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4487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29028.8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苏州奥杰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奥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灵敏度与CAE分析的全铝车身轻量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全铝车身有限元模型;2)对全铝车身模态、刚度进行分析;3)建立灵敏度分析优化响应模型;4)计算车身各部件的刚度灵敏度系数、模态灵敏度系数以及重量灵敏度系数;5)根据灵敏度系数计算结果,进行结构优化设计;6)对优化后的车身结构进行CAE分析验证,判断是否满足轻量化设计目标,若满足,则设计完成;若不满足,则重复步骤5),直至满足轻量化设计目标。本发明能够分析出车身整体结构中所有可实现轻量化的结构,且能够高效的验证优化后的结构是否满足模态、刚度要求,实现高效的、可靠的车身轻量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5539335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85668.0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苏州奥杰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04 , B60R2019/026 , B62D25/00 , B62D29/008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带有吸能结构的车架,该吸能结构车架包括具有吸能结构的车头、顶架和底座,所述车头包括第一吸能区、第二吸能区和第三吸能区,所述第一吸能区、所述第二吸能区和所述第三吸能区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端,所述第一吸能区与所述顶架连接,所述第二吸能区、所述第三吸能区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吸能区、第二吸能区和第三吸能区相互配接形成具有高度差且交错的塔状结构并且它们递进吸能。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时,通过整个吸能区域的溃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减小了驾驶室变形,保证了乘员生存空间,从而提高了整车的碰撞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440240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21092941.9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苏州奥杰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带有吸能结构的车架,该吸能结构车架包括具有吸能结构的车头、顶架和底座,所述车头包括第一吸能区、第二吸能区和第三吸能区,所述第一吸能区、所述第二吸能区和所述第三吸能区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前端,所述第一吸能区与所述顶架连接,所述第二吸能区、所述第三吸能区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吸能区、第二吸能区和第三吸能区相互配接形成具有高度差且交错的塔状结构并且它们递进吸能。车辆在发生正面碰撞时,通过整个吸能区域的溃缩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减小了驾驶室变形,保证了乘员生存空间,从而提高了整车的碰撞安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