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126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971005.9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T17/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12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阶段源项重构模拟蒸汽射流喘振冷凝热质传输过程的方法。基于分阶段源项重构的思想,对双流体控制方程中的相变传热能量源项进行分段式重构,并设计了不同阶段的界面传热系数定义方法,从而实现了复杂非线性相变热传递过程的瞬态求解。本发明综合考虑了蒸汽射流冷凝系统低质量流量工况下多种运行条件的气液两相非稳态热质传输过程,可以准确预测蒸汽的喘振冷凝行为和压力振荡特性,对射流管、鼓泡器等卸压冷凝设备的精细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7232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94846.1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Inventor: 朱义东 , 顾泰宇 , 田野 , 胡大伟 , 史可鉴 , 王智博 , 李海峰 , 杜威 , 刘兆宸 , 沈子伦 , 原峰 , 代继成 , 袁佳睿 , 仝宇兴 , 邵成成 , 王秀丽 , 贺欢 , 庄炳昌 , 解东瀚 , 张东升 , 刘骏发 , 龙晓芙 , 孙永超 , 郭睿 , 孙守道 , 范宇辰 , 张永兴 , 杨钧凯 , 赵志阳 , 张琦 , 马俊 , 李健
IPC: B60L53/6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集群的充电功率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车辆充电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确定电动汽车集群中包含的多个电动汽车;针对多个电动汽车中的每个电动汽车,生成在接入充电桩时的累计能量可行域信息和充电功率可行域信息;聚合多个电动汽车对应的多个累计能量可行域信息和多个充电功率可行域信息,得到电动汽车集群的累计能量调节域和充电功率调节域;根据累计能量调节域和充电功率调节域,调节电动汽车集群的充电功率。本申请可充分发挥电动汽车集群的可调控性优势,降低大量电动汽车无需充电引起的负荷随机性问题,引导电动汽车以集群方式参与电网运行调度,降低电网运行控制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72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94845.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Inventor: 朱义东 , 顾泰宇 , 田野 , 胡大伟 , 史可鉴 , 王智博 , 李海峰 , 杜威 , 刘兆宸 , 沈子伦 , 原峰 , 代继成 , 袁佳睿 , 仝宇兴 , 邵成成 , 王秀丽 , 贺欢 , 庄炳昌 , 解东瀚 , 张东升 , 刘骏发 , 龙晓芙 , 孙永超 , 郭睿 , 孙守道 , 范宇辰 , 张永兴 , 杨钧凯 , 赵志阳 , 张琦 , 马俊 , 李健
IPC: B60L53/6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车辆充电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电动汽车待接入充电桩的充电桩类型;基于充电桩类型,生成电动汽车在接入充电桩后的充电参数;基于充电参数计算电动汽车的累计能量可行域及充电功率可行域;根据累计能量可行域和充电功率可行域,调节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本申请能够考虑电动汽车多种充电桩,可以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可调控性优势,以便于进一步研究电动汽车充电及配电网运行控制的其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5416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03177.1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一种模拟火箭多输出实验装置,包括支架、推进器与模拟运载舱;推进器与模拟运载舱设置在支架上,推进器包括分布式推进器;分布式推进器为多个,并且均匀设置在模拟运载舱外侧,分布式推进器包括电机以及设置在电机上的螺旋桨,或者分布式推进器为涡喷发动机;分布式推进器底部设置有能够摆动的导流板。本发明的模拟火箭通过设置分布式推进器,可以通过控制电机转速、调整导流板角度、摆动推进器方向等多种手段准确控制推进器推力大小与方向,实现效果好;采用电机加螺旋桨的模拟推进器,非常接近火箭真实的受力状态,用于研究、演示验证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75234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169879.1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业用大负载长航时多功能飞行器,包括油电混合动力部件、倾转转轴部件和机身机翼结构部件,油电混合动力部件位于机身内部。所述的发动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带动各个电机,功率控制装置通过检测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通过负反馈反馈给发动机,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根据不同工况和负载可调,进而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根据工况和负载可调,前转轴电机通过前蜗轮带动前倾转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旋翼组件、第二旋翼组件的同时倾转,前后倾转的配合可以实现飞行器的倾转。本发明采用串联式油电混合为飞行器提供动力,具有续航时间长的优点;此外,倾转转轴与旋翼部件的连接,可使飞行器倾转,灵活实现垂直起降与水平飞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521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410642001.6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M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加工主轴的在线动平衡测控系统,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信号采集电路、DSP处理电路、人机交互终端、单片机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主轴动平衡的动平衡控制终端、用于检测主轴位移信号、加速度信号及用户所需位置的温度信号的信号检测电路;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采集电路的控制端与人机交互终端相连接,DSP处理电路与信号采集电路相连接,人机交互终端与DSP处理电路及单片机控制电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动平衡控制终端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发明可以直观、准确、快速的完成对加工主轴的在线动平衡测控。
-
公开(公告)号:CN10640623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398526.9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5B19/40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065 , G05B2219/3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机床主轴智能在线监测及综合诊断系统,包括振动综合测评系统、温度综合测评系统、数据采集卡、刀具工作状态综合测评系统、机器现场工作状态监控系统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提高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并且能够提前远程、实时发现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故障及初期故障,工业现场的自动化程度及智能化程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122840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340624.8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5B19/406
Abstract: 一种数控机床标准轨迹测试分析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采集数控机床的内置编码器、光栅尺信号和外置位置传感器信号,能够实现同步采集多通道信号;软件部分进行标准轨迹测试分析,完成标准圆轨迹测试、空间圆轨迹测试、菱形轨迹测试以及直线往复测试,获取圆误差图谱、空间圆误差图谱、菱形误差图谱以及传动误差图谱,实现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和运动特性检测,本发明可以给出机床的标准圆轨迹测试、空间圆轨迹测试、菱形轨迹测试以及直线往复测试方法,轨迹明确、设置操作简单、分析结果有效,实现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为数控机床的调试及验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6114842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02274.7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西安市分公司 , 西安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7/10 , B64C27/14 , B64C27/52 , B64C2201/024 , B64C2201/042 , B64C2201/044
Abstract: 一种油电混合共轴双旋翼飞行器及其使用方法,浆轴上下分别设有第一、第二支撑盘,第一、第二支撑架分别布置于第一、第二支撑盘上,上桨盘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下方套设在所述浆轴上,下桨盘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方套设在所述浆轴上,上旋翼固定在上桨盘上表面,下旋翼固定在下桨盘下表面,用于驱动上、下旋翼的上、下旋翼电机分别通过上、下旋翼电机支撑座固定在上、下浆盘上,用于动力分配的混联式油电混合部件固定在下桨盘上表面,所述混联式油电混合部件动力连接倾斜装置和上、下旋翼电机,布置在上、下桨盘中间的倾斜装置经由球铰链连接到上桨盘,所述倾斜装置致动上桨盘的倾斜幅度大于下桨盘的倾斜幅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