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390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74461.6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IPC: H01M8/04111 , H01M8/04225 , H01M8/0438 , H01M8/0474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燃料电池空气系统、燃料电池系统、车辆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应用于车辆,包括:分布式布置的空压机和涡轮发电机,以及设置于空压机和涡轮发电机之间的第一旁通回路和设置在涡轮发电机内的第二旁通回路,在燃料电池系统处于低功率发电工况时控制第一旁通回路打开,将部分压缩空气由第一旁通回路和涡轮流道排出;在燃料电池系统处于低温冷启动工况时控制第一旁通回路和/或第二旁通回路打开,利用压缩空气和/或燃料电池的废气加热涡轮发电机的旋转部件。该系统可以分布式布置空压机和涡轮发电机,冗余度高,在低温冷启动时打开旁通回路,实现利用压缩空气、废气加热除冰,降低冷启动时间,有效避免涡轮机在冷启动中卡滞导致的启动失败。
-
公开(公告)号:CN1198016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87212.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IPC: F01D15/10 , F01D1/06 , F01D9/02 , H01M8/04111 , H02K7/18 , H02K5/04 , H02K5/173 , H02K5/10 , H02K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涡轮发电机及燃料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涡轮发电机包括:涡轮壳体,涡轮壳体内形成有涡轮入口流道,涡轮入口流道与燃料电池的电堆阴极出口连通;发电机具有转子轴;涡轮固设于转子轴,涡轮被配置为在涡轮入口流道内气体流入涡轮时驱动转子轴转动以使发电机发电。通过设置涡轮入口流道用于与燃料电池的电堆阴极出口连通,并将涡轮固设于转子轴,可以使涡轮发电机独立布置,不再受制于同轴结构(例如:空压机、压气机)的物理转速影响,有利于按照不同的气体流量和压力特性进行涡轮比转速、通流能力的优化匹配设计,以提高涡轮发电机等熵效率,并且,有利于提高回收的气体能量,从而降低燃料电池的寄生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7037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79245.7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IPC: F04D25/06 , F04D27/00 , F04D29/58 , H05B6/02 , H05B6/10 , H01M8/04029 , H01M8/04007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循环泵和氢循环泵的冷启动方法,所述氢循环泵包括:定子,所述定子具有线圈;转子,所述转子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内侧;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转子相连且随所述转子一同转动;受磁加热件,所述受磁加热件设在所述转子上,所述受磁加热件构造为适于在所述线圈的电磁场作用下发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氢循环泵具有结构简单、除冰效果好、可靠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28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851277.0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IPC: F25B13/00 , F25B27/00 , F25B29/00 , F25B41/42 , F25B41/40 , F25B41/31 , F25B41/26 , F25B47/02 , F25B4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和地热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用于与建筑循环水系统换热,所述地热换热器用于与地热系统换热,在第一换热模式中压缩机、室外换热器、所述地热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依次串联以形成回路,在第二换热模式中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串联且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地热换热器并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以形成回路;防喘振支路,所述防喘振支路与所述压缩机选择性地连通,且所述防喘振支路用于在所述第一换热模式和/或所述第二换热模式中向所述压缩机的入口端补充气体。本发明的热泵系统,可有效地利用地热,且可防止压缩机的入口端流量过小,发生喘振。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2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49995.3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82 , H01M8/0662 , H01M8/04111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排气系统以及燃料电池,所述进排气系统包括:进气模块和排气模块,所述进气模块与所述燃料电池的电堆的进气口连通,并用于向所述电堆供给高压阴极气体,所述进气模块包括空压机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驱动轴驱动所述空压机;所述排气模块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排气口连通,并用于排出所述电堆内的高压废气,所述排气模块包括排气涡轮和能量回收装置,所述排气涡轮通过第二驱动轴驱动所述能量回收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二驱动轴间隔设置。所述进排气系统可以避免空压机和排气涡轮受相同物理转速限制,可以优化空压机和排气涡轮的性能,增大燃料电池的综合能效并提高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46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43713.2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IPC: F04D27/00 , H01M8/04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空压机高压互锁控制电路控制方法,首先进行燃料电池系统低压上电,BMS的HVIL信号源初始化以及空压机控制器初始化完成后,空压机控制器经电机电流传感器实时检测电动机反电动势,并不间断判断反电动势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通过通信总线将空压机高压互锁错误状态传输给FCU,FCU收到高压互锁错误报告后上报给PDCU,PDCU执行高压互锁错误保护机制禁止高电压上电或紧急下电信号。本电路解决了使用接插件和线束连接高速电机的高压互锁信号至低压电路造成的EMI电磁干扰问题,解决了电磁干扰问题的同时又降低了材料成本、提升了系统的连接可靠性和集成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31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67697.5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IPC: H01M8/0662 , H01M8/04302 , H01M8/04111 , H01M8/04029 , H01M8/04701 , H01M8/04828 , H01M8/04225 ,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提升回收效率系统,空气压缩机供气接一空空换热器一热程进口,一热程出口经中冷器后送气接电堆阴极入口,电堆阴极出口出气经气液分离器接空空换热器另一热程进口,另一热程出口经破冰辅助加热器供气接涡轮机,涡轮机驱动压缩机电机,压缩机电机带动空气压缩机,涡轮机外接尾排管。其结构简单、紧凑,能有效集成部件,提高使用安全可靠、寿命,提升能力回收效率、降低燃料电池或整体使用热负担,减少能耗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219711843U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20270729.5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IPC: F04D27/00 , H01M8/04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空压机高压互锁控制电路,包括BMS、空压机控制器和电机端高压交流接插件,空压机控制器包括低压接插件、高压直流接插件、电机电流传感器和控制器端高压交流接插件,电机电流传感器接于电机电源与电机端高压交流接插件之间;所述BMS内的HVIL信号源依次经第一低压接插件、高压直流接插件、控制器端高压交流接插件、第二低压接插件接回BMS内的HVIL信号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端高压交流接插件插接电机端高压交流接插件。本电路解决了使用接插件和线束连接高速电机的高压互锁信号至低压电路造成的EMI电磁干扰问题,解决了电磁干扰问题的同时又降低了材料成本、提升了系统的连接可靠性和集成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160483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323996.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蜂巢蔚领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IPC: H01M8/0662 , H01M8/04302 , H01M8/04111 , H01M8/04029 , H01M8/04701 , H01M8/04828 , H01M8/04225 ,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提升回收效率系统,空气压缩机供气接一空空换热器一热程进口,一热程出口经中冷器后送气接电堆阴极入口,电堆阴极出口出气经气液分离器接空空换热器另一热程进口,另一热程出口经破冰辅助加热器供气接涡轮机,涡轮机驱动压缩机电机,压缩机电机带动空气压缩机,涡轮机外接尾排管。其结构简单、紧凑,能有效集成部件,提高使用安全可靠、寿命,提升能力回收效率、降低燃料电池或整体使用热负担,减少能耗损失。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