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769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1087848.3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OsGT64A基因在调控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具体地,通过敲除OsGT64A基因或降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在水稻植株中的表达量可以提早抽穗期,通过在水稻植株中过表达OsGT64A基因或提高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表达量或表达活性可以延迟抽穗期。较未进行基因改造的植株,通过敲除或过表达该基因其提早或延迟抽穗期的时间为7‑10天左右。从敲除苗的农艺性状看,其在千粒重、株高、有效穗数等方面接近或稍高于野生型,由此表明敲除该基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抽穗期,并在主要农艺性状上并未造成较大损失,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02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50002.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A01C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育种催芽装置。所述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浸种箱,所述浸种箱内设有孔箱,所述底板上设有升降倾斜机构,所述升降倾斜机构与所述孔箱相连接,所述浸种箱的一侧设有伸缩传送机构,所述伸缩传送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伸缩传送机构远离所述浸种箱的一侧设有升降催芽箱,所述伸缩传送机构与所述升降催芽箱相适配。本发明提供的水稻育种催芽装置具有能够自动实现浸种,同时能够自动将浸种后的水稻种子移至催芽箱体内进行育苗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84080.6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抗性的测定方法,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水稻抗性的测定方法包括耐旱性、耐盐碱性测定和抗病性测定两大部分,该方法能够科学、高效地对水稻新品种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对选育高产、优质、抗病的水稻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4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66901.6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因OsPLGG1b过表达在增强水稻抗逆性中的应用,属于种子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构建在osplgg1a中过量表达OsPLGG1b的水稻植株,进一步确认了OsPLGG1b与OsPLGG1a不存在协同作用,也不存在功能互补;通过分析OsPLGG1b过量表达和敲除株系幼苗期表型、光合能力、成熟期农艺性状,揭示了OsPLGG1b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功能;通过分析OsPLGG1b过量表达和敲除株系在高光高温等逆境条件下的表型、抗氧化系统、光呼吸和光合能力,揭示了OsPLGG1b在高光呼吸条件下调节水稻光合作用和环境适应性中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47818.8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07K14/405 , C12N15/29 , A01H6/46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OsWRKY7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盐胁迫抗性中的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OsWRKY72蛋白具有以下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替换、缺失或插入获得的具有相同功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为培育和改良耐盐植物新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为阐明OsWRKY72在植物盐胁迫逆境信号应答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77945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456260.3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C12N15/8261 , C12N15/8279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水稻DNA损伤修复基因Osbrca1及其克隆和应用,属于作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水稻DNA损伤修复基因Osbrca1,其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水稻DNA损伤修复基因Osbrca1的cDNA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所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通过将该基因在水稻中过表达可提高水稻的抗病和抗衰老能力,通过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将其应用于水稻生产中,有望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和延缓衰老,保证水稻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为水稻等单子叶禾本科作物的衰老发育调控和遗传育种提供了一种新的种质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77366.1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C12N15/11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作物多性状改良的基因编辑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具体以PHUE411或PBUE411为骨架质粒构建PHUE411‑gfp或PBUE411‑gfp;通过筛选4碱基粘端集合,可以将多达16个sgRNA片段通过一步PCR法结合金门连接法,高效的连接到PHME‑Int或PBME‑Int中得到最终载体PUMEn或PBMEn。由于使用了独特的步移选择法,仅需要3种启动子,设计了不依赖于靶点的粘端组合,这些组合可以重复使用,任意组装,因此本方法步骤简单、连接效率高、多靶点具有稳定且均一的突变效率,并含有GFP荧光标签,适合用于高通量的作物多性状遗传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712411.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对OsLOX10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制备筛选出相应的纯合植株,并基于由相应植株得到的种子进一步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种子耐储存性进行考察。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新采摘的种子,OsLOX10基因过表达增强了种子的发芽率,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活力指数等;对于人工老化后的种子基因敲除苗的发芽率强于野生型和过表达株系,证明OsLOX10基因基因敲除苗具有提高种子耐老化的性能。由此,本发明为延长水稻种子耐储存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09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712411.4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对OsLOX10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制备筛选出相应的纯合植株,并基于由相应植株得到的种子进一步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种子耐储存性进行考察。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新采摘的种子,OsLOX10基因过表达增强了种子的发芽率,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活力指数等;对于人工老化后的种子基因敲除苗的发芽率强于野生型和过表达株系,证明OsLOX10基因基因敲除苗具有提高种子耐老化的性能。由此,本发明为延长水稻种子耐储存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087848.3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OsGT64A基因在调控水稻抽穗期中的应用,具体地,通过敲除OsGT64A基因或降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在水稻植株中的表达量可以提早抽穗期,通过在水稻植株中过表达OsGT64A基因或提高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表达量或表达活性可以延迟抽穗期。较未进行基因改造的植株,通过敲除或过表达该基因其提早或延迟抽穗期的时间为7‑10天左右。从敲除苗的农艺性状看,其在千粒重、株高、有效穗数等方面接近或稍高于野生型,由此表明敲除该基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抽穗期,并在主要农艺性状上并未造成较大损失,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