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0937262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41586.7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集成热交换器,包括:用于与发动机的冷却液换热的热交换器本体;用于对发动机的压缩气体进行冷却的中冷器;其中,中冷器和集成热交换器集成于一体,且中冷器和集成热交换器的冷却通道连通形成连通通道。上述结构中,将热交换器本体和中冷器集成于了一体,并使两者者的冷却通道连通形成连通通道,不仅可以通过冷却介质在连通通道中的流动实现对压缩气体、冷却液的依次冷却,还能够通过集成的设置方式令集成热交换器的体积得到显著减小,使发动机更容易的安装到有限的空间中。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上述集成热交换器的一种发动机。

    一种滤清器及发动机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902627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61462.9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总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滤清器,该滤清器包括滤罐,其内部设有滤腔,其上设有与滤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滤芯,安装在滤腔中,其内部设有安装孔;中管,其内部设有导油通道,中管部分位于安装孔中,底部的一端与滤罐密封连接,中管仅顶部的一端设有通孔,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滤腔和导油通道连通,导油通道与出油口连通,从而滤罐中的机油仅通过中管顶部的通孔才能从出油口中流出;第一单向阀,安装在进油口处,机油通过第一单向阀能够进入到滤腔中,从而发动机停机后机油不会倒流回油底壳,结合中管,可以保证发动机停机后,滤罐中位于通孔下方的机油不会流出,发动机再次启动时,滤罐内的机油迅速注满,保证运动件的润滑。

    一种内燃机、润滑系统及机油集滤器

    公开(公告)号:CN10605035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70662.9

    申请日:2016-08-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油集滤器,包括润滑油通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润滑油通道两端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还包括回油增压通道,所述回油增压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润滑油通道连通,另一端设置有供回流的润滑油流入的回油口。实际工作过程中,回油增压通道内的润滑油将与由进油口流入润滑油通道内的润滑油合流,这将有效增大机油集滤器的出油口处的流量和压力,而机油集滤器的出油口与机油泵的入口连通,因而该机油集滤器可以有效提高机油泵的入口压力,降低机油泵的功率消耗,提升燃油经济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机油集滤器的润滑系统,以及一种具有该润滑系统的内燃机。

    一种冷却润滑系统、车辆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324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545503.1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润滑系统、车辆及控制方法,涉及冷却润滑领域,包括工况传感器和相独立的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一油路通过第一机油泵接入主油道,第二油路通过第二机油泵接入副油道,副油道连通活塞冷却喷嘴;工况传感器获取发动机转速数据和负荷率数据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机油泵流量和/或第二机油泵流量;针对目前冷却润滑油路占用机油流量大并且易使燃烧室过冷的问题,并行设计多个机油泵,通过机油泵为活塞冷却独立供油,并根据工况调节活塞冷却机油流量,实现按需供给,实现机油泵低功耗和活塞的精准冷却,满足工况单一、集中于低速低负荷用途发动机对冷却润滑的需求。

    润滑系统、机油泵控制方法、控制器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706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617188.X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润滑系统、机油泵控制方法、控制器和车辆。此润滑系统,应用于发动机,所述系统包括:电子机油泵、控制器、活塞喷嘴;所述电子机油泵与所述活塞喷嘴相连;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电子机油泵相连,用于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工况,并在确定所述发动机的工况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电子机油泵为所述活塞喷嘴供油。活塞喷嘴不再从主油道取油,主油道的机油压力可以得到提高,同时,通过控制电子机油泵可以控制活塞处的油量。既节省了发动机功耗,同时也保障了发动机怠速阶段的机油压力。

    一种机油冷却器工作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58791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711075460.0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工作状态诊断方法及系统,诊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其中,第一温度为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前的温度,第二温度为机油经过机油冷却器后的温度;判断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之差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是,则判定机油冷却器的工作状态为工作异常状态。由于本发明综合了机油进入到机油冷却器前,未进行冷却时的机油温度,以及从机油冷却器后出来的机油的温度,来判断机油冷却器的冷却能力,从而得到机油冷却器的工作状态为正常状态还是故障或者功能衰退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机油冷却器的工作状态诊断方法而言,本申请的诊断方法能够更加及时且准确,进而能够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一种滤清器及发动机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9026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11061462.9

    申请日:2018-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总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滤清器,该滤清器包括滤罐,其内部设有滤腔,其上设有与滤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滤芯,安装在滤腔中,其内部设有安装孔;中管,其内部设有导油通道,中管部分位于安装孔中,底部的一端与滤罐密封连接,中管仅顶部的一端设有通孔,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滤腔和导油通道连通,导油通道与出油口连通,从而滤罐中的机油仅通过中管顶部的通孔才能从出油口中流出;第一单向阀,安装在进油口处,机油通过第一单向阀能够进入到滤腔中,从而发动机停机后机油不会倒流回油底壳,结合中管,可以保证发动机停机后,滤罐中位于通孔下方的机油不会流出,发动机再次启动时,滤罐内的机油迅速注满,保证运动件的润滑。

    一种具备除水功能的油气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5909341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610409806.5

    申请日:2016-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油气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除水功能的油气分离器,包括预分离装置、主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预分离装置上设有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预分离装置的内部设有由多块挡板组成的迷宫式分离通道,迷宫式分离通道与进气口及第一出气口连通;主分离装置为由透气层围成的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且主分离装置的上端敞口处与第一出气口连接;油水分离装置的上端敞口、下端封闭,且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上端敞口处套设于所述主分离装置的下端,油水分离装置上设有出油口和出水口,出油口设于出水口的上方。该油气分离器实现了油、水和气的完全分离,有效的避免了油水混合物进入到油底壳内。

    一种具备除水功能的油气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5909341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09806.5

    申请日:2016-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3/04 F01M2013/0461 F01M2013/04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油气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除水功能的油气分离器,包括预分离装置、主分离装置和油水分离装置,预分离装置上设有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预分离装置的内部设有由多块挡板组成的迷宫式分离通道,迷宫式分离通道与进气口及第一出气口连通;主分离装置为由透气层围成的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且主分离装置的上端敞口处与第一出气口连接;油水分离装置的上端敞口、下端封闭,且所述油水分离装置的上端敞口处套设于所述主分离装置的下端,油水分离装置上设有出油口和出水口,出油口设于出水口的上方。该油气分离器实现了油、水和气的完全分离,有效的避免了油水混合物进入到油底壳内。

    温控阀及发动机温控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1496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650533.X

    申请日:2020-07-08

    Inventor: 崔永 赵建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控阀及发动机温控系统,用于安装在发动机温控系统中,包括壳体、阀体和节温器,壳体罩设在阀体上,阀体具有容纳腔,节温器位于容纳腔内;壳体上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节温器用于检测经第一接口通入容纳腔内的机油的温度,当经第一接口通入容纳腔内的机油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节温器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以使机油经第一接口、容纳腔流至第二接口;当经第一接口通入容纳腔内的机油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节温器膨胀,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以使机油经第一接口、容纳腔流至第三接口。本发明提供的温控阀,能通过节温器控制油‑水热交换的通断,节能降耗,集成化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