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喷射方法、装置、设备和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637884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69506.0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燃料喷射方法、装置、设备和汽车,方法包括,当需要向发动机的气缸喷射燃料时,确定第一喷射量;控制燃料喷射器按第一喷射量向气缸进行第一次主燃料喷射,第一次主燃料喷射为涡线空化喷射;确定第二喷射量;在第一次主燃料喷射的喷射范围内,控制燃料喷射器按第二喷射量向气缸进行第二次主燃料喷射,第二次主燃料喷射为非涡线空化喷射。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涡线空化喷射的范围内进行第二次主燃料,可以使两次主燃料喷射的燃料液滴相互撞击破碎,从而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油气混合效率。

    导气屏结构、发动机、车辆及导气屏结构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78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0095.6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导气屏结构、发动机、车辆及导气屏结构的设计方法,导气屏结构包括气缸盖、导气屏、进气门和排气门,气缸盖设有进气道和排气道,导气屏设置于气缸盖的火力面的凹部,凹部高于进气道的气门口以及排气道的气门口,导气屏远离进气道并靠近排气道;导气屏包括第一导向面组和第二导向面组,第一导向面组相对第二导向面组靠近进气道,第一导向面组用于在气门叠开期引导由进气道进入的气体沿第一导向面组与第二导向面组之间的切线方向进入气缸内,以减少扫气量和甲烷排放,提升整机热效率,第二导向面组用于在排气门打开时引导气缸内的气体进入排气道,排气阶段时,可降低排气阻力,有效减少气缸内残余废气。

    进气控制装置、发动机、进气型线的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82275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76765.2

    申请日:2023-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控制装置、发动机、进气型线的设计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进气控制装置设置于进气道上端气门穿过处,所述进气控制装置包括套筒、弹性结构和卡扣,所述套筒安置在所述进气道上端气门穿过处,所述弹性结构和所述卡扣安装在所述套筒内部,所述卡扣安装在所述气门上,所述卡扣将所述弹性结构固定在所述气门上;所述弹性结构用于基于进气型线控制所述气门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以根据所述气门的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控制发动机气缸的进气量。本发明实现气门的快速开启与关闭,改善进气状态,同时,缩短缸内气体混合以及燃烧时间,改善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降低气耗及排放。

    多缸发动机进气型线设计方法及多缸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585953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92543.X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缸发动机进气型线设计方法及多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进气型线设计方法包括:S1、根据发动机结构确定进气门最大升程,以及各进气型线优化参数取值范围,根据发动机输出扭矩要求确定最低气耗量;S2、对距进气总管最远端气缸进行进气型线优化;对距进气总管最近端气缸进行进气型线优化;S3、确定目标气耗量,以及最近端气缸和最远端气缸的预期优化进气型线;S4、以目标气耗量为优化目标,采用步骤S2中对最近端气缸进行进气型线优化的方法分别对发动机其余气缸进行进气型线优化。使各个气缸优化后的进气型线更加接近于理想型线,并且提高各个气缸气耗量一致性和各个气缸进气的混合均匀性。

    一种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其参数计算方法和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4198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59964.9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缸发动机排气歧管、其参数计算方法和相关设备,排气歧管包括第一排气歧管组和第二排气歧管组;所述第一排气歧管组包括第一排气歧管和第二排气歧管,所述第二排气歧管组包括第三排气歧管和第四排气歧管;第一排气歧管组和第二排气歧管组对应的外侧排气距离不同,通过此种设计方式,使得两组排气歧管组的气缸的排气背压一致,从而提高了排气过程的顺畅度、减弱排气歧管内废气混合过程对排气过程的干扰,降低发动机泵气损失和废气混合脉冲能量损失,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排气背压。

    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设计方法以及发动机进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32950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61271.3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设计方法以及发动机进气结构,该设计方法包括步骤:构建发动机进气结构的三维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CFD分析,获取理论流量系数、理论涡流比、理论滚流比以及理论混合均匀性结果;将三维模型制成发动机进气结构实物,并对发动机进气结构实物进行吹风试验以及混合均匀性试验,以获得实际流量系数、实际涡流比、实际滚流比以及实际混合均匀性结果;将上述理论参数与实际参数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进行优化,直至三维模型的可靠性符合要求;上述发动机进气结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试验对标提升仿真精度,能够全面评价进气结构性能指标,进而优化各项参数,保证设计获得的发动机进气结构能够充分满足排放指标的要求。

    一种进气门型线设计方法及进气门

    公开(公告)号:CN1153295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58024.8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门型线设计方法及进气门,进气门型线设计方法包括:在进气门型线中增设SGI段;确定SGI段的设计参数及其取值范围;建立包含SGI段的进气门型线的数学代理模型;对SGI段进行优化设计;获取优化SGI段后的进气门型线。本发明通过在进气门型线上增设SGI段,并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进气门在CR段后期二次开启,通过发动机气流惯性下的扫气作用,促使缸内压缩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更多的进入排气管中,减小气体在做功冲程中的做功能力,在不影响制动爆压情况下提升制动扭矩。由于更多高压气体的排出,做功冲程中缸压降低,在排气冲程中当排气门开启时,排气管内更多的高压气体进入气缸,进一步提升制动性能。

    一种燃烧室以及气体发动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2472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262462.1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室以及气体发动机,该燃烧室包括主燃室以及预燃室,主燃室由活塞以及气缸盖围成,活塞顶部设置燃烧室凹坑,燃烧室凹坑的底部设置敞口凹槽;预燃室设置于气缸盖并伸入主燃室内,预燃室包括设置于预燃室底部的中心喷孔及设置于预燃室周向侧壁的周向喷孔,预燃室能够通过中心喷孔及各周向喷孔与主燃室流体连通,敞口凹槽与中心喷孔相对设置;上述燃烧室在相同压缩比下,可以增大燃烧室高度,提高活塞底部的燃气利用率,同时可以降低燃烧室底部热负荷,上述燃烧室面容比小于传统直口型活塞燃烧室,火焰传播距离短,可减少爆震倾向,提高点火稳定性,同时相对散热面积小,热损失小,有助于提高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