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双模板更新的单目标跟踪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38745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0095816.1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动态双模板更新的单目标跟踪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读取视频序列;步骤20、读取视频序列的第一帧图像及其标注数据,进行初始化模板得到模板图像;步骤30、读取下一帧图像,处理为搜索区域图像;步骤40、将所述模板图像和所述搜索区域图像同时送入预设强特征提取网络,分别获得模板特征图和搜索区域特征图;步骤50、对所述模板特征图和搜索区域特征图进行相似度匹配计算,输出相似度得分响应图,得到初步跟踪预测结果。本发明动态双模板更新的单目标跟踪方法,为一种结合强特征提取网络和动态双模板更新策略的目标跟踪方法,当所跟踪的目标所在的视频序列较为复杂时,仍然有较高精确率和鲁棒性跟踪。

    一种适用于BOC(kn,n)信号的副峰消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55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39424.3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卫星导航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BOC(kn,n)信号的副峰消除方法,基于拆分重构思想,通过对信号进行拆分,从而实现对信号自相关函数的拆分,得到2k个子相关函数,将这2k个子相关函数分为两组,利用子相关函数之间平移与峰值相等的特性,设计重构规则,将第一组第一个子相关函数与第二组子相关函数分别进行非线性运算,第二组最后一个子相关函数分别与第一组子相关函数进行非线性运算,得到的两个运算结果R1与R2存在对称特性,再次对其进行运算,得到最终重构相关函数,完全消除BOC(kn,n)信号副峰,并保留窄的相关主峰,使调制信号的跟踪定位精度更高,抗多径能力更强。

    一种基于早期时钟树综合的时序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9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34275.1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芯片后端时序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早期时钟树综合的时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常规时钟树综合数据准备;S2、根据S1的数据创建早期时钟树综合约束文件;S3、根据S1的数据自动生成时钟树延迟调整信息;S4、根据S3的延迟调整信息约束执行早期时钟树综合;S5、根据S4中数据创建时钟树综合约束文件;S6、将S5创建的时钟树综合约束文件导入带有早期时钟树信息数据的时钟树综合约束文件完成时钟树综合,然后执行后续布线流程和静态时序分析。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时钟树调整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并提高了芯片设计的自动化程度,使得芯片物理设计达到更好的时序优化结果,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DDMA-MIMO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6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38753.1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DMA‑MIMO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无空带的DDMA波形相位偏移设计;S2、获取毫米波雷达原始ADC数据,并在距离和多普勒维度做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RD频谱;S3、对RD频谱在多普勒维度压缩后,再使用恒虚警检测算法检测目标的距离分布,接着在每个子区进行峰值搜索,得到目标的多普勒分布;S4、对每个子区对于的通道数据进行相位补偿,使用数字波束形成算法进行角度估计;S5、根据最大响应增益来判断第一个发射天线的位置,从而实现速度解模糊。本发明可以解决DDMA在实现更多发射通道分离时,由于DDMA子区多峰值导致测速模糊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倒置GPS结构的双载波伪卫星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332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0400360.0

    申请日:2021-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倒置GPS结构的双载波伪卫星定位方法,通过将所述目标端放置于定位目标上实时对外发射信号,各个所述监测端置于不同的位置对所述目标端发射的信号进行捕获跟踪,并将获取的载波相位观测量传送给主控端,由所述主控端完成最后的数据处理,通过载波相位差计算出目标位置,仅通过一个目标端发射信号,不需要考虑多颗伪卫星之间的时间同步问题,同时监控端时钟由主控端提供,简化了计算,并且采用时分多址来发射双载波信号,能有效的计算出整周模糊度,提高定位结果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被动定位使用伪卫星定位系统结构复杂和精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授时压控技术应用于隧道的时间同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8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072422.4

    申请日:2022-0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时间同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授时压控技术应用于隧道的时间同步方法,基于授时压控技术,通过在隧道口两端分别布设一台授时型接收机,并将定位后输出的标准秒脉冲分别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再通过滑动平均滤波和离散增量式PID算法,实现了对标准秒脉冲的快速跟踪,使本地晶振保持较高的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利用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的方法,解决了光纤传输秒脉冲信号的延时精度问题以及光纤受温度等环境因素变化后对信号延迟影响的问题,解决了传统方式授时精度低、组建系统复杂、信号受严重遮挡而无法授时的问题。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形变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49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11691.4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的形变监测方法及系统,针对目前的形变监测系统中的存在的延时问题、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首先使用消息中间件来完成整个系统中的所有的数据传输功能,再使用微服务架构结合容器化部署思想,并结合多节点部署方法,使得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在数据高并发的情况时,自动的新建节点来对数据进行处理,针对数据存储方面,使用了多元数据同步存储思想,起到容灾的作用,从而解决现有的形变监测系统存在的数据传输的时延过长以及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吞吐量低且数据丢失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