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邻氰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350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284779.9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nventor: 杨罗 何美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邻氰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该方法涉及钯催化下,一种将邻溴苯甲醛与无毒亚铁氰化物反应合成邻氰基苯甲醛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亚铜添加剂来调节亚铁氰化物向钯转移氰基的速度,既能保持较快的反应速度,又能有效避免氰基配位饱和导致钯催化剂失活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降低金属钯催化剂量上载量;从而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实现邻溴苯甲醛的氰化反应,有效的避免了原料和产物中甲酰基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一种以甲酰胺为氰源的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536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91408.0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nventor: 杨罗 舒肖 李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以甲酰胺为氰源,与各种类型的烯烃发生氢氰化反应,生成各种腈类化合物;反应温度为60-160℃,反应时间为6-36小时。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烯烃的氢氰化反应存在的操作复杂,需要使用剧毒的氰源作为反应原料等不足。该方法使用简单廉价、绿色无毒的甲酰胺为氰基的来源,并且不需要另外加入其它的脱水剂(如:五氧化二磷、三氯氧磷等),通过路易斯酸催化下甲酰胺的自发脱水生成氰基负离子,并原位与烯烃发生氢氰化反应,生成腈类化合物;反应条件简单、易于操作、经济高效;同时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单取代、双取代的脂肪族和芳香族烯烃,展示出良好的底物普适性;对空气、水分、光均不敏感;产率高,产物分离纯化简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多取代2-苄基-1-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372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36335.8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nventor: 杨罗 罗文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7/24 C07D237/32 C07D239/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取代2-苄基-1(2H)-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在碘催化剂与叔丁基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的存在下,异喹啉类化合物发生苄基自由基加成和酰胺化反应生成异喹啉酮类化合物。该反应温度为60-150℃,反应时间为0.5-72小时。该反应克服了使用金属催化剂且合成工艺复杂的困难,反应原料和催化剂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对光、空气、水分均不敏感,产率非常高,产物易分离纯化,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β,δ-位不同官能团取代的芳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62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910622600.4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β,δ‑位不同官能团取代的芳香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方法用芳香醛、缺电子烯烃、苯乙烯衍生物和叔丁基过氧化氢为反应底物,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下发生自由基串联反应生成过氧化物;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碱,将过氧化物直接转化为β,δ‑位不同官能团取代的芳香酮类化合物。本方法用叔丁基过氧化氢作为自由基引发剂和氧化剂,将芳香醛转化为酰基自由基;然后酰基自由基对缺电子烯烃(如丙烯酸酯类、丙烯腈、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和苯乙烯类衍生物依次发生加成,最后和叔丁基过氧化氢发生偶联,得到相应的过氧化物;新生成的过氧化物在碱的作用下发生Kornblum‑DeLaMare重排,通过一锅反应,得到β,δ‑位不同官能团取代的芳香酮类化合物。反应温度为25‑150℃,反应时间为0.1‑72小时。它克服了传统方法合成β,δ‑位不同官能团取代的芳香酮类化合物合成步骤复杂,且选择性较差的缺点。它与已有方法相比:一次反应实现两个烯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和交叉偶联,构筑3个新的化学键和引入两个新的功能团芳香酮产物中;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更安全、更经济有效、同时对空气、水分、光均不敏感,产率较高,产物易分离纯化,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γ-位氯取代的叠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4688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10240154.6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nventor: 杨罗 罗翠萍 李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γ-位氯取代的叠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在铁催化剂与过氧化物作为自由基引发剂时,实现氯代甲烷、叠氮基三甲基硅烷依次与带有各种取代基的烯烃发生氯取代的甲基自由基加成和叠氮化反应,生成γ-位氯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反应温度为60-150℃,反应时间为0.5-72小时。它克服了传统叠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存在合成步骤复杂,需要使用较贵的、多步合成的底物作为反应原料等问题。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使用简单、廉价的氯代甲烷和烯烃为起始原料,通过一锅反应构筑C-C和C-N两个化学键,更经济有效;同时该方法展示出良好的底物普适性,对空气、水分、光均不敏感,产率高,产物分离纯化简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以甲酰胺为氰源的丙烯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503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51583.1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丙烯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以甲酰胺为氰源,与各种类型的炔烃发生氢氰化反应,生成丙烯腈类化合物;反应温度为100-160℃,反应时间为6-24小时。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由炔烃制备丙烯腈类化合物存在的操作步骤复杂,需要使用剧毒的氰源作为反应原料等不足。该方法使用简单廉价、绿色无毒的甲酰胺为氰基的来源,并且不需要另外加入其它的脱水剂(如:五氧化二磷、三氯氧磷等),一锅反应生成丙烯腈类化合物,反应条件简单、易于操作、经济高效;同时该方法展示出良好的底物普适性,对空气、水分、光均不敏感,产率高,产物分离纯化简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非金属催化直接合成联芳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5174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084226.9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nventor: 杨罗 唐仁锦 康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催化直接合成联芳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在烘干的反应容器中充满氩气,加入芳香醛,芳烃,并加入TBP或TBHP作为氧化剂、含缺电子芳烃的硝基化合物作为添加剂,然后将容器密封并在恒温为150℃油浴锅中反应1‑48h,接着冷却至室温,直接转移到硅胶柱上,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为淋洗剂淋洗硅胶柱分离出产物,得到联芳烃化合物。本发明第一次实现芳香醛与芳烃的氧化‑脱羰‑偶联反应无需使用任何金属催化剂和金属试剂,因此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成成本且不会产生任何金属废料。

    一种多取代的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632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37331.1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nventor: 杨罗 陆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取代的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和氧化剂的作用,氮芳基丙烯酰胺与脂肪醛脱羰形成的烷基自由基发生加成-串联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原料氮芳基丙烯酰胺极易大量制备且室温下稳定易保存,其次,醛种类多样且价廉易得,通过自由基历程将其转化为烷基自由基,并将其运用于不饱和多重键的脱羰-加成反应,将建立一种全新、经济、环境友好的碳碳键的构筑方法;没有使用任何金属催化剂,环境友好;反应条件较温和,产率比较高,产物易分离纯化。 式I式Ⅱ。

    一种邻氰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3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284779.9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nventor: 杨罗 何美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邻氰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方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该方法涉及钯催化下,一种将邻溴苯甲醛与无毒亚铁氰化物反应合成邻氰基苯甲醛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加入亚铜添加剂来调节亚铁氰化物向钯转移氰基的速度,既能保持较快的反应速度,又能有效避免氰基配位饱和导致钯催化剂失活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降低金属钯催化剂量上载量;从而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实现邻溴苯甲醛的氰化反应,有效的避免了原料和产物中甲酰基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