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1568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80007910.1

    申请日:2012-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4 F01P5/12 F01P7/165 F01P2060/08

    Abstract: 提供易于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功耗也难以增大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发动机冷却装置具备:车辆行驶用发动机;泵,其由发动机驱动;热交换器;循环路径,其通过泵的驱动使冷却液涉及发动机和热交换器而循环;电磁阀,其能打开关闭循环路径;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电磁阀具备:阀体,其能移动到从阀座离开的位置和抵接到该阀座的位置且以抵接到阀座的方式被保持;以及电磁线圈,其能通过通电维持阀体和阀座的抵接。设有在电磁线圈处于非通电状态而泵被驱动时,利用冷却液的流体压力能移动到从阀座离开的位置的阀体。设有能以在发动机启动前开始向电磁线圈通电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34413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59676.3

    申请日:2006-03-17

    Inventor: 高野裕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6 F01M2001/123 F01M2001/126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在油盘(4)的上部位置,配置了阻止润滑油(L)从该油盘(4)窜入的隔板(20),在由这个隔板(20)形成的空间内配备第一平衡轴(BS1)和第二平衡轴(BS2)。第一平衡轴(BS1)配置在低于第二平衡轴(BS2)的水平面位置,利用由第一平衡轴(BS1)驱动的回油泵(31)将隔板(20)的底部的润滑油(L)回收至油盘(4),并利用由第二平衡轴(BS2)驱动的输油泵(32)将油盘(4)的润滑油(L)供给到发动机的各润滑部。从而,在具有一对平衡轴的发动机中,构成合理地驱动回油泵和输油泵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发动机冷却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1568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80007910.1

    申请日:2012-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4 F01P5/12 F01P7/165 F01P206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易于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功耗也难以增大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发动机冷却装置具备:车辆行驶用发动机;泵,其由发动机驱动;热交换器;循环路径,其通过泵的驱动使冷却液涉及发动机和热交换器而循环;电磁阀,其能打开关闭循环路径;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电磁阀具备:阀体,其能移动到从阀座离开的位置和抵接到该阀座的位置且以抵接到阀座的方式被保持;以及电磁线圈,其能通过通电维持阀体和阀座的抵接。设有在电磁线圈处于非通电状态而泵被驱动时,利用冷却液的流体压力能移动到从阀座离开的位置的阀体。设有能以在发动机启动前开始向电磁线圈通电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34413B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610059676.3

    申请日:2006-03-17

    Inventor: 高野裕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6 F01M2001/123 F01M2001/126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在油盘(4)的上部位置,配置了阻止润滑油(L)从该油盘(4)窜入的隔板(20),在由这个隔板(20)形成的空间内配备第一平衡轴(BS1)和第二平衡轴(BS2)。第一平衡轴(BS1)配置在低于第二平衡轴(BS2)的水平面位置,利用由第一平衡轴(BS1)驱动的回油泵(31)将隔板(20)的底部的润滑油(L)回收至油盘(4),并利用由第二平衡轴(BS2)驱动的输油泵(32)将油盘(4)的润滑油(L)供给到发动机的各润滑部。从而,在具有一对平衡轴的发动机中,构成合理地驱动回油泵和输油泵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车辆用冷却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03317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07913.5

    申请日:2012-01-12

    Abstract: 提供易于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功耗也难以增大的车辆用冷却装置。具备:泵;多个循环路径,其连接到泵,使冷却液涉及车辆用冷却对象和热交换器而循环;电磁阀,其能打开关闭多个循环路径中的至少1个;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泵的工作,电磁阀具备:阀体,其能移动到从阀座离开的位置和抵接到该阀座的位置且以抵接到阀座的方式被保持;以及电磁线圈,其能通过通电来维持阀体和阀座的抵接,阀体设为在电磁线圈处于非通电状态且驱动泵时,能利用冷却液的流体压力移动到从阀座离开的位置,控制部构成为能进行以下控制:在判断为在配置有电磁阀的循环路径中冷却液的循环能停止的状态时,使泵停止并开始向电磁线圈通电。

    车辆用冷却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0331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80007913.5

    申请日:2012-01-12

    Abstract: 提供易于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功耗也难以增大的车辆用冷却装置。具备:泵;多个循环路径,其连接到泵,使冷却液涉及车辆用冷却对象和热交换器而循环;电磁阀,其能打开关闭多个循环路径中的至少1个;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泵的工作,电磁阀具备:阀体,其能移动到从阀座离开的位置和抵接到该阀座的位置且以抵接到阀座的方式被保持;以及电磁线圈,其能通过通电来维持阀体和阀座的抵接,阀体设为在电磁线圈处于非通电状态且驱动泵时,能利用冷却液的流体压力移动到从阀座离开的位置,控制部构成为能进行以下控制:在判断为在配置有电磁阀的循环路径中冷却液的循环能停止的状态时,使泵停止并开始向电磁线圈通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