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9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07904.X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区垃圾中转站厨余垃圾预处理装置,涉及家庭的或类似的垃圾的收集或清除技术领域。一种生活区垃圾中转站厨余垃圾预处理装置,通过两个厨余垃圾粉碎辊、两个厨余垃圾清理刷、两个齿轮、两个击打拨板和两个振动板配合下,使得两个厨余垃圾粉碎辊在对厨余垃圾粉碎箱内的厨余垃圾进行粉碎处理的同时,两个击打拨板会对两个振动板进行击打,从而使两个厨余垃圾清理刷会在对应四个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产生小幅度振动,进而便于两个厨余垃圾清理刷能够对两个厨余垃圾粉碎辊外表面上粘附的垃圾进行清理,避免了两个厨余垃圾粉碎辊因厨余垃圾的粘附、缠绕等问题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进一步提高了对厨余垃圾处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53707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223794.1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光栅传感阵列连续植入拉挤成型复合材料的系统,包括下部拉挤系统,下部拉挤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纱架、纤维导向器、树脂浸渍装置、纤维张力分配器、预成型模具、加热成型模具、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还包括上部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置入系统,上部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置入系统包括用于缠绕已刻栅光纤的光缆盘和用于将光缆盘上的已刻栅光纤导出的光纤导轮系统;纱架、纤维导向器、树脂浸渍装置和纤维张力分配器仅用于纤维材料的处理,光纤导轮系统用于将已刻栅光纤输出到纤维张力分配器与预成型模具之间。本发明通过增加上部光纤光栅传感阵列置入系统,已刻栅光纤在纤维材料浸胶和张力分配之后加入,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5091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11496.2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双金属硼化物的碱性水溶液电解质体系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为非晶态的纳米球形颗粒,其中镍钴元素与硼元素形成双金属硼化物Co-Ni-B。上述复合双金属硼化物的碱性水溶液电解质体系电池正极材料可作为碱性水溶液电解质体系电池正极的应用,具体应用方法为,将复合双金属硼化物的碱性水溶液电解质体系电池正极材料作活性组分,制成电极,然后将其作为正极使用。具有优异的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64463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136942.6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17D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管道泄漏、腐蚀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分光系统、解调系统、控制系统和固定在长直管道外壁上和弯管处外壁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固定在长直管道外壁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均只有一个光纤光栅并且沿轴向等距排布、通过测得管道环向应变的变化情况来判断长直管道是否泄漏、找到泄漏位置、获取均匀腐蚀情况,固定在弯管处外壁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上均设有多个光纤光栅并且同一光纤光栅传感器上的光纤光栅沿周向均匀排布、通过测得局部环向应变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弯管处的非均匀腐蚀情况。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监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412153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47766.3
申请日:2002-11-2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C04B35/515 , C04B35/547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一种电子传导型半导体陶瓷制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材料组成为Bi2Te3、Sb2Te3、Sb2Se3、SbI3。将上述组成的各种成份按设定的比例混合后,采用陶瓷加工技术制备半导体陶瓷制冷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证明:可制备出与单晶半导体制冷材料性能相当的电子传导型(N型)半导体陶瓷制冷材料,其主要性能达到N型半导体陶瓷标准:塞贝克系数:225μV/K,电导率:910Ω-1·cm-1,热导率:14.0mW/cm·K,优值系数:3.30×10-3K-1。本发明制法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可应用在科学研究、军事、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大规模集成线路、光敏器件、功率元件、高频晶体管、电子仪器等元件和设备的冷却方面具有较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4133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8366.8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光纤研磨方法及研磨加工装置,其中光纤FP传感器在所设计的光纤夹持机构的夹持下,通过三轴位移机构和研磨盘带动位移,进行光纤的研磨工作,以上位机对三轴位移机构和研磨盘进行电性控制,并在研磨过程中,以宽带光源、光学环形器和光谱仪组成解调系统,以检测光纤光谱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通过解调算法对研磨厚度实时监测,并与三轴位移机构和研磨盘通过硬件模块建立通讯,之后根据研磨厚度检测信息控制三轴位移机构和研磨盘的动作。本方法利用解调算法,通过光谱信号检测技术,实现了研磨过程中的腔长厚度的在线监测,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343264.8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R35/04 , G06F16/2458 , G06N2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和数据双驱动的CVT误差测量方法,通过获取实时CVT环境因素监测数据和实时CVT计量监测数据;构建计量误差机理模型,并基于计量误差机理模型对所述实时CVT计量监测数据进行计量误差分析确定理想计量误差;获取训练完备的误差集成模型,基于所述训练完备的误差集成模型对所述实时CVT环境因素监测数据进行附加计量误差预测确定目标附加计量误差;根据目标计量附加误差以及机理计量误差确定CVT实际计量误差。本发明通过计量误差机理模型和误差集成模型测量CVT的实际计量误差,从模型和数据驱动测量增强了测量值的准确性,实现CVT实际计量误差的精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73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367187.4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山市精量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高固有频率的二维FBG加速度计,包括有基底、敏感结构和质量块,所述敏感结构为柔性铰链结构;在质量块外周的基底上设有两第一固定支架、两第二固定支架,并在其顶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导纤槽和第二导纤槽,且在质量块的顶部开设有两段互相垂直的第三导纤槽和第四导纤槽,沿第三导纤槽和两第一导纤槽内粘贴有一光纤布拉格光栅,沿第四导纤槽和两第二导纤槽内粘贴有一光纤布拉格光栅。本发明为抛物线型柔性铰链作为敏感结构的二维加速度计,可增大其灵敏度并减小其体积,从而实现提高固有频率,且由于两根光纤布拉格光栅相互垂直,从而满足监测两个方向振动信号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706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1031949.3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筛选性能优化的热电材料的方法,首次采用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技术制备多元硫族化合物体系扩散偶,获得组成、微结构丰富的块体材料样品库;再结合EPMA(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FE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PSM(电导率‑塞贝克系数扫描探针显微镜)等表征技术,探究样品库的组成、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关系,从而高通量筛选出具有特殊组成及微结构的高性能热电材料。该方法有效提高了试验获得信息的密度和效率,显著降低了实验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成本,可高效探索出性能优异的热电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705854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133285.X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nventor: 梁磊 , 王慧 , 许儒泉 , 冯坤 , 徐刚 , 张健 , 吴慧峰 , 李东旭 , 曹珊 , 仇磊 , 涂彬 , 段细云 , 蔡彦璞 , 王仁亮 , 罗玉文 , 王永皎 , 夏竹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管道纵向裂纹检测装置及方法,在管道外壁周向设置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包括一根光纤和在光纤上等距分布的光纤光栅,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预拉伸后通过磁铁夹紧固定在管道外壁上,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将各个光纤光栅测量到的局部环向应变解调后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有纵向裂纹的管道的环向应变以裂纹为中心呈对称分布,裂纹处的局部环向应变最小,靠近裂纹的一段区域内,局部环向应变随与裂纹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远离裂纹的区域内,局部环向应变趋近于一个常数,数据处理系统根据环向应变的变化情况找到最小的局部环向应变从而确定管道纵向裂纹的位置。本发明实现了裂纹的准确定位、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便于拆卸和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