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行器的单自由度机翼姿态变换并联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525813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865264.8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单自由度机翼姿态变换并联机构,其包括机身、约束支链、驱动支链以及机翼,约束支链以及驱动支链对称设于机身的两侧,且约束支链以及驱动支链均位于机身和机翼之间,约束支链通过第一虎克铰连接机身和机翼,且驱动支链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驱动部件,且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机身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滑动连接,且驱动部件设于第一移动副处,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机翼球副连接。本发明可以使飞行器在垂直飞行状态和水平飞行状态之间任意切换,使飞行器既拥有垂直飞行状态的悬停和垂直起降功能,又具备水平飞行状态的飞行速度快,运载能力大的优势,具有控制方便,且变换可靠性高等优点。

    用于隧道的自动激光测量点位标记方法及其标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58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50826.4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的自动激光测量点位标记方法及其标记装置,属于隧道机械技术领域,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标记装置放置于待测隧道的地面上,调整激光标记模块至设定高度;S2、调整激光标记模块处于水平状态;S3、对激光标记模块进行水平方向的对正;S4、对激光标记模块进行竖直方向的对正;S5、建立坐标系;S6、将激光笔照射至所需标记掌子面的已知点上;S7、测得激光线发射点到掌子面上已知点的相关数据;S8、获得校正后两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矩阵;S9、对已知点进行坐标转换;S10、在隧道掌子面上进行打点标记。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对所测量工作面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标记,还有利于提高标记效率,提升标记的准确度。

    单自由度剪铰联动式双环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6167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910048028.5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自由度剪铰联动式双环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涉及可展开天线机构技术领域,包括N个单自由度可展开机构单元和2N组连接杆组件;单自由度可展开机构单元主要包括四个外节点花盘、四个内节点花盘、两个内层剪式杆、四个中间剪式杆以及四个外连杆;连接杆组件主要包括两个连接杆;N个单自由度可展开机构单元呈圆周阵列布置,相邻单自由度可展开机构单元之间通过两组连接杆组件以及共用的两个外节点花盘连接,共同组成多面式双环桁架机构。本发明整体结构对称性较高,通过改变单自由度可展开机构单元的数量以及杆件的长度,可以形成不同尺度的双环桁架式空间可展开机构,可较好应用于星载大口径可展开天线中。

    单自由度非对称剪铰式可展开机构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7054693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710313692.9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自由度非对称剪铰式可展开机构单元,其包括两个长剪叉杆、两个短剪叉杆、四个非对称剪叉杆、两个连杆、两个销轴连接件以及八个组合花盘;各部件间均通过转动副连接,其位于同一个侧面上的多个转动副轴线均平行,并分别与相对侧面上处于相对位置的转动副轴线重合。本发明只需一个驱动就能实现单元的展开与收拢运动,展开性能好,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工程制造,多个组合后可形成曲面,可以应用于大口径曲面航天可展开天线及其他航天可展开机构中。

    肌腱驱动型变尺度连续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759891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710961401.7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肌腱驱动型变尺度连续型机器人,它包括机座、驱动装置、末端执行器以及连接它们的多个依次串联的弹性体和连接盘,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机座内,从驱动装置伸出的驱动绳索依次穿过各个连接盘上的穿线孔,直至与末端连接盘固连,所述的末端执行器安装在末端连接盘上,实现抓取动作;所述驱动装置中的气泵通过多条气管分别向各个连接盘的气囊供给气体,控制连接盘横向尺寸的改变,实现柔性机械臂任意部位的粗细变化。本发明既能够以紧凑的结构尺寸运行在非结构任务空间中,又能通过尺寸变换改善驱动结构的受力特性,还能够利用尺寸变换撑起不易抓取的环形类物体,从而提高机械臂的抓取和承载能力。

    复合剪铰式周边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860974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910046914.4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剪铰式周边桁架可展开天线机构,包含N个结构相同的可展开机构单元,相邻可展开机构单元间通过共用两个上下层节点连接件以及一个中间层节点连接件连接,共同组成多面式周边桁架机构;每个可展开机构单元包括两个剪叉杆、四个连杆、四个加强杆、四个上下层节点连接件以及两个中间层节点连接件,其同一可展开机构单元中的剪叉杆、连杆以及加强杆上所连接的所有转动副轴线均平行;整体机构中运动副均为转动副,装配制造工艺性好,且具有高度的结构对称性,通过改变可展开机构单元的数量以及其中杆件的长度,可以形成不同尺度的周边桁架式空间可展机构,可以作为支撑机构较好的应用于星载周边桁架式可展开天线上。

    轮足结构一体化可重构变形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19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353119.6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底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轮足结构一体化可重构变形轮。其包括支撑装置、轮足形态切换装置、足式运动装置和驱动电机;轮足形态切换装置、足式运动装置和驱动电机均设置在支撑装置的内部。本发明能够满足两种运动模式需求且结构简单,通过对两个驱动电机转速的控制,能够实现足形状态与轮形状态的相互转换,使其操作更加简单、快捷,同时多组驱动端和连接杆的配合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能处于稳定状态。

    一种仿生轮足式蠕动软体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829795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810268817.5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仿生轮足式蠕动软体机器人,其主要包括:软体基体、行走机构、驱动机构以及末端执行器。其中,软体基体是采用柔性硅橡胶在模具中分步浇筑而成的由若干个气腔相连组成的褶皱形结构,整个软体基体分成两个独立的气腔,每个气腔各通过一根气管与一个气泵相连,所述气管与气泵组成驱动机构。所述软体基体设在行走机构上,其包括:轮胎安装架、卡箍、轮胎、单向轴承以及锁紧螺母,末端执行器安装在软体基体非与气管相连一端的轮胎安装架上。本发明软体基体形状、尺寸和柔度可根据使用要求而改变,能够在恶劣复杂环境中长期稳定的工作,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且结构简单,本体质量较轻,柔顺性好,气源方便,耗能较少。

    一种大回转平面三自由度运动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75208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710805701.6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回转平面三自由度运动平台,它包括驱动模块、承载模块组成;所述的承载模块主要轴承、导轨座、直线导轨、滑块、轴承座以及动平台组成,所述的驱动模块主要由3个驱动模块、外齿圈以及圆形导轨组成,其中驱动模块A和驱动模块B安装在圆形导轨上,驱动模块C安装在驱动模块A、B上面,驱动模块C通过丝杠螺母机构驱动平台运动,驱动模块A、B通过齿轮啮合驱动驱动模块C运动,通过控制3个驱动模块的转向和转速可以实现动平台的移动和转动,可以实现动平台的两移一转的平面三个自由度运动。本发明具有高度低、承载力大的优点,并且能够实现动平台绕自身轴线的大角度回转。

    可嵌入式条状全柔性多维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71443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710431236.4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嵌入式条状全柔性多维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柔性基体,在传感器柔性基体内部设有呈条状布置的上层微通道和下层微通道,上下两层微通道结构相同且呈Z字型分别首尾连接成一根通道,微通道内注入液态金属镓铟锡合金导体作为传感器敏感零件,其中下层微通道头部和尾部分别引出1条接引线,上层微通道头部、尾部及中间位置分别引出1条接引线,引出的接引线用于连接外部采集系统,通过检测微通道中电阻的变化,经计算获得传感器的受力情况。本发明可嵌入至软体机器人内部,与其随动测量,能够检测到三个方向上的力。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便,易于后续数据处理工作,其全柔性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能够用于恶劣环境下的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