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结构强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6629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16285.8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95 B21D3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结构强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冲压行程分解为刚体模具成形和可变形模具成形两个阶段,通过刚体模具成形仿真计算,将坯料冲压到接近零件形状,然后在此基础上应用可变形模具仿真计算,冲压获得零件的最终形状,同时获得凸模、凹模和压边圈的强度计算结果。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载荷映射计算,同时相比较直接采用可变形模具进行成形计算又可以大大节约计算时间。

    一种汽车覆盖件回弹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1761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0367405.8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回弹评测方法。回弹是汽车覆盖件冲压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现象,回弹量过大则会对汽车覆盖件的形状精度产生影响。本发明是采用仿真计算的方式,来获得汽车覆盖件的回弹量。对仿真计算结果中的零件厚度进行计算,获得汽车覆盖件零件冲压后的平均厚度,减去重力带来的变形量,获得汽车覆盖件零件的真实回弹量。

    一种汽车覆盖件焊缝反求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4666B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610368582.8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焊缝反求计算方法。不等厚度或者不同材料拼焊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焊缝线随着材料的塑性变形而不可避免的出现偏移,本发明提出的汽车覆盖件焊缝计算方法通过CAE仿真计算,获取成形后零件上的焊缝线的位置及形状,与零件设计的焊缝线进行比较,获取偏差值,并依此构建网格映射模型,应用优化技术反求计算出平板坯料的最佳焊缝线,使得成形后焊缝线相对设计焊缝线偏差最小,从而有效提高汽车覆盖件冲压质量。

    一种汽车覆盖件焊缝反求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466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68582.8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焊缝反求计算方法。不等厚度或者不同材料拼焊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焊缝线随着材料的塑性变形而不可避免的出现偏移,本发明提出的汽车覆盖件焊缝计算方法通过CAE仿真计算,获取成形后零件上的焊缝线的位置及形状,与零件设计的焊缝线进行比较,获取偏差值,并依此构建网格映射模型,应用优化技术反求计算出平板坯料的最佳焊缝线,使得成形后焊缝线相对设计焊缝线偏差最小,从而有效提高汽车覆盖件冲压质量。

    一种汽车覆盖件回弹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2176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67405.8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F17/5086 G06F221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回弹评测方法。回弹是汽车覆盖件冲压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现象,回弹量过大则会对汽车覆盖件的形状精度产生影响。本发明是采用仿真计算的方式,来获得汽车覆盖件的回弹量。对仿真计算结果中的零件厚度进行计算,获得汽车覆盖件零件冲压后的平均厚度,减去重力带来的变形量,获得汽车覆盖件零件的真实回弹量。

    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结构强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26629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510916285.8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结构强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冲压行程分解为刚体模具成形和可变形模具成形两个阶段,通过刚体模具成形仿真计算,将坯料冲压到接近零件形状,然后在此基础上应用可变形模具仿真计算,冲压获得零件的最终形状,同时获得凸模、凹模和压边圈的强度计算结果。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载荷映射计算,同时相比较直接采用可变形模具进行成形计算又可以大大节约计算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