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焊点弯振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59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0972103.7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焊点弯振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电路板、底座、刻度尺、电池模块、挤压机构、第一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振动机构、弯曲位移测量机构;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相互对称设在底座上;挤压机构固定在底座的一端与第二夹紧机构传动连接;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振动机构、电路板和弯曲位移测量机构,振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连接,电路板固定在两个夹紧机构之间,弯曲位移测量机构通过螺杆与两个夹紧机构连接;刻度尺设在底座上表面,用于测量两个夹紧机构之间的距离;电池模块固定在底座上通过导线与振动机构连接。该装置能精准的夹紧被测产品,测量更加精准。

    一种线路板钎料层扭热耦合应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29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856126.4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板钎料层扭热耦合应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工作台、扭转固定机构、扭转挤压机构、线路板加热机构;扭转固定机构架设在工作台上与工作台上的圆柱滑杆滑动连接;线路板设在扭转固定机构上且线路板的一端被扭转固定机构固定,扭转挤压机构固定在线路板另一端的工作台支撑架上,扭转挤压机构对线路板上下表面施加挤压使线路板产生扭转变形;线路板加热机构固定在线路板一侧的工作台上对线路板进行加热;线路板钎料层的温度值通过热电偶测温仪测得;线路板的钎料通过电阻应变仪测得,测得的温度值和电阻值传输至微型计算机及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后,得到线路板钎料层的扭热耦应力值,从而实现线路板钎料层扭热性能的测试。

    一种芯片底部填充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5887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111092223.1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底部填充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一端设有传动机构,另一端设有充胶工作台,充胶工作台的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充胶工作台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机构连接,在升降机构与传动机构之间的底座是还设有支撑挡板,充胶针设在充胶工作台的上方通过伸缩机构与支撑挡板连接,传动机构为升降机构提供动力使升降机构推动充胶工作台的升降。该装置充胶均匀,利用填充胶的自身重力,加快的底部填充胶的流动速率,进而提高芯片的填充效率,采用排列式的充胶针头,提高了充胶的连续性,降低气泡与空洞的产生。

    一种芯片底部填充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5887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1092223.1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底部填充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一端设有传动机构,另一端设有充胶工作台,充胶工作台的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充胶工作台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升降机构连接,在升降机构与传动机构之间的底座是还设有支撑挡板,充胶针设在充胶工作台的上方通过伸缩机构与支撑挡板连接,传动机构为升降机构提供动力使升降机构推动充胶工作台的升降。该装置充胶均匀,利用填充胶的自身重力,加快的底部填充胶的流动速率,进而提高芯片的填充效率,采用排列式的充胶针头,提高了充胶的连续性,降低气泡与空洞的产生。

    一种电路板焊点弯振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9591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72103.7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焊点弯振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电路板、底座、刻度尺、电池模块、挤压机构、第一夹紧机构、第二夹紧机构、振动机构、弯曲位移测量机构;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相互对称设在底座上;挤压机构固定在底座的一端与第二夹紧机构传动连接;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振动机构、电路板和弯曲位移测量机构,振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连接,电路板固定在两个夹紧机构之间,弯曲位移测量机构通过螺杆与两个夹紧机构连接;刻度尺设在底座上表面,用于测量两个夹紧机构之间的距离;电池模块固定在底座上通过导线与振动机构连接。该装置能精准的夹紧被测产品,测量更加精准。

    一种基于RFID的AGV智能识别运转车

    公开(公告)号:CN11157311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0545059.4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AGV智能识别运转车,包括车体底座,车体底座上设有车载存货架和龙门型直线模组,龙门直线模组包括两个Z向同步带直线模组、转轴、第一电机、两个联轴器;两个Z向同步带直线模组竖直固定在车体底座上,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与两个Z向同步带直线模组顶部连接,第一电机设在转轴的一端;Z向同步带直线模组上设有第一滑块;Y向同步带直线模组通过第一滑块与Z向同步带直线模组连接;Y向同步带直线模组上设有第二滑块,Y向同步带直线模组的一端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滑块上设有旋转台,旋转台上设有取货机构,取货机构上设有RFID识别装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旋转台与控制系统连接;该转运车提高了货物运转速率。

    一种电路板焊点反复弯曲与振动耦合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36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156257.8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焊点反复弯曲与振动耦合应力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振动平台、耦合应力测试机构、动态应变仪和计算机;待测电路板设在耦合应力测试机构上,耦合应力测试机构水平固定在振动平台上,振动平台与振动控制系统连接,通过功率放大器将振动控制系统的小信号放大,输出一定电压与电流的大信号,供振动平台使用;待测电路板固定设在耦合应力测试机构上,待测电路板上的焊点粘贴应变片,应变片通过电路与动态应变仪连接,动态应变仪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耦合应力测试机构上的反复弯曲机构和振动平台对待测电路板施加反复弯曲和振动,从而实现反复弯曲与振动耦合应力的测量。

    一种线路板钎料层扭热耦合应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296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56126.4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板钎料层扭热耦合应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工作台、扭转固定机构、扭转挤压机构、线路板加热机构;扭转固定机构架设在工作台上与工作台上的圆柱滑杆滑动连接;线路板设在扭转固定机构上且线路板的一端被扭转固定机构固定,扭转挤压机构固定在线路板另一端的工作台支撑架上,扭转挤压机构对线路板上下表面施加挤压使线路板产生扭转变形;线路板加热机构固定在线路板一侧的工作台上对线路板进行加热;线路板钎料层的温度值通过热电偶测温仪测得;线路板的钎料通过电阻应变仪测得,测得的温度值和电阻值传输至微型计算机及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后,得到线路板钎料层的扭热耦应力值,从而实现线路板钎料层扭热性能的测试。

    一种优化微尺度CSP焊点弯振耦合应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5018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82821.8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微尺度CSP焊点弯振耦合应力的方法,包括:基于ANSYS软件建立微尺度CSP焊点的仿真模型,获取焊点的弯振耦合应力值并确定影响该应力值的各项因数(焊点直径、焊盘直径和焊点高度),以焊点弯振耦合应力为目标,各项因数取3个水平值设计17组不同水平组合的焊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焊点弯振耦合应力与焊点结构参数的回归方程并结合粒子群算法对焊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焊点弯振耦合应力最优参数组合,进而通过ANSYS仿真软件验证优化结果的准确性。该方法计算简单,性能优良,对其它焊点互联结构优化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种电路板焊点反复弯曲与振动耦合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369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1156257.8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焊点反复弯曲与振动耦合应力测试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振动平台、耦合应力测试机构、动态应变仪和计算机;待测电路板设在耦合应力测试机构上,耦合应力测试机构水平固定在振动平台上,振动平台与振动控制系统连接,通过功率放大器将振动控制系统的小信号放大,输出一定电压与电流的大信号,供振动平台使用;待测电路板固定设在耦合应力测试机构上,待测电路板上的焊点粘贴应变片,应变片通过电路与动态应变仪连接,动态应变仪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耦合应力测试机构上的反复弯曲机构和振动平台对待测电路板施加反复弯曲和振动,从而实现反复弯曲与振动耦合应力的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