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96232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80007772.X
申请日:2017-05-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角田达哉
Abstract: 辅助电源装置(1)具备:多个电容器(10A~10H);与从各电容器(10A~10H)引出的引线端子(12A、12B)连接的汇流条(60);具有导电路的电路基板(40);及与电路基板(40)的导电路连接的中继端子(50),中继端子(50)以与音叉状地形成于汇流条(60)上的中继端子嵌合部(63)嵌合卡定而与汇流条(60)接触的方式被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513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580064330.X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蓄电模块(10)具备:蓄电元件组(12),由具有将在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口(15)的多个蓄电元件(11)构成;及罩体(13),安装于蓄电元件组(12),蓄电元件组(12)具有配置有排气口(15)的排气面(16),并以覆盖排气面(16)的方式安装有罩体(13),在多个蓄电元件(11)的每一个蓄电元件形成有以环状包围排气口(15)的周围的导向壁(43),在罩体(13)中的与排气面(16)相对的相对面(44)形成有与导向壁(43)紧贴而嵌合的导向肋部(45),在罩体(13)设置有管道(30),所述管道(30)与排气口(15)连通并且供从排气口(15)排出的气体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08475747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6795.9
申请日:2017-01-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551
Abstract: 蓄电模块(10)具有:散热器(13),具有第1螺栓插通孔(18);框架(12),具有供螺栓(17)插通的第2螺栓插通孔(20);以及蓄电单元(11),层叠于框架(12)。蓄电单元(11)具有被螺合部(24),在该被螺合部(24)形成有供螺栓(17)螺合的螺纹孔(23),螺栓(17)在插通于第1螺栓插通孔(18)以及第2螺栓插通孔(20)的状态下,与被螺合部(24)的螺纹孔(23)螺合。在散热器(13)与框架(12)之间形成有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73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1332.1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角田达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04 , H05K1/0209 , H05K3/0064 , H05K3/10 , H05K3/202 , H05K3/4007 , H05K7/1432 , H05K7/20854 , H05K7/209 , H05K2201/0382 , H05K2201/062 , H05K2201/066 , H05K2201/10272 , H05K2201/10409
Abstract: 电路构造体(20)具备:电路基板(24),具有在绝缘板形成有导电路径的绝缘基板(25)和粘贴于该绝缘基板(25)的一个面的多个汇流条(27A~27D);绝缘层(31),以连接相邻的多个汇流条(27A~27D)的方式印刷于多个汇流条(27A~27D);散热部件(34),与绝缘层(31)重叠而对从绝缘层(31)传递的热量进行散热;及固定部件(40),在绝缘层(31)夹于多个汇流条(27A~27D)与散热部件(34)之间的状态下固定电路基板(24)和散热部件(34)。
-
公开(公告)号:CN10700451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1960.1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G11/10 , H01G2/04 , H01G2/08 , H01G11/18 , H01G11/82 ,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556 , H01G2/04 , H01G2/08 , H01G11/10 , H01G11/18 , H01G11/76 , H01G11/82 , H01M2/10 ,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2 , H01M2220/20
Abstract: 蓄电模块(11)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0);以及保持构件(12),由容纳多个蓄电元件(10)的各蓄电元件的多个腔体(10)排列而形成,保持构件(12)的外壁具有将多个腔体(10)的各腔体与外部连通的外壁开口部(36),容纳在多个腔体(10)内的多个蓄电元件(10)的外表面从外壁开口部(36)自外壁露出到外部,保持构件(12)具有多个腔体(10)中的在排列方向上排列成两层的第一腔体列(20)以及多个腔体(10)中的在沿与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错开的位置处在排列方向上排列成两层的第二腔体列(21)。
-
公开(公告)号:CN101197496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710186512.1
申请日:2007-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026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盒,包括具有电子元件的电子电路板,和具有电源电路的电源电路板,它们垂直地设置在壳体中。用于安装发热元件的垂直延伸的元件区域形成在电源电路板上,从而不面对电子电路板。用于将元件区域与电子电路板分开的分隔壁设置在壳体中,从而用于允许空气沿着所述元件区域垂直流动的第一空气通道形成在壳体中。连接到第一空气通道的第一进气口形成在壳体上,连接到第一空气通道并设置在第一进气口之上的第一出气口形成在壳体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01565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1980074971.1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角田达哉
Abstract: 一种电气连接箱(10),具备:电路基板(11),具有导电通路并安装有电子元件(15~17);导电性的第一屏蔽壳体(20),覆盖电路基板(11)的一面侧;导电性的第二屏蔽壳体(25),覆盖电路基板(11)中的与一面侧相反的一侧;树脂制的第一树脂壳体(40),覆盖第一屏蔽壳体(20);及树脂制的第二树脂壳体(45),覆盖第二屏蔽壳体(25)。
-
公开(公告)号:CN11065137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880031379.9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角田达哉
IPC: H01M50/507 , H01M50/204 , H01M50/271 , H01G2/02 , H01G11/10 , H01G11/82
Abstract: 蓄电模块(BM100、BM)具备:多个蓄电元件(10);电路基板(20),连接蓄电元件(10);金属制的壳体(50),用于收纳蓄电单元(BU);及保持部件(40、140),保持所述蓄电元件,保持部件(40、140)具备:盖(41),供蓄电元件(10)嵌入;固定部(42),固定于壳体(50);及树脂弹性部(43),以能够伸缩的方式设于盖(41)与固定部(42)之间,并由树脂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01565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80074971.1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角田达哉
Abstract: 一种电气连接箱(10),具备:电路基板(11),具有导电通路并安装有电子元件(15~17);导电性的第一屏蔽壳体(20),覆盖电路基板(11)的一面侧;导电性的第二屏蔽壳体(25),覆盖电路基板(11)中的与一面侧相反的一侧;树脂制的第一树脂壳体(40),覆盖第一屏蔽壳体(20);及树脂制的第二树脂壳体(45),覆盖第二屏蔽壳体(25)。
-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9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580056295.7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蓄电单元(10)具备:蓄电元件(12);电路部(30),安装有电子部件(33);散热构件(38),对电路部(30)的热量进行散热;以及保持构件(50),在层叠蓄电元件(12)、电路部(30)以及散热构件(38)的状态下保持蓄电元件(12),保持构件(50)具备支撑蓄电元件(12)并抵接于散热构件(38)的支撑部(6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