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959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19524.5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8/30 , H01M8/04313 , H01M8/04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备用电源的监控装置和轨道交通氢燃料列车,氢燃料备用电源的监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冗余设计的采样模块,其中一个采样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其他采样模块处于备用状态;监控模块,与每个采样模块相连,用于若监测到处于运行状态的采样模块出现故障,控制处于备用状态的采样模块中的一个采样模块切换至运行状态;输出模块,与监控模块相连,用于接入轨道交通氢燃料列车的列车网络系统,以实现监控模块与列车网络系统的数据交互。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不间断地对氢燃料备用电源的监控,提高对氢燃料备用电源进行监控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75318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176735.X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P19/00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本发明的蓄电池包安装或维护工装包括蓄电池包三角支撑架、蓄电池包安装滑轨、蓄电池包维护拉手及蓄电池包维护拉杆,其中,电池包三角支撑架,其与蓄电池系统框架活动连接,以作为蓄电池包在安装或维护时主要的承载件;蓄电池包安装滑轨,其上固定有蓄电池安装包,用于实现蓄电池包的推拉;蓄电池包维护拉手,其固定在所述蓄电池包安装滑轨的端部;蓄电池包维护拉杆,其一端穿过所述蓄电池维护拉手,并与所述蓄电池包三角支撑架转动连接。本发明的蓄电池包安装或维护工装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只需1~2人就能完成蓄电池系统的安装或维护,无需采用大型举升机或叉车等机械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895922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019524.5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8/30 , H01M8/04313 , H01M8/04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燃料备用电源的监控装置和轨道交通氢燃料列车,氢燃料备用电源的监控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冗余设计的采样模块,其中一个采样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其他采样模块处于备用状态;监控模块,与每个采样模块相连,用于若监测到处于运行状态的采样模块出现故障,控制处于备用状态的采样模块中的一个采样模块切换至运行状态;输出模块,与监控模块相连,用于接入轨道交通氢燃料列车的列车网络系统,以实现监控模块与列车网络系统的数据交互。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不间断地对氢燃料备用电源的监控,提高对氢燃料备用电源进行监控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8736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911079662.1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蓄电池系统、充电系统和充电方法,该蓄电池系统包括:蓄电池;降压斩波电路,包括:斩波模块,用于对蓄电池系统的输入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并将降压后的电压作为充电电压输出给蓄电池;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斩波模块的输出电压;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斩波模块的输出电流;驱动保护模块,用于向开关管提供开关驱动信号;控制器,用于当蓄电池系统的输入电压大于预设充电电压时或蓄电池系统的输入电流大于预设充电电流时,调整斩波模块中开关管的脉冲占空比,以使斩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充电电压且输出的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预设充电电流。本实施例可以自适应的调整输入电压以适应蓄电池不同的充电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493782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0710605.4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50/574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单元和电池系统,集成式电池系统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包括多个串并联连接的电芯的电池箱;与电池箱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采集电池箱的运行参数以及进行状态参数估计,并下发控制指令;高压配电箱,与电池箱以及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用于根据电池管理系统传输的控制指令控制电池箱与主电路的通断,控制集成式电池系统单元的投入与切除;热管理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箱连接,用于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实时获取电池箱中各电芯的温度,并根据温度对电池箱中的电芯进行温度调节。本发明能够通过集成化减小系统占用空间,可灵活接入或从电池系统切除,不影响其他集成式电池系统单元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12033.3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50/5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系统单元以及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第一主控、第二主控和多个从控制器;多个从控制器分别与一个电池系统单元中的多个电池箱连接,用于采集电池箱中各电芯单体的状态信息,并根据状态信息对各电芯单体进行均衡控制;第一主控与从控制器以及连接电池箱与电池系统单元主回路的接触器连接,用于接收状态信息并进行状态参数估计,并在电池系统单元异常且第二主控无响应时下发第一断开指令至接触器;第二主控与第一主控以及连接电池箱与电池系统单元主回路的接触器连接,用于根据第一主控传输的状态信息对各电池箱进行运行监控。本发明具备冗余安全控制,能够在主控失效时正常切断主回路接触器。
-
公开(公告)号:CN114937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710605.4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50/574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5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电池系统单元和电池系统,集成式电池系统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包括多个串并联连接的电芯的电池箱;与电池箱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采集电池箱的运行参数以及进行状态参数估计,并下发控制指令;高压配电箱,与电池箱以及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用于根据电池管理系统传输的控制指令控制电池箱与主电路的通断,控制集成式电池系统单元的投入与切除;热管理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箱连接,用于与电池管理系统通信实时获取电池箱中各电芯的温度,并根据温度对电池箱中的电芯进行温度调节。本发明能够通过集成化减小系统占用空间,可灵活接入或从电池系统切除,不影响其他集成式电池系统单元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7531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6735.X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P19/00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本发明的蓄电池包安装或维护工装包括蓄电池包三角支撑架、蓄电池包安装滑轨、蓄电池包维护拉手及蓄电池包维护拉杆,其中,电池包三角支撑架,其与蓄电池系统框架活动连接,以作为蓄电池包在安装或维护时主要的承载件;蓄电池包安装滑轨,其上固定有蓄电池安装包,用于实现蓄电池包的推拉;蓄电池包维护拉手,其固定在所述蓄电池包安装滑轨的端部;蓄电池包维护拉杆,其一端穿过所述蓄电池维护拉手,并与所述蓄电池包三角支撑架转动连接。本发明的蓄电池包安装或维护工装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只需1~2人就能完成蓄电池系统的安装或维护,无需采用大型举升机或叉车等机械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952182.5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用蓄电池系统,包括:蓄电池,被配置为充电时储备电能,放电时向轨道车辆供电;充电机,被配置为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DCDC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蓄电池放电时,使所述蓄电池和轨道车辆连通;在所述蓄电池充电时,对所述充电机输出的充电电压进行调节;以及,在所述蓄电池发生故障时,断开主回路以隔离所述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211238321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943690.9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包装置,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其用于提高骨架与上盖组件的连接强度并简化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包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蓄电池包的骨架以及与所述骨架相连的上盖组件,通过在折弯竖梁上设置折弯部,从而避免了焊接连接片的工序,从而简化了加工和固定方式;并且该折弯部与折弯竖梁是通过钣金折弯的方式一体形成,因此折弯部与上盖组件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即加强了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