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空气电池的正极催化剂、正极及锂-空气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7255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22925.1

    申请日:2025-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锂‑空气电池的正极催化剂、正极及锂‑空气电池。所述正极催化剂材料为一种异质结构材料,所述异质结构材料由一个或多个零价金属和至少一个金属氧化物构成,所述金属为Pd、Pt、Sn、Ti、V、Mn、Fe、Co、Ni、Cu、Zn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正极包括所述正极催化剂材料。所述锂‑空气电池包括所述正极。本发明所提供的正极催化剂材料能显著提高了电池的综合性能,表现出优异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高熵硫化物负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008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89021.4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硫化物负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高熵硫化物为FeNiCoCuLiSx,其中x=5.5‑6.5,其制备方法包括:将Fe、Ni、Co、Cu和Li的硝酸盐按1:1:1:1:1的摩尔比加入有机溶剂和模板剂甘油中进行混合溶解,对得到的混合溶液在150~170℃进行反应后并分散、离心,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与硫代乙酰胺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分散,其后在140~160℃反应,反应后再进行分散、离心,得到产物高熵硫化物。本发明所得高熵硫化物具有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高比容量和高倍率充放电性。

    用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基于绳驱动的内足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92516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910149422.8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基于绳驱动的内足机构,包括髋关节、大腿机构、膝关节和小腿机构,所述大腿机构包括大腿杆和用于固定大腿的大腿助力板,所述大腿助力板安装在大腿杆的内侧,所述小腿机构包括小腿杆和用于固定小腿的小腿助力板,所述小腿助力板安装在小腿杆的内侧,所述小腿助力板和大腿助力板均为弧形,所述大腿杆的上端通过髋关节与机架的腰部结构连接,所述大腿杆的下端通过膝关节与小腿杆的上端连接;所述膝关节包括大腿转轮、小腿转轮、两个弧形连接块、两根膝关节线绳和膝关节驱动电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基于绳驱动的内足机构,能够与人的步态协调一致,能够更好的实现人机之间的耦合。

    一种聚碳酸酯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原位固化制备方法及固态金属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1173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97744.5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碳酸酯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原位固化制备方法及固态金属电池。该制备方法为:(1)将VEC和APFB添加到反应容器中,混合后在室温下充分搅拌;(2)反应容器中再加入锂盐、交联剂和引发剂,继续搅拌得到预聚物前驱体溶液;(3)在无水无氧的手套箱中按照负极壳、弹簧垫片、垫片、金属负极、玻璃纤维隔膜、预聚物前驱体溶液、正极、正极壳的顺序组装固态金属电池,加热使预聚物前驱体溶液原位固化成聚碳酸酯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所述原位固化制备方法制得的固态金属电池。本发明方法简单、低成本,提高了聚合物电解质的耐高压能力和大电流密度下的循环能力,提升了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供能旋转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339033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84605.7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供能旋转传感器。自供能旋转传感模块和共轴锥齿轮驱动模块连接,自供能旋转传感模块包括上栅极摩擦电圆盘和下栅极摩擦电圆盘,共轴锥齿轮驱动模块包括内轴旋转部件、外轴旋转部件、主运动轴部件和支架,上栅极摩擦电圆盘与内轴旋转部件连接,下栅极摩擦电圆盘与外轴旋转部件连接,内轴旋转部件和外轴旋转部件均与主运动轴部件啮合,同时内轴旋转部件、外轴旋转部件、主运动轴部件安装于支架上。本发明实现了自驱动性能,电信号也可作为传感信号进行输出;输出的电信号频率和转速之间的灵敏度有提高,根据短路电荷的频率、短路电流的幅值和频率,可以判断当前的转速大小。

    基于仿人机械手装置的物体软硬识别和自适应抓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60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99135.5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人机械手装置的物体软硬识别和自适应抓取方法。实现物体软硬识别和自适应抓取的方法包括设置微型电动推杆的输出力;判断被抓物体的软硬;对被抓物体稳定抓取,装置包括支架、仿人机械手、传感模块、控制系统和驱动模块;仿人机械手固定于支架上,传感模块置于仿人机械手的手指上,驱动模块布置连接于仿人机械手的手掌背面,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传感模块电连接,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电连接。本发明的仿人机械手装置能够识别物体的软硬,并对不同软硬属性物体的自适应稳定抓取,且本发明的装置通过3D打印构建,并配备有各种感知传感模块,有望成为一种便携式的人工义肢或应用于服务机器人领域。

    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3172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0998990.5

    申请日:2019-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硅碳复合材料是以粒径尺寸介于1‑10um的碳球为载体,硅纳米颗粒在碳球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一定比例的氨基化硅纳米颗粒和甲阶段酚醛树脂分散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加入酸催化剂,在130‑180℃溶剂热反应2‑10h,得到硅/酚醛树脂球复合材料;2)步骤1)得到的硅/酚醛树脂球复合材料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的硅碳复合材料中硅能提供储锂容量,碳球则作为支撑骨架和导电网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首次库伦效率高,循环稳定性好。

    花状多级结构氧化锌支撑骨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91243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254798.3

    申请日:2012-07-20

    Inventor: 马淳安 陈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状多级结构氧化锌支撑骨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支撑骨架是一种原位生长在导电衬底材料上的多级结构氧化锌材料,所述多级结构氧化锌材料的形状是由树枝状氧化锌纳米线阵列构成的花状多级结构,所述的树枝状氧化锌纳米线阵列是具有wurtzite晶相结构、沿[001]晶向生长、生长方向各异的单晶氧化锌纳米线阵列材料。所述支撑骨架可用于制备一种复合硅基锂电池负极材料,其由所述支撑骨架和依次包覆在支撑骨架上的金属镍层和非晶硅层构成。本发明的花状多级结构氧化锌支撑骨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并且在倍率充放电工作条件下具有良好结构稳定性,其制得的复合硅基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充放电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