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26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7312.6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强塑兼备纯镁棒材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对纯镁锭进行室温挤压处理,对挤压后得到的棒材进行快速冷却处理,获得所述纯镁棒材;其中,挤压设备中挤压筒温度设置为>150℃,纯镁锭和模具在进行挤压前的温度均为室温;冷却处理的介质温度为0~5℃。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39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823406.X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4/13 , H01M10/4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负极表面人工SEI膜的制备方法,将金属镁在用于构建人工SEI膜的成膜液中浸泡5~30min,取出、洗涤、干燥,在镁电极表面形成人工SEI膜,所述用于构建人工SEI膜的成膜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0.01~10%的植酸,0.001~10%的无机盐成膜剂,0.01~5%的络合剂,0.001~2%的中和剂。其能够在金属镁表面形成紧密有序的人工SEI膜,能够有效的避免金属镁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钝化问题,环境友好,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17145.1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或镁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导电金属作为工作电极,以镁或镁合金作为参比电极和对电极,将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浸入包括镁离子的有机电解液中,在工作电极表面电镀沉积得到镁或镁合金材料。其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能够制得厚度均匀的板状镁或镁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710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69750.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二次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合金化镁合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0.01~2.0wt.%的Gd和/或0.01~2.0wt.%的Ce,0.01~1.0wt.%的Mn,余量为Mg。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按上述的微合金化镁合金负极材料的组分比例称取原料,将原料熔炼、浇注,空冷凝固得到铸锭;所述原料包括纯Mg、Mg‑Gd中间合金和Mg‑Mn中间合金,或者所述原料包括纯Mg、Mg‑Ce中间合金和Mg‑Mn中间合金;对铸锭依次进行固溶处理、挤压处理、轧制处理、退火处理,得到微合金化镁合金负极材料。其长循环稳定性优异、过电位较低,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431809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60832.5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颗粒增强的Mg‑Zn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Mg‑Zn合金为基体,以Mn为增强颗粒,Mn颗粒的体积分数从0.5%‑2.5%,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2.5%~10%Mn,1.0%~6.0%的Zn,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能够采用传统熔炼挤压工艺,在保证材料强度和塑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材料的弹性模量,综合性能指标大大高于商用AZ31镁合金,不含稀土和贵重元素,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上述的Mn颗粒增强的Mg‑Zn复合材料的组分重量百分比称取纯镁、纯锌和镁锰中间合金;步骤二,对称取的镁锭、锌粒和镁锰中间合金进行熔炼得到熔体,将熔体直接冷却或浇铸得到铸锭;步骤三,对铸锭进行热挤压得到Mn颗粒增强的Mg‑Zn复合材料的型材。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39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23406.X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4/13 , H01M10/4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负极表面人工SEI膜的制备方法,将金属镁在用于构建人工SEI膜的成膜液中浸泡5~30min,取出、洗涤、干燥,在镁电极表面形成人工SEI膜,所述用于构建人工SEI膜的成膜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0.01~10%的植酸,0.001~10%的无机盐成膜剂,0.01~5%的络合剂,0.001~2%的中和剂。其能够在金属镁表面形成紧密有序的人工SEI膜,能够有效的避免金属镁负极与电解液界面的钝化问题,环境友好,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1210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56480.8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2C23/00 , C22C23/04 , B82Y40/00 , B82Y30/00 , C22C1/03 , C22F1/06 , B21C37/04 , A61L31/02 , A61L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生物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镁基复合材料由如下组分组成:5.0%的Mn,3.5~6.5%的Zn,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余量为Mg。本发明所述方法满足在较低的滚动摩擦速度下,能够快速、显著地细化晶粒,且棒材三向受力,其形状、尺寸精度有明显改善,其晶粒尺寸由表面向其内部呈现梯度分布。此外,三向滚动摩擦过程也改善了金属Mn颗粒的尺寸、分布,从而获得力学、耐腐蚀性能更优的生物镁基复合材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