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冷却器工作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8791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1075460.0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工作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诊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其中,第一温度为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前的温度,第二温度为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后的温度;判断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之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判定机油冷却器的工作状态为工作异常状态。由于本发明综合了机油进入到机油冷却器前,未进行冷却时的机油温度,以及从机油冷却器后出来的机油的温度,来判断机油冷却器的冷却能力,从而得到机油冷却器的工作状态为正常状态还是故障或者功能衰退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机油冷却器的工作状态诊断方法而言,本申请的诊断方法能够更加及时且准确,进而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一种发动机系统、车辆以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78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93604.4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系统、车辆以及控制方法,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该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机油热管理组件、机体和油底壳。机油热管理组件包括节温器和冷却器,该冷却器第一端口与油底壳连通,第二端口与机体连通,第三端口经冷却器与机体连通,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构成第一输油通路,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构成第二输油通路。控制器基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控制第一输油通路和第二输油通路的通断。第一温度为油底壳的机油温度,第二温度为冷却器进行机油冷却前的温度,冷却器可以对机油进行温度调节,因此控制器可以基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控制第一输油通路和第二输油通路的通断,进而控制机油的输送路径,达到调节机油温度的目的。

    一种机油冷却器工作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8791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711075460.0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工作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诊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其中,第一温度为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前的温度,第二温度为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后的温度;判断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之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判定机油冷却器的工作状态为工作异常状态。由于本发明综合了机油进入到机油冷却器前,未进行冷却时的机油温度,以及从机油冷却器后出来的机油的温度,来判断机油冷却器的冷却能力,从而得到机油冷却器的工作状态为正常状态还是故障或者功能衰退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机油冷却器的工作状态诊断方法而言,本申请的诊断方法能够更加及时且准确,进而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一种节温器及发动机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911383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61184.7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温器和发动机总成,该节温器包括节温器本体,其内部设有空腔,其上设有入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导流通道,和输入管路连通;感温体,与节温器本体连接;阀芯,与节温器本体滑动连接且与感温体的抵接,阀芯将空腔分割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出口与第一腔连通,第二出口和导流通道均与第二腔连通,感温体位于第二腔中;弹性件,位于第一腔中,两端分别与阀芯以及节温器本体抵接;当流体的温度≤T1时,入口与第一腔连通,当流体温度>T2时,入口与第二腔连通,T2大于T1,低温时流体流经第一腔时,感温体不占用第一腔的空间,保证了流体的流通面积,降低了低温启动时的节温器处产生的阻力。

    一种发动机系统、车辆以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788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493604.4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系统、车辆以及控制方法,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该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机油热管理组件、机体和油底壳。机油热管理组件包括节温器和冷却器,该冷却器第一端口与油底壳连通,第二端口与机体连通,第三端口经冷却器与机体连通,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构成第一输油通路,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构成第二输油通路。控制器基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控制第一输油通路和第二输油通路的通断。第一温度为油底壳的机油温度,第二温度为冷却器进行机油冷却前的温度,冷却器可以对机油进行温度调节,因此控制器可以基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控制第一输油通路和第二输油通路的通断,进而控制机油的输送路径,达到调节机油温度的目的。

    一种节温器及发动机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9113830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1061184.7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温器和发动机总成,该节温器包括节温器本体,其内部设有空腔,其上设有入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导流通道,和输入管路连通;感温体,与节温器本体连接;阀芯,与节温器本体滑动连接且与感温体的抵接,阀芯将空腔分割成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出口与第一腔连通,第二出口和导流通道均与第二腔连通,感温体位于第二腔中;弹性件,位于第一腔中,两端分别与阀芯以及节温器本体抵接;当流体的温度≤T1时,入口与第一腔连通,当流体温度>T2时,入口与第二腔连通,T2大于T1,低温时流体流经第一腔时,感温体不占用第一腔的空间,保证了流体的流通面积,降低了低温启动时的节温器处产生的阻力。

    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9372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41586.7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包括:用于与发动机的冷却液换热的热交换器本体;用于对发动机的压缩气体进行冷却的中冷器;其中,中冷器和集成热交换器集成于一体,且中冷器和集成热交换器的冷却通道连通形成连通通道。上述结构中,将热交换器本体和中冷器集成于了一体,并使两者者的冷却通道连通形成连通通道,不仅可以通过冷却介质在连通通道中的流动实现对压缩气体、冷却液的依次冷却,还能够通过集成的设置方式令集成热交换器的体积得到显著减小,使发动机更容易的安装到有限的空间中。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上述集成热交换器的一种发动机。

    车辆及其热循环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270447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0537457.6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热循环管理系统,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所述车辆的热循环管理系统包括:暖风回路,所述暖风回路包括暖风系统、电子辅助水泵以及电磁阀;所述暖风回路的入口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出水管的第一出口相连通,所述暖风回路的回流端与所述发动机的缸盖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暖风回路的通断,所述电子辅助水泵控制所述暖风回路中流体的流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热循环管理系统,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启动阶段进行供暖时不利于快速暖车问题。

    一种机油滤清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652804U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21705567.5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油滤清器;涉及滤清器领域,包括壳体、过滤组件和旁通阀,过滤组件和旁通阀均位于壳体内,壳体入口通过旁通阀连接壳体出口,旁通阀包括阀体、阀板和橡胶弹性件,橡胶弹性件一端抵接阀体、另一端抵接阀板,橡胶弹性件能够随温度变化改变其弹性模量;针对目前低温运行工况易误开启旁通阀的问题,利用橡胶弹性件随温度改变弹性模量的特性,使旁通阀的开启压力随环境温度而变化,提高低温时的旁通阀开启压力,降低滤清器在低温环境下运行时旁通阀误开启的概率,减少零部件的磨损。

    发动机水泵及发动机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717374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322655.8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水泵及发动机,该发动机水泵包括泵壳以及设置在泵壳内的水封组件和轴承,水封组件与轴承之间具有环形空腔;泵壳上设置有蒸发孔道和保护腔,蒸发孔道的一端与环形空腔连通,蒸发孔道的另一端与保护腔连通;保护腔的侧壁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排气孔所在的位置与蒸发孔道的延伸方向不共线,从而能够避免灰尘或者杂物沉积在蒸发孔道内并堵塞蒸发孔道,保证了水封组件的动环和静环的贴合面之间泄漏的水蒸气能够顺利排出,进而有利于延长发动机水泵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