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637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366909.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A01H5/10 , A01H6/46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转录因子OsbZIP62在水稻种子活力负向调控中的应用,属于种子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前期将3个耐储藏性不同的品种(不耐储藏品种航2号,中等耐储藏品种福恢7185以及耐储藏品种福香占)进行人工老化及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了两个可能调控种子活力的核心转录因子,其中一个为Os07g0686100(OsbZIP62)。本发明通过构建敲除和过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及敲除与过表达转基因植株检测等步骤,先获得纯合转基因株系材料,然后对其进行种子活力表型观察,最终明确了OsbZIP62在水稻种子活力调控中的负向调控作用。本发明可为水稻种子活力的分子设计育种奠定更为夯实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77366.1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C12N15/11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作物多性状改良的基因编辑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具体以PHUE411或PBUE411为骨架质粒构建PHUE411‑gfp或PBUE411‑gfp;通过筛选4碱基粘端集合,可以将多达16个sgRNA片段通过一步PCR法结合金门连接法,高效的连接到PHME‑Int或PBME‑Int中得到最终载体PUMEn或PBMEn。由于使用了独特的步移选择法,仅需要3种启动子,设计了不依赖于靶点的粘端组合,这些组合可以重复使用,任意组装,因此本方法步骤简单、连接效率高、多靶点具有稳定且均一的突变效率,并含有GFP荧光标签,适合用于高通量的作物多性状遗传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08308086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810258287.6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稻田、鱼坑、鱼沟以及养鱼容器,鱼坑和鱼沟的面积之和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养鱼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以及鱼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将养鱼容器直接放置于鱼坑内,不仅能防止鱼坑坍塌,而且鱼坑的斜度可以做小,提高了稻田的种植面积,此外稻田收割时养鱼容器可以吊起,捕捞方便,不影响来年的耕作;同时本发明采用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不仅延长了稻田鱼的生长期,利于获得优质的商品鱼,而且再生稻头季收割时无需将鱼移走,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此外多收获了一季水稻,大幅提高了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04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015083.7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类病斑SPL36基因的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类病斑SPL36基因的突变体在水稻抗白叶枯病中的应用,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水稻类病斑SPL36基因点突变或敲除部分序列后会造成水稻出现类病斑表型。其类病斑性状受到光的诱导,并且基因突变后会提高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为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和研究水稻细胞编程性死亡提供新的遗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30808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58287.6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稻田、鱼坑、鱼沟以及养鱼容器,鱼坑和鱼沟的面积之和不超过稻田面积的10%,养鱼容器包括容器本体以及鱼洞;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将养鱼容器直接放置于鱼坑内,不仅能防止鱼坑坍塌,而且鱼坑的斜度可以做小,提高了稻田的种植面积,此外稻田收割时养鱼容器可以吊起,捕捞方便,不影响来年的耕作;同时本发明采用再生稻与鱼立体种养,不仅延长了稻田鱼的生长期,利于获得优质的商品鱼,而且再生稻头季收割时无需将鱼移走,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此外多收获了一季水稻,大幅提高了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859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33091.7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属于稻飞虱防治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稻飞虱室内种群建立,饲用水稻苗批量生产,稻飞虱低龄若虫批量生产;还包括稻飞虱室内种群复壮,周期为1‑2年;所述稻飞虱选自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中的一种。所产稻飞虱若虫质量稳定,相对统一,筛选出抗稻飞虱水稻品种对于控制稻飞虱危害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工厂化生产稻飞虱的方法可以实现低龄若虫的大量收集并用于表型鉴定工作,为其提供稳定的虫源,从而大大降低人工采集成本及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29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1544000.X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OsSH3P2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OsSH3P2基因敲除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均对稻瘟病菌具有抗性,表现为抗病表型;而OsSH3P2基因超表达植株表现为感病表型。对病斑面积和病原菌生物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超表达植株的病斑面积和病原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敲除和野生型植株。综上,OsSH3P2基因在粳稻品种“云引”抗病机制中起负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OsSH3P2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75855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717274.8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再生力水稻恢复系新种质的创制方法,属于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强再生力水稻恢复系新种质的创制方法,应用再生芽出鞘率(1周再生芽出鞘率和2周再生芽出鞘率)作为衡量再生力的指标,可以早期对种质或品种的再生力作出判断,减少工作量;当在非再生稻生态区无法测产时,也可作为间接鉴定和筛选的科学依据。再生力遗传效应可以全面对亲本的再生特性进行分析,有利于精确选择亲本和高效筛选后代。当前生产上水稻品种更新换代较快,授权品种的平均寿命仅为10.013年,在育成推广品种中筛选强再生力的品种显然不能满足再生稻发展的需求,本发明有效弥补了再生稻品种选育方法的缺乏。
-
公开(公告)号:CN106212142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53418.6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白叶枯病的离体鉴定方法,属于水稻白叶枯病的鉴定方法技术领域。该水稻白叶枯病的离体鉴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待鉴定水稻材料的准备;步骤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活化和培养;步骤三,离体叶片营养液的配制和准备;步骤四,待鉴定水稻品种离体叶片的采集;步骤五,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接种菌液制备;步骤六,水稻叶片离体剪叶法接种;步骤七,接种后的离体叶片保湿培养;步骤八,病情的调查与记载。本发明方法采用在室内离体条件下接种水稻白叶枯病,可以保证发病需要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的一致性,充分保障感病品种发病,保证鉴定结果的真实、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42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366903.5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12N15/29 , A01H5/10 , A01H6/46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转录因子OsbZIP05在水稻种子活力负向调控中的应用,属于种子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前期将3个耐储藏性不同的品种(不耐储藏品种航2号,中等耐储藏品种福恢7185以及耐储藏品种福香占)进行人工老化及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了两个可能调控种子活力的核心转录因子,其中一个为Os01g0658900(OsbZIP05)。本发明通过构建敲除和过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及敲除与过表达转基因植株检测等步骤,先获得纯合转基因株系材料,然后对其进行种子活力表型观察,最终明确了OsbZIP05在水稻种子活力调控中的负向调控作用。本发明可为水稻种子活力的分子设计育种奠定更为夯实的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