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9004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47000.9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洋马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其具备:多个发动机、以及在各发动机的废气的排气路径上设置的废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具有:壳体,其收纳用于对所述废气进行净化的净化催化剂;以及开口,其用于供所述净化催化剂进出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废气净化装置配置为:该废气净化装置的各自的开口面对同一空间,并且从该废气净化装置中的至少两个废气净化装置的所述开口通过而进行的作业的作业方向是相交叉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683519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480059188.5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洋马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66 , B01D53/9418 , B01D53/9431 , B01D2251/2067 , B01D2259/124 , B01D2259/4566 , F01N3/2892 , F01N13/087 , F01N2240/20 , F01N2410/00 , F01N2590/02 , F01N2610/02 , F01N2610/1453 , Y02T10/24
Abstract: 一种排出气体净化系统及具备它的船舶。本申请发明的排出气体净化系统,作为船舶(1)搭载用的发动机(25)的排气路径(30),具备与外部连通的主路径(31)、从主路径(31)的中途部分支的旁通路径(32)和使主路径(31)和旁通路径(32)的双方连通的复合壳体(33)。在复合壳体(33)内的主路径(31)侧收容选择催化剂还原装置(34、35)。在主路径(31)和旁通路径(32)的分支部(53),配置切换排出气体移动方向的路径切换构件(37、38)。在主路径(31)之中的路径切换构件(37)和复合壳体(33)之间,配置还原剂喷射体(61)。
-
公开(公告)号:CN1875185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480032089.4
申请日:2004-11-12
Applicant: 洋马株式会社
IPC: F02N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264 , F01N1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备增压器的多缸内燃机排气总管,能够防止增加燃油消耗和减少负荷施加时间。该发动机至少满足下列表达式之一,式中D是排气总管主管的直径,d是支管的直径,D1是支管连接到主管的连接处通路直径,R是支管光滑地连接到主管的连接处外周侧的半径,而r是其内周侧的半径。1.2≤(D/d)2≤2.5;0.8≤(d/de)2≤1.2;0.7≤(D/D1)2≤1.4;1.7≤R/r≤2.1。
-
公开(公告)号:CN11024911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780060481.7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洋马株式会社
Abstract: 废气净化装置(100)具有壳体(10)、SCR催化器(第1SCR催化器(25)以及第2SCR催化器(26))、第1倒流防止板(31)、以及第2倒流防止板(32)。壳体(10)形成催化路径(52)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旁通路径(53)的至少一部分。SCR催化器配置于催化路径(52),且对在该催化路径(52)流动的废气所含有的NOx进行选择还原。第1倒流防止板(31)防止废气从第2排气路径(54)向催化路径(52)倒流。
-
公开(公告)号:CN105658922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480058408.2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洋马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增压器的发动机,其无需进行带增压器的发动机的设计变更,就能得到用于排气净化装置的催化剂的活化所需的排气温度。带增压器的发动机(6)具备排气净化装置(50),将还原剂添加到发动机本体(40)的排气中,并通过催化剂还原排气中的氮氧化物,其特征在于,具备:供气旁通阀(70),能将经由供气管(28)从增压器(20)向发动机本体(40)供给的供气的一部分排出到供气管(28)的外部;以及控制装置(80),通过操作供气旁通阀(70),对从增压器20向发动机本体(40)供给的供气的供给量进行调整,从而控制排气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68351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59188.5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洋马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66 , B01D53/9418 , B01D53/9431 , B01D2251/2067 , B01D2259/124 , B01D2259/4566 , F01N3/2892 , F01N13/087 , F01N2240/20 , F01N2410/00 , F01N2590/02 , F01N2610/02 , F01N2610/1453 , Y02T10/24
