵向加速度信号、输出轴转速信号和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计算的激活条件;S2.整车控制单元根据纵向加速度信号、输出轴转速信号计算坡度信号和下坡坡度;S3.判断激活条件,整车控制单元判断整车状态是否满足激活条件和坡度信号的设定要求,若满足,则激活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计算,若不满足,则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为0;S4.整车控制单元根据模糊控制系统确定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因子;S5.整车控制单元根据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因子和驱动电机的转速查二维表得到下坡制动能量回馈扭矩,使车辆按能量回馈扭矩运行。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弹射起步的离合器压力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62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299480.0

    申请日:2022-03-25

    Abstract: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弹射起步的离合器压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转速差阈值范围;2)当TCU获取到HCU发送的弹射起步控制请求为发动机直驱弹射起步时,TCU将离合器控制模式设置为弹射起步控制模式;3)当离合器控制模式处于弹射起步控制模式时,若离合器主、从动盘的转速差在转速差阈值范围内,按照下列方法结合离合器:3‑1)通过模糊控制对PID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PID参数;3‑2)采用优化后的PID参数对电液式液压执行机构进行PID控制使离合器结合。

    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串联与并联模式的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2601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108763.2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串联与并联模式的切换方法,包括:S1,发动机直驱效率因子计算:整车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的第一工况判断是否激活发动机直驱效率因子计算;S2,并联模式发动机直驱效率因子计算:整车控制单元根据并联模式期望挡位速比与输出轴转速的乘积得到期望发动机转速,同时,整车控制单元根据期望发动机转速查询并联模式发动机扭矩需求图谱得到并联模式发动机扭矩需求;S3,确定串联模式与并联模式切换时机:整车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直驱效率因子与并联模式发动机直驱效率因子关系决定串联模式与并联模式的切换时机。本发明能降低车辆的能耗,提升续航能力。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旋变零位自学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8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50255.1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旋变零位自学习方法,S1,通过不同顺序开启IGBT开关管以及设置占空比,从不同方向学习同一个旋变初值数次,在每一次旋变定向过程,打开两相桥臂,减少IGBT开关管损耗;S2,判断两次学习的旋变差值|Resolver_A1‑Resolver_A2|是否小于阈值Y;如果两次旋变学习的差值大于阈值,则重新执行S1,再次判断旋变学习的差值,若连续M次差值大于阈值,则旋变学习失败,否则旋变学习值为步骤S21的计算值。本发明无需拖动电机,直接使用控制器本身完成对电机的旋变零位标定,学习效率更高,更准确。

    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串联与并联模式的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26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0108763.2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串联与并联模式的切换方法,包括:S1,发动机直驱效率因子计算:整车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的第一工况判断是否激活发动机直驱效率因子计算;S2,并联模式发动机直驱效率因子计算:整车控制单元根据并联模式期望挡位速比与输出轴转速的乘积得到期望发动机转速,同时,整车控制单元根据期望发动机转速查询并联模式发动机扭矩需求图谱得到并联模式发动机扭矩需求;S3,确定串联模式与并联模式切换时机:整车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直驱效率因子与并联模式发动机直驱效率因子关系决定串联模式与并联模式的切换时机。本发明能降低车辆的能耗,提升续航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