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58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04878.7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大连公共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E01C11/26 , E01F11/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热能开发利用、桥梁工程、除冰融雪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能量桩主动式桥面除冰融雪系统的换热管检修和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包括能量桩主动式桥面除冰融雪联邦学习运维控制模型和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换热管检修装置;能量桩主动式桥面除冰融雪联邦学习运维控制模型初步判断做出报警定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换热管检修装置进行精细化修补作业;破损点通过自动修补剂或旋出内层管维修。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换热管检修装置包括双层智能换热管结构、微型磁电传感器、线缆收纳盘、数据自动采集仪和控制端。该发明实现能量桩主动式桥面除冰融雪系统的精细化控制管理和超前预警,精准定位和修补破损点,全局精准调控融雪系统,提高除冰融雪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04883.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公共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N5/01 , G06N20/10 , G06F18/27 , G06N3/09 , G06N3/098 , G06N3/096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热能开发与利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能量桩绿色低碳建筑设计方法。影响热致应力和换热效率的样本属性所起的作用相反,寻找同时应用于热致应力和换热效率对应的能量桩特征参数,输入至能量桩绿色低碳建筑设计联邦学习算法中,作为判断最优方案的阈值和依据。输入相同样本属性至能量桩换热效率的模拟退火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模型、能量桩热致应力的K近邻回归预测模型;选取换热效率和热致应力所对应的能量桩特征参数,建立能量桩绿色低碳建筑设计方法,最终确定机组设备、能量桩结构、建筑负荷。该发明具有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普适性强的优势,克服了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主观经验性,提高计算效率和设计结果的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0277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45969.2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使用者坐卧姿转换和搬运的多臂机器人,包括机械臂模块、躯干模块、行走底盘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机械臂模块至少包含3个机械臂,通过直线模组与躯干模块连接。所述躯干模块包括躯干本体以及直线模组,并通过螺栓与行走底盘模块连接。所述行走底盘模块包括多组全向轮和可伸缩配重。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驱动模块、操作模块、信息采集模块、运动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预警模块。上述多臂机器人,可以实现使用者在手术台、病床和轮椅三者之间的转运,也可以用于病患的辅助盥洗,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02778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545969.2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使用者坐卧姿转换和搬运的多臂机器人,包括机械臂模块、躯干模块、行走底盘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机械臂模块至少包含3个机械臂,通过直线模组与躯干模块连接。所述躯干模块包括躯干本体以及直线模组,并通过螺栓与行走底盘模块连接。所述行走底盘模块包括多组全向轮和可伸缩配重。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驱动模块、操作模块、信息采集模块、运动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预警模块。上述多臂机器人,可以实现使用者在手术台、病床和轮椅三者之间的转运,也可以用于病患的辅助盥洗,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586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07568.4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臂运动规划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和深度强化学习多机械臂运动规划方法,针对深度强化学习在多机械臂系统中,前期奖励稀疏,训练速度较慢,难以学习到有效策略的特点,本发明提出了改进的动态人工势场专家演示方案,通过在训练过程中,添加随着训练进程动态改变的人工势场奖励函数和动态人工势场专家演示机制,使得机械臂在前期的训练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并获得更多的正样本,在后期训练中辅助机械臂到达高精度目标,进而加快机械臂的学习速度。训练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构建仿真环境,对多机械臂路径规划任务进行描述和建模,生成训练样本,执行训练任务并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动态调整专家数据,经验收集和策略更新。相比于传统方法,本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短的训练时间以及更高的精度,尤其是具有更快的前期收敛速度和较高的拟合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5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07511.8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20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满足复杂约束的自动排课算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清洗:针对需求筛选出此次排课需要排课的课程,并进行相应的数据检查,确保数据无误以确保此问题有解;划分课程组:将课程进行划分,划分成一定数量的课程组,设计多阶段0‑1规划模型;模型求解:分为多个阶段,每阶段求解采用求解器进行求解,将上阶段求解的结果当作批外数据读入数据结构,与此阶段要排课的课程之间形成约束,使每阶段之间互不影响。该算法可对大规模排课问题进行求解,且可以实现每门课程可以选择任意时间和任意满足课程容量约束的教室,对于大规模的排课问题给出了一个表现优异的算法,即使问题规模很大,依然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17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190236.2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车载无线传感器网络自供能系统及工作方法,其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自供能系统包括能量供给与发射系统和传感器网络耗能系统;能量供给和发射系统将车辆中的热能和动能转换为电能并定向地发射给接收端,传感器网络耗能系统将能量接收后,进行整流、稳压后输出直流电,用来驱动低功耗传感器和MCU。该系统将车辆行驶的动能以及电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节省了智能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无线能量传输采用磁耦合谐振技术,传输距离满足汽车的需求、效率高、功率大;同时利用NRF2401和电压频率转换芯片配合谐振补偿电路对接收端谐振频率进行校正,使传输效率最大化;该系统实现了传感器网络的自供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93417.2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分布式多AGV任务分配方法,属于多目标优化与任务分配领域。本发明提出基于最小化平均执行时间的目标函数,利用基于CBBA算法改良的MinEx算法进行求解。接着提出基于最大化任务数量的目标函数,利用基于MinEx算法而提出的MaxNum算法进行求解。将MinEx算法与MaxNum算法各自生成的一定数目的解作为MuEv算法的两个初始种群,并利用双目标优化的方式来通过一定的权重占比设置优化偏好,实现对最小化平均执行时间与最大化执行任务的两个优化目标进行综合求解。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双重优化目标的前提下,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成功率和更好的效果来完成多AGV的任务分配,并满足全部的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0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39426.9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大连研究院 , 大连空天动力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9/50 , G06F9/54 , G06N3/126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并行混合差分进化算法的涡扇发动机模型求解方法,先利用DE对大范围的工况进行寻优,求解至发动机实际工作范围附近,减少了模型求解对初始条件选取的限制,同时融合N‑R,实现算法在实际工况附近能够快速收敛,提高模型求解效率,再利用CUDA并行DE算法,并行过程全权交由GPU执行,在单个Block中实现,进一步加快了模型求解速度。本发明针对涡扇发动机模型求解过程中初始点选取与实际工况偏离较大造成的迭代不收敛问题,可实现涡扇发动机模型的求解,有效扩宽发动机工作点求解范围,并行算法能在不牺牲精度的条件下取得时间效益,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77805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054018.6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现场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针对工业控制系统攻击的双级检测方法:分布式的传感器网络进行数据实时采集,分别传输给工控系统PLC与独立的嵌入式攻击检测系统,PLC将收到的数据上传到SCADA系统,SCADA系统在对数据归类统计后也传送到嵌入式攻击检测系统;在检测投运前,嵌入式攻击检测系统直接读取传感器量测数据,提炼传感器正常运行的数据关联关系与概率分布特征,完成健康数据模型存储;在检测投运后,第一级对比传感器直采数据与SCADA统计数据判断SCADA系统受攻击情况;第二级对比实时在线统计的传感器直采数据特征与健康数据模型判断传感器受攻击情况。本发明有效的提高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