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624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980020140.6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1/20 , H01L21/336 , H01L29/12 , H01L29/739
Abstract: 使JFET部(2a)为高浓度,并且由配置于其两侧的第二导电型区域(3、5、6、8、61)夹着JFET部而形成窄幅的结构。而且,以在成为了比正常动作时的漏极电压Vd稍高的电压时JFET部被夹断的方式,设定JFET部的宽度与JFET部及第二导电型区域的杂质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6615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80055698.3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具备:第1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1电流分散层(13),形成在n-型层(12)与基体区域(18)之间,与n-型层(12)相比为高杂质浓度;第2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多个第1深层(14),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内,比第1电流分散层(13)浅并且在一个方向上延伸设置;第1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2电流分散层(15),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与基体区域(18)之间,沟槽(21)的底部位于该第2电流分散层;以及第2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2深层(17),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与基体区域(18)之间,与基体区域(18)相连并与第1深层(14)相连,并且从沟槽(21)离开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026661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680049110.4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1/205 , C30B29/36 , C23C14/06 , C23C16/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单晶,其中,存在位错线(21)贯通c面、同时巴尔格矢量(bv)至少具有c轴方向的成分的贯通位错(20)。贯通位错中,巴尔格矢量与位错线的朝向所形成的角度(θ1)大于0°且在40°以内的贯通位错的密度为300个/cm2以下,角度大于40°的贯通位错的密度为30个/cm2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802666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49110.4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C30B29/36 , C23C14/06 , C23C16/42 , H01L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单晶,其中,存在位错线(21)贯通c面、同时巴尔格矢量(bv)至少具有c轴方向的成分的贯