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74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96422.1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23/203 , G01N23/20008 , G01N23/20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性能测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EBSD原位观察装置,包括基座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的滑槽中的两个滑动组件;单个滑动组件包括滚珠丝杠以及与所述滚珠丝杠外壁上的螺纹对应配合连接的滑块,所述滚珠丝杠能够绕其轴线旋转,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基座的滑槽中做循环往复运动;所述滑块背离基座的一侧表面设有与试样端部对应配合的夹持槽。其结构简单,能够保持实验过程中的加载状态,原位观察试样在压缩实验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750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43140.2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31/00 , H01M4/4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镁钠混合电池的硫代钒酸铜,所述硫代钒酸铜的微观形貌为规则类球状,其粒径为3‑5μm。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硫代钒酸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利用简单的水热法进行制备硫代钒酸铜,合成最终产率可高达98%;同时通过调控反应体系的pH,精确调控制备得到的硫代钒酸铜形貌为规则类球状,用于镁钠离子电池正极。规则类球状形貌展现的比容量优良、循环效果好,首圈容量可达427.15mAh/g。同时,该制备方法工艺简便,适用性广,安全性能高,精确调控其形貌,反应原料及设备要求低,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38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89498.3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4/46 , H01M4/40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心立方结构的镁合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材料由镁金属和锂金属组成;且锂金属的质量百分比为10~20wt%。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镁负极溶解沉积过程中极化电压较大,循环寿命较短和加工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镁合金负极材料在不同电流密度下极化和循环寿命均优于纯镁,且在大的电流密度5mAh·cm‑2下具有更长的循环寿命,在Mg(TFSI)2电解液体系中明显减弱了钝化,降低了极化,在APC电解液中实现了4000小时的循环寿命,并且本发明的体心立方结构的镁合金负极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加工性能,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99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03562.4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高熵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解液包括镁盐、低熔点溶剂和强配位溶剂,其中,镁盐、低熔点溶剂和强配位溶剂的组分数量分别为X、Y和Z,X+Y+Z≥5,X≥1,Y≥0,Z≥1;且镁盐、低熔点溶剂和强配位溶剂的摩尔分数分别为Xi、Yi和Zi,Xi≥5%,且需满足构型熵定量描述公式:#imgabs0##imgabs1#Sconfig为构型熵,R为通用气体常数,当Sconfig≥1.5R,该电解液具有高熵的特征。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在低温下的电化学性能及稳定性好,且制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8173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98032.8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4/60 , H01M4/04 , H01M4/1399 , H01M10/054 , H01M4/137 , H01M4/80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镍酞菁金属有机框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的NiPc‑Ni MOF分子式为[Ni3(C32H16N16)]n;NiPc‑Ni MOF分子在泡沫镍表面原位沉积,在泡沫镍基体外层进行包覆,呈现出堆叠的亚微米级球状形貌。本发明采用溶剂热、旋蒸、萃取和色谱柱分离法和电沉积法制备出导电的NiPc‑NiMOF@NF正极材料,该材料无需外加集流体和添加剂的加入可直接作为正极极片;酞菁基MOFs具有较高的本征电导率,有利于加速电子传导,其多孔结构利于Na+快速传输,延伸共轭结构的形成也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可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16673.2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钛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半固态铸造成型;2)固溶处理;3)热挤压成型;其中,步骤1)中,施以搅拌的条件为:通过控制半固态镁熔体旋流转速控制搅拌速度,首先以200‑300rpm的转速搅拌半固态镁熔体直至半固态镁熔体与搅拌头转速一致时,提升转速至400‑550rpm并搅拌半固态镁熔体直至半固态镁熔体与搅拌头转速一致时,提升转速至800‑1000rpm并搅拌3‑4min,并且搅拌过程中不断调整搅拌头在半固态镁熔体中的位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搅拌过程容易控制,最终可以得到金属钛颗粒分布均匀且微观无团聚的镁基复合材料,其中抗拉强度可达到385MPa,屈服强度可达到274MPa,伸长率达到16.5%。
-
公开(公告)号:CN1154587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77060.9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4/36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46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2相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钠镁混合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Na/Mg双盐电解液,其中正极极片包括P2相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所述负极极片为纯镁或镁合金。本发明还提供了该P2相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钠镁混合电池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从根本上避免了原始钠的消耗,金属镁较高的比容量可以额外补偿Mg2+,使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金属镁负极表面不会产生枝晶,提高了电池的本征安全性;在发挥镁电池固有优势的同时,还兼顾了P2相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高离子转移速率的优势,具有较高的首圈充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可以用于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备用电源或通信基站的储能设备,以及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465377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24250.5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塑性协同的层状异构镁合金板及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分别对第一镁合金铸锭和第二镁合金铸锭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态的第一镁合金和第二镁合金,第一镁合金为低合金化镁合金,所述第二镁合金为高合金化镁合金;步骤二,分别对固溶态的第一镁合金和第二镁合金进行单道次挤压,得到挤压态的第一镁合金和第二镁合金;步骤三,将挤压态的第一镁合金和第二镁合金交替堆叠形成多层结构的层合板;步骤四,对层合板进行单道次挤压,得到第一镁合金/第二镁合金复合挤压板;步骤五,将多块第一镁合金/第二镁合金复合挤压板堆叠后进行单道次挤压,得到强塑性协同的层状异构镁合金板。能够同时兼顾镁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115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77219.4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强塑性的镁钛层合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轧制态镁板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退火态镁板,分别对钛板和退火态镁板进行表面打磨、除油;S2,将退火态镁板和钛板交替堆叠形成多层结构的层合板,且层合板最外层为退火态镁板,对层合板进行热挤压,堆叠形成的层合板的横向与挤压模具定径带长度方向垂直,挤压变形量为60~90%,挤压温度为200~400℃,挤压速度为3~6mm/s,对挤出后的层合板进行水冷;S3,对水冷后的层合板进行退火处理。其能够解决现有镁合金强度低、塑性变形能力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71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82909.2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0CrNi2Mo钢的热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正火,将20CrNi2Mo钢置于加热炉中,升温至900±10℃,保温2±0.5h;S2,渗碳,将正火后的20CrNi2Mo钢转移至渗碳炉中,在温度为930±10℃的条件下渗碳20±2h;S3,淬火,将渗碳后的20CrNi2Mo钢先气淬后油淬;S4,回火,将淬火后的20CrNi2Mo钢在温度为200±10℃的条件下回火2±0.5h。其解决了20CrNi2Mo现有的热处理方法不能实现高耐磨性且有效控制应力型开裂的问题,实现了渗碳淬火变形可控且无裂纹,硬度、组织、硬化层、力学性能均达到工艺设计要求,为实际生产中扩大20CrNi2Mo钢应用奠定基础。还公开了采用上述的热处理方法得到的20CrNi2Mo钢在RV减速器曲柄轴上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