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38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33541.5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络通道施工台车主机托架的自动微调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台车的底板上的移动平台、固定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上的主机托架、升降装置;所述移动平台可在所述底板上横向或纵向移动,以带动主机托架横向或纵向移动;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移动平台,所述升降装置用于控制主机托架升降;所述主机托架用于放置套筒,所述套筒的筒身端部间隔安装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与安装在管片上的激光接收器对应设置。本发明实现台车主机托架的精准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699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02453.3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络通道防突涌水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中,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主隧道模型、联络通道模型、注浆孔、加载系统、进水系统、传感系统;试验箱内设有土层容纳空间;注浆孔分别设置在主隧道模型、联络通道模型上,用于连接注浆系统并模拟在突涌水发生时的注浆防治;加载系统、进水系统、传感系统均设置在试验箱上,加载系统用于对试验箱内土层压实和施加围岩压力;传感系统用于检测试验箱内的水位条件、水压、围岩压力、主隧道模型和联络通道模型的渗水情况以及注入浆液的扩散路径。本发明能够综合地层条件、埋深、水位、围岩压力等多种复杂条件,模拟主隧道、联络通道发生的突涌水情况,以及模拟联络通道的灾后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6357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20475.8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联络通道拉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络通道管片拉紧装置,其包括可收缩夹片和至少两组拉紧装置,联络通道的两侧均设有可收缩夹片,联络通道包括多个依次拼接的管片,且可收缩夹片的内径能够调节至与管片的内径一致,拉紧装置用于拉紧设于管片两侧的可收缩夹片以拉紧联络通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联络通道管片拉紧装置的施工方法,该装置通过设置可收缩夹片片和拉紧装置能够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使联络通道管片结合更紧密,减少渗透等对工程的影响,能够在潮湿的环境中实现对联络通道内管片的拉紧,避免了潮湿环境中的焊接难题,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减少了施工时间,可多次重复使用,产生的施工效益和经济效益高,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0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1689.8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桩基承载力预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布式后压浆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包括:获得桩基的结构尺寸及材料参数、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注浆量及注浆材料参数;建立桩‑土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土体本构模型,将参数输入到土体本构模型中;确定桩‑土接触界面参数、桩端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及桩端弹簧刚度;对桩‑土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对桩‑土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重力荷载,并在桩顶施加水平荷载;对桩‑土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边界条件;对桩‑土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得到桩顶水平位移与荷载的P‑Y曲线、桩身应力分布曲线、桩身内力分布曲线;确定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本发明有效保证了所确定的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27060.X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盾构隧道同步注浆导管泥浆回流的装置,其包括注浆导管、驱动部、阻挡门体和连接导管,注浆导管与连接导管对接并连通,且注浆导管和连接导管之间设有阻挡门体,阻挡门体与注浆导管的端部转动连接,驱动部驱动阻挡门体转动以用于打开或盖合注浆导管,连接导管上至少设有两个压力传感器;本发明还提供该装置防止泥浆回流的注浆方法,该装置通过设置注浆导管、驱动部、阻挡门体和连接导管,阻挡门体与注浆导管的端部转动连接,驱动部驱动阻挡门体转动以用于打开或盖合注浆导管,注浆时,阻挡门体被注浆压力冲开以便于注浆,注浆完成后驱动部驱动阻挡门体阻挡注浆导管口,以防止浆液回流。
-
公开(公告)号:CN221761956U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20233077.2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Inventor: 郭长龙 , 李晓龙 , 孙立军 , 刘小锋 , 黄小雷 , 陈飞 , 程宏图 , 钟燕辉 , 张蓓 , 崔超 , 寇卫峰 , 申继鹏 , 朱军 , 黄伟 , 柳献 , 严文荣 , 包洪涛 , 栗鹏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络通道施工台车主机托架的自动微调组件,其中,所述组件包括设置在台车的底板上的移动平台、固定装置和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上的主机托架、升降装置;所述移动平台可在所述底板上横向或纵向移动,以带动主机托架横向或纵向移动;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移动平台,所述升降装置用于控制主机托架升降。本实用新型实现台车主机托架的高效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219675996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1065427.0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络通道防突涌水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主隧道模型、联络通道模型、注浆孔、加载系统、进水系统、传感系统;试验箱内设有土层容纳空间;注浆孔用于连接注浆系统并模拟在突涌水发生时的注浆防治;加载系统、进水系统、传感系统均设置在试验箱上,加载系统用于对试验箱内土层压实和施加围岩压力;传感系统用于检测试验箱内的水位条件、水压、围岩压力、主隧道模型和联络通道模型的渗水情况以及注入浆液的扩散路径。本实用新型能够综合地层条件、埋深、水位、围岩压力等多种复杂条件,模拟主隧道、联络通道发生的突涌水情况,以及模拟联络通道的灾后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97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0740953.6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郑州大学
IPC: E21D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富水砂层锚索施工的注浆加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创建富水砂层的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分析得到目标场地的注浆加固区域、锚索的数量与间隔,根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的各锚索的分布确定对应多个间隔注浆孔的预设位置与深度并进行钻孔操作;控制注浆管依次放入目标注浆孔孔底,执行单次渗透注浆操作;竖直提升注浆管依次至目标注浆孔对应的各连接区域,执行与连接区域数量等同次数的渗透注浆操作,直至完成目标注浆孔的最后一个连接区域的单次渗透注浆操作,重复下一目标注浆孔的渗透注浆操作;直至完成所有注浆孔的渗透注浆操作。本发明提高了富水砂层中锚索施工的可调节性,有效降低了成本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07022.X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7/11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仿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直接力浸没边界法的盾构隧道管片上浮仿真方法,包括:对流场区域进行网格划分,生成控制体编号和中心坐标,并设定流场边界条件;初始化流场参数和计算参数;更新当前时间步流场控制体的面速度;对流场控制方程进行离散,迭代求解流场速度和压力;利用管片运动控制方程更新边界离散点速度和位置坐标;利用插值函数得到边界离散点速度,利用直接力法计算边界离散点受到的力;将边界离散点产生的力离散至整个流域;将当前时间步计算得到的边界离散点速度、流场各单元受到的力、边界离散点受到的力和更新后的浆液粘度传递给下一时间步,迭代至指定时间。本发明可快速准确地对盾构隧道管片上浮进行模拟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32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1532.5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晓龙 , 刘小锋 , 郭明 , 纪彦飞 , 孟钰 , 黄兴 , 郭放 , 臧全胜 , 陈宏俊 , 吴志 , 罗彭 , 李卫国 , 杨振华 , 张强 , 王瑞贤 , 李维 , 王鹏飞 , 宁凯 , 安哲 , 孟亚辉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后压浆桩基抗压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得到桩基的结构尺寸及材料参数、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注浆量及注浆材料参数;S2、根据S1中的桩基的结构尺寸,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S3、选取土体本构模型;S4、将S1中试验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输入到S3中的土体本构模型中;S5、根据S1中提供的桩基与土的物理力学参数,确定桩‑土界面参数、桩端承载力及桩端弹簧刚度;S6、根据桩基加载模型试验过程,设置有限元模型;S7、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桩顶沉降与荷载的Q‑S曲线;S8、根据S7计算得到的Q‑S曲线,确定分布式后压浆桩基极限承载力;本发明计算的桩基极限承载力较为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