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产生电路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9297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80018085.5

    申请日:2012-0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F3/267 G05F3/20 G05F3/26 G05F3/30 H02M3/158

    Abstract: 电压产生电路具有:第1双极型晶体管(Q2);第2双极型晶体管(Q1),发射极在第1电位节点侧与(Q2)的发射极侧同电位,基极配于(Q2)的集电极侧;一端配于(Q2)的集电极侧另一端配于(Q2)的基极侧的第1电阻元件(R2);一端配于(Q1)的集电极侧另一端连接于(R2)的另一端的第2电阻元件(R1);设在(Q2)的基极与第1电位节点之间的第3电阻元件(R3);输出与(Q1)和(Q2)的集电极侧电压的差电压相应的电压的放大器部(A1);电压电流转换部(MP1、MP2),将放大器部的输出电压转换成电流而供给到(R1)与(R2)的连接节点,输出生成的电流;基于生成的电流输出电压的电压生成部(R4)。

    电压产生电路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9297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18085.5

    申请日:2012-0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F3/267 G05F3/20 G05F3/26 G05F3/30 H02M3/158

    Abstract: 电压产生电路具有:第1双极型晶体管(Q2);第2双极型晶体管(Q1),发射极在第1电位节点侧与(Q2)的发射极侧同电位,基极配于(Q2)的集电极侧;一端配于(Q2)的集电极侧另一端配于(Q2)的基极侧的第1电阻元件(R2);一端配于(Q1)的集电极侧另一端连接于(R2)的另一端的第2电阻元件(R1);设在(Q2)的基极与第1电位节点之间的第3电阻元件(R3);输出与(Q1)和(Q2)的集电极侧电压的差电压相应的电压的放大器部(A1);电压电流转换部(MP1、MP2),将放大器部的输出电压转换成电流而供给到(R1)与(R2)的连接节点,输出生成的电流;基于生成的电流输出电压的电压生成部(R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