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4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207372.6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36 , G01N27/327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土霉素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水相合成法将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带隙窄等优点的Bi2S3与CN相复合构筑新型高性能光敏复合材料‑直接Z型异质结,实现光电信号放大机制;进一步引入土霉素适配体,实现土霉素与适配体特异性识别,从而构建得到高性能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实现对土霉素的特异性检测,该传感器在0.001~1000nM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检出限为0.6pM。本发明构建的光电生物传感器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为检测土霉素提供良好的传感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255029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1500147.9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60W30/165 , B60W40/105 , B60W10/08 , B60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电机能耗的能量最优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在传统的自适应巡航控制器中引入电机能耗作为经济性评价指标,同时建立表征跟踪性评价指标、舒适性评价指标和安全性约束条件,基于自适应权重参数以综合考虑上述各性能指标并适应不同行驶工况下的性能需求,构造待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求出最优转矩,经执行机构作用至受控车辆,完成受控车辆的跟驰行驶,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本发明在对能量最优自适应巡航控制器设计时考虑了前车加速度扰动,使得受控车辆及时采取加减速等措施来跟踪前车行驶状态的变化,从而提高车辆的速度跟踪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617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834539.7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萤火虫群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估算电池SOC的方法,属于电动汽车电池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为:获取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和外部特性数据,对外部特性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萤火虫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优化内容包括最优隐含层神经元个数、权值和阈值,将最优隐含层的权值和阈值作为待优化参数基于萤火虫群算法迭代求解,用最优位置点对应的权值和阈值更新BP神经网络;最后,通过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估算电池的SOC。本发明能动态地对电池SOC进行预测,即在不同电池状态下都能实现对锂电池SOC的精确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13306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72318.8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功能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钼酸铋/硼氮掺杂石墨烯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具体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钼酸铋纳米粒子负载硼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片,基于该光电功能材料构建光电化学传感器。制备的钼酸铋/硼氮掺杂石墨烯光电功能材料展现了优异的光电性能,构建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应用于生命分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486733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815581.9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镂空状碘化氧铋/氮杂石墨烯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用途,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氮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溶液的步骤;步骤2、将Bi(NO3)3·5H2O溶于乙二醇中,超声混匀,得到混合液A;步骤3、将KI溶于乙二醇中,超声混匀,得到混合液B;步骤4、将所述混合液A缓慢滴入混合液B中,并不断搅拌,逐渐形成泥浆状悬浊液C;步骤5、取步骤1制备的N‑GQDs溶液缓慢滴入悬浊液C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D;步骤6、将混合液D移至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恒温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合成的沉淀物洗涤,干燥,即得镂空状BiOI/N‑GQDs微球。本发明合成的BiOI/N‑GQDs微球具有较好的光电化学活性,在光催化、光电化学领域等应用领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6157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22475.1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学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合成Fe3O4 @ SiO2 – MPS;再混合加入乙腈超声分散后,加入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偶氮二异丁腈,混合后油浴加热;再蒸馏得到部分乙腈,停止反应;得到的产物用磁铁分离,并乙醇和水反复洗涤;而后放在真空干燥箱内干燥得到产物;并将其用于纤维素酶的固定化;本发明合成的磁性复合微球具有超顺磁性能,对纤维素酶的固定化可以提高其酶活恢复能力及热稳定性能,实现对纤维素酶的热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486733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15581.9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镂空状碘化氧铋/氮杂石墨烯量子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用途,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氮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溶液的步骤;步骤2、将Bi(NO3)3·5H2O溶于乙二醇中,超声混匀,得到混合液A;步骤3、将KI溶于乙二醇中,超声混匀,得到混合液B;步骤4、将所述混合液A缓慢滴入混合液B中,并不断搅拌,逐渐形成泥浆状悬浊液C;步骤5、取步骤1制备的N-GQDs溶液缓慢滴入悬浊液C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D;步骤6、将混合液D移至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恒温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合成的沉淀物洗涤,干燥,即得镂空状BiOI/N-GQDs微球。本发明合成的BiOI/N-GQDs微球具有较好的光电化学活性,在光催化、光电化学领域等应用领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24777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91030.0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327 , B82Y30/00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7 , B82Y30/00 , B82Y40/00 , G01N27/32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磁控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同时检测两种霉菌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金纳米粒子包覆的Fe3O4微球的水分散液的制备;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溶液和水溶性硫化铅量子点溶液的制备;单分散硅烷化SiO2纳米粒子水分散液的制备;碲化镉量子点包覆的SiO2纳米球分散液和硫化铅量子点包覆的SiO2纳米球分散液的制备;MB-aptamer1和MB-aptamer2捕获探针的制备;适配体1的互补链与SiO2@PbS偶联得到cDNA1-SiO2@PbS以及适配体2的互补链与SiO2@CdTe偶联得到cDNA2-SiO2@CdTe纳米生物探针的制备;MB-aptamer1/DNA1-SiO2@PbS和MB-aptamer2/DNA2-SiO2@CdTe纳米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传感器的构建及样品的检测。本发明使用的丝网印刷电极结构简单,加工方法简便、成本低,具有检测方法操作方便、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3058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549180.4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灵敏检测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的方法,属于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首先,以氧化石墨和Cd(NO3)2、Zn(NO3)2为起始原料,H2S气体为硫源和还原剂,原位制备Cd0.5Zn0.5S-rGO纳米复合物;然后,采用滴涂和物理吸附依次将Cd0.5Zn0.5S-rGO和乙酰胆碱酯酶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最后,基于Cd0.5Zn0.5S-rGO良好的光电化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构建光电化学传感界面应用于有机磷农药的快速、灵敏检测。本发明所提出的光电化学与酶传感耦合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毒死蜱的灵敏检测,且该方法所需样品少,检测时间短,且灵敏度较高,适用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3630587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49180.4
申请日:2013-11-0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灵敏检测有机磷农药毒死蜱的方法,属于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首先,以氧化石墨和Cd(NO3)2、Zn(NO3)2为起始原料,H2S气体为硫源和还原剂,原位制备Cd0.5Zn0.5S-rGO纳米复合物;然后,采用滴涂和物理吸附依次将Cd0.5Zn0.5S-rGO和乙酰胆碱酯酶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最后,基于Cd0.5Zn0.5S-rGO良好的光电化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构建光电化学传感界面应用于有机磷农药的快速、灵敏检测。本发明所提出的光电化学与酶传感耦合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毒死蜱的灵敏检测,且该方法所需样品少,检测时间短,且灵敏度较高,适用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