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064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01203.6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富氮化合物为前驱体,在水辅助条件下直接通过热解缩聚制备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热解温度为450~600℃,保温时间为2~12小时。制备过程在空气下进行,保持常压,水雾通过雾化装置向炉内通入,水雾通入速率为5‑20mL/h。所制备的石墨相氮化碳材料拥有纳米多孔层状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可分散性,且具备较高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无需引入任何外来气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性能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357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963478.2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富氮化合物为前驱体,在准封闭条件下直接通过热解缩聚制备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热解温度为500‑600℃,保温时间为2‑12小时。制备过程在空气下进行,封闭的反应器连接一根开口细管以保持其内部处于常压状态。所制备的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性与大的比表面积,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可分散性,且具备很高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无需引入任何外来气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软体抓取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7657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11235444.8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体抓持装置,其包括抓持组件、驱动组件及电控组件,抓持组件包括气囊、防护罩、固定件、卡箍和弹簧,气囊为柔性双层囊状结构,防护罩为回转体圆形四孔法兰结构,在其任意两个螺栓孔之间区域向外延伸出空腔,弹簧嵌入气囊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腔,气囊的两端分别套入固定件的两端,两者构成一个密封柔性双层囊状结构,卡箍的配置用于将气囊外壁与固定件固定;驱动组件包括底座、气泵、气泵固定端盖、二位三通电磁阀、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第四气管、第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个二位三通电磁阀,电控组件包括继电器、电路板、电源、降压模块以及控制器。本发明能对目标物提供保护、遭遇冲击实现稳定夹持和大范围夹持。

    一种石墨相氮化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017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29934.6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相氮化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光电化学薄膜及应用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富氮有机物作为前驱物,将前驱物在350-400℃下保温1-6h进行初步热解聚合,并将所得产物研磨成粉末状样品;将粉末状样品平铺于耐热载体中,并将基底材料置于耐热载体的开口处,再将耐热载体置于500-600℃下保温2-8h进行蒸发沉积聚合,冷却后在基底材料表面得到石墨相氮化碳薄膜。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相氮化碳薄膜更为均匀,且具有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和更好透光度。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石墨相氮化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017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929934.6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相氮化碳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光电化学薄膜及应用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富氮有机物作为前驱物,将前驱物在350‑400℃下保温1‑6h进行初步热解聚合,并将所得产物研磨成粉末状样品;将粉末状样品平铺于耐热载体中,并将基底材料置于耐热载体的开口处,再将耐热载体置于500‑600℃下保温2‑8h进行蒸发沉积聚合,冷却后在基底材料表面得到石墨相氮化碳薄膜。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得到的石墨相氮化碳薄膜更为均匀,且具有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和更好透光度。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并联平台驱动的绳牵引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12597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416810.8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并联平台驱动的绳牵引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机架、末端手爪、绳驱动机械臂和并联驱动装置。机械臂由多个扭动机构串联而成,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与末端手爪相连。从驱动装置伸出的的驱动绳经由导线管后与机械臂的运动盘相固连。每一个并联驱动装置独立控制一个扭动机构,实现扭动机构的两自由度运动。本发明通过导线管可以将末端机械臂和并联驱动装置分隔开,不用考虑并联驱动装置的体积和安置。通过并联平台设计在通过多绳牵引提升机械臂刚度和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了驱动电机的数量。既能够以紧凑的结构尺寸运行在非结构任务空间中,又能减少驱动电机的数量,还能够实现各个机械臂小节的独立控制与联合驱动。

    一种软体抓取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7657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35444.8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体抓持装置,其包括抓持组件、驱动组件及电控组件,抓持组件包括气囊、防护罩、固定件、卡箍和弹簧,气囊为柔性双层囊状结构,防护罩为回转体圆形四孔法兰结构,在其任意两个螺栓孔之间区域向外延伸出空腔,弹簧嵌入气囊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腔,气囊的两端分别套入固定件的两端,两者构成一个密封柔性双层囊状结构,卡箍的配置用于将气囊外壁与固定件固定;驱动组件包括底座、气泵、气泵固定端盖、二位三通电磁阀、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第四气管、第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个二位三通电磁阀,电控组件包括继电器、电路板、电源、降压模块以及控制器。本发明能对目标物提供保护、遭遇冲击实现稳定夹持和大范围夹持。

    一种高性能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357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63478.2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富氮化合物为前驱体,在准封闭条件下直接通过热解缩聚制备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热解温度为500-600℃,保温时间为2-12小时。制备过程在空气下进行,封闭的反应器连接一根开口细管以保持其内部处于常压状态。所制备的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性与大的比表面积,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可分散性,且具备很高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无需引入任何外来气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并联平台驱动的绳牵引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125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16810.8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并联平台驱动的绳牵引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机架、末端手爪、绳驱动机械臂和并联驱动装置。机械臂由多个扭动机构串联而成,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与末端手爪相连。从驱动装置伸出的的驱动绳经由导线管后与机械臂的运动盘相固连。每一个并联驱动装置独立控制一个扭动机构,实现扭动机构的两自由度运动。本发明通过导线管可以将末端机械臂和并联驱动装置分隔开,不用考虑并联驱动装置的体积和安置。通过并联平台设计在通过多绳牵引提升机械臂刚度和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了驱动电机的数量。既能够以紧凑的结构尺寸运行在非结构任务空间中,又能减少驱动电机的数量,还能够实现各个机械臂小节的独立控制与联合驱动。

    一种医用视力改善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29042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0542804.4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视力改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所述装置本体的上表面设置安装辅助按钮,且所述辅助按钮设置为调节使用模式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年龄段以及视力好坏不同的人群使用,而配合使用的第一按摩头以及第二按摩头就对应着人体眼睛周围的穴位,通过第一按摩头以及第二按摩头的转动可以对眼部周围的穴位进行按摩,不但不压迫眼球,可以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还可以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加速眼周的废物排谢等,本实用一种医用视力改善装置,通过眼周围设置的大小按摩头对眼部进行按摩,从而改善眼周的血液循环,并且在装置内部还设置有光镜,能够充分的锻炼人们的视力,趋减眼睛的疲劳感,对视力的改善很有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