Abstract: 一种排出气体净化系统及具备它的船舶。本申请发明的排出气体净化系统,作为船舶(1)搭载用的发动机(25)的排气路径(30),具备与外部连通的主路径(31)、从主路径(31)的中途部分支的旁通路径(32)和使主路径(31)和旁通路径(32)的双方连通的复合壳体(33)。在复合壳体(33)内的主路径(31)侧收容选择催化剂还原装置(34、35)。在主路径(31)和旁通路径(32)的分支部(53),配置切换排出气体移动方向的路径切换构件(37、38)。在主路径(31)之中的路径切换构件(37)和复合壳体(33)之间,配置还原剂喷射体(61)。
-
公开(公告)号:CN10539297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80033273.4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洋马株式会社
IPC: F02B37/00 , F01N13/10 , F02B37/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004 , F01N13/107 , F02B29/0412 , F02B37/013 , F02B37/025 , F02D13/0226 , F02D13/0269 , F02M26/22 , Y02T10/142 , Y02T10/144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紧凑结构的发动机。发动机(100)具有由高压增压器(20)和低压增压器(30)构成的二级增压器,高压增压器(20)以及低压增压器(30)分离配置于发动机主体(10)的长尺寸方向的齿轮箱侧和飞轮侧。连接高压增压器(20)和低压增压器(30)的吸气管(21C)以及排气管(22C)分离配置于发动机主体(10)的短尺寸方向的右侧和左侧。
-
公开(公告)号:CN105683523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59191.7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洋马株式会社
IPC: F02B37/00 , F02B37/013 , F02B6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013 , F01P11/08 , F02B37/004 , F02B37/025 , F02B61/04 , F02F7/006 , F02F2007/0063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发动机(25)的缸体(44)上表面角部而高刚性地组装排气管(51、52、66)和供气管(73)、并能够简化排气管(51、52、66)和供气管(73)的支承机构的发动机装置。在发动机(25)的废气排出路径中串联地配置第一增压器(56)和第二增压器(58)的发动机装置中,在发动机(25)的相对侧面分开配置第一增压器(56)和第二增压器(58),使发动机(25)与第一增压器(56)之间的上游侧排气管(51、52)、第一增压器(56)与第二增压器(58)之间的下游侧排气管(66)以及第一增压器(56)与第二增压器(58)之间的供气管(73)在发动机(25)上表面的缸盖罩(47)配置高度大致处于同一面地延伸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683522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59186.6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洋马株式会社
IPC: F02B37/00 , F02B37/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004 , F01N2590/02 , F02B37/013 , F02B67/10 , F02M26/08 , F02M26/09 , F02M26/32 , F02M35/10157 , F02M35/10268 , F02M35/165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第一增压器(56)和第二增压器(58)的支承构造并且能够简化发动机(25)的供气冷却构造的发动机装置。在发动机(25)的废气排出路径中串联地配置第一增压器(56)和第二增压器(58)的发动机装置中,具有在发动机(25)的一侧面配置第一增压器(56)和第二增压器(58)的构造,使第二增压器(58)靠近发动机(25)的一侧面地配置,并且使第一增压器56离开发动机25的一侧面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981118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80022932.5
申请日:2005-05-25
Applicant: 洋马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3/0696 , F02B23/0651 , F02B23/0669 , Y02T1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空载运行时可抑制黑烟浓度的同时在负载运行时抑制NOx和耗油率的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室形状。燃烧室(5)以凹陷状形成在活塞顶壁(3)上,而燃油以预定喷口角度α从燃油喷射阀的喷口(20)喷射到燃烧室(5)中,喷口的中心(O1)基本上位于汽缸中心线上。燃烧室(5)的壁面包括:圆锥状的山丘部(12),其位于燃烧室的中央部,并具有可使燃油喷雾不撞击于其上的倾角和外侧端直径D2;斜坡部(14),其以小于山丘部(12)的倾角的角度从山丘部(12)的外侧端向外下方倾斜,且燃油喷雾撞击于其上;以及托盘状部(15),其从斜坡部(14)的外周端以弧形形状耸起达到燃烧室的外周端,且燃油喷雾撞击于其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