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026810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80010712.8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化学式1的新的含硫属元素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热电元件,所述含硫属元素的化合物通过功率因数的增加和热导率的降低而表现出优异的热电性能指数(ZT)。[化学式1]MyV1‑ySnxSb2Tex+3在上式1中,V为空位,M为碱金属,x≥6,以及0<y≤0.4。
-
公开(公告)号:CN11026810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80010712.8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化学式1的新的含硫属元素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其的热电元件,所述含硫属元素的化合物通过功率因数的增加和热导率的降低而表现出优异的热电性能指数(ZT)。[化学式1]MyV1-ySnxSb2Tex+3在上式1中,V为空位,M为碱金属,x≥6,以及0<y≤0.4。
-
公开(公告)号:CN11008892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880004598.8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新的含硫属元素化合物、用于制备其的方法以及包含其的热电元件,其中所述含硫属元素化合物即使在低温下、特别是在对应于热电元件的工作温度的温度下也表现出优异的相稳定性,并且由于其独特的晶格结构引起的优异的电导率和低的热导率还表现出显著更优的功率因数和热电性能指数:[化学式1]V1-2xSn4Bi2-xAg3xSe7,在上式1中,V为空位,0
-
公开(公告)号:CN106796980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580052778.X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L35/18 , H01L35/34 , H01L31/032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17/0012 , C22C1/007 , C22C12/00 , H01L21/02156 , H01L21/02192 , H01L31/022425 , H01L35/00 , H01L35/14 , H01L35/34
Abstract: 公开了具有优异热电转换性能的化合物半导体及其用途。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半导体可以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 M1aCo4Sb12‑xM2x,其中M1和M2为In和至少一种稀土金属元素中,并且0≤a≤1.8且0
-
公开(公告)号:CN107251246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0212.5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公开了使用用于在高温下稳定地驱动热电模块的粘结技术的热电模块和制造所述热电模块的方法。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热电模块包括:包含热电半导体的热电元件、包含金属材料并且连接在热电元件之间的电极、以及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介于热电元件与电极之间以使热电元件与电极粘结并且包含作为含有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粉末的糊料的烧结体的含有两种或更多种金属的金属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16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621863.5
申请日:2009-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25/45 , H01M4/136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10T436/20 , G01N1/38 , G01N23/20 , G01N31/16 , H01M4/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橄榄石型锂铁磷酸盐、包含其的正极混合物及其分析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包含电极的锂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电极上涂布有所述正极混合物。所述锂铁磷酸盐具有式I的组成,其包含0.1~5重量%的Li3PO4,且不含Li2CO3,或者如果存在Li2CO3,则Li2CO3的含量少于0.25重量%:Li1+aFe1-xMx(PO4-b)Xb(I),其中M、X、a、x和b如说明书中所定义。所述锂铁磷酸盐包含具有优异电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离子传导率的Li3PO4,由此在被用作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时,有利地对锂二次电池提供了高温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以及稳定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308766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80018809.5
申请日:2014-10-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9/002 , C01P2006/40 , H01L31/0272 , H01L35/16 , H01L35/18 , H01L35/34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能够用于例如热电材料的用途的新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化合物半导体可以通过以下化学式1来表示。 Bi1-xMxCu1-wTwOa-yQ1yTebSez。在化学式1中,M是选自Ba、Sr、Ca、Mg、Cs、K、Na、Cd、Hg、Sn、Pb、Mn、Ga、In、Tl、As和Sb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元素,Q1是选自S、Se、As和Sb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元素,T是选自过渡金属元素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元素,0≤x<1,0<w<1,0.2<a<1.5,0≤y<1.5,0≤b<1.5和0≤z<1.5。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37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86792.0
申请日:2009-10-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8 , H01M4/1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25/45 , H01M4/136 , H01M2006/5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混合物、正极和锂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具有由下式I表示的组成:LiFe(P1-XO4)(I),其中磷(P)的摩尔分数(1-X)在0.910~0.999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正极活性材料的工作效率处于与负极活性材料的较低工作效率同等的水平,并可提高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能量密度。此外,磷(P)的摩尔分数(1-X)低于1的正极活性材料包含Fe2+和Fe3+两者,因而有利地防止结构变形,提高离子传导率,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并抑制充放电时的IR下降,从而为电池提供高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76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19990.8
申请日:2011-04-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485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25/45 , C01B25/455 , H01M4/366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橄榄石晶体结构的锂铁磷酸盐,其中所述锂铁磷酸盐具有由下式1表示的组成,在所述锂铁磷酸盐的粒子中含有具有硫键的硫化合物作为杂质,并在所述锂铁磷酸盐的粒子表面上包覆有碳(C),Li1+aFe1-xMx(PO4-b)Xb (1)(其中M、X、a、x和b与说明书中所定义的相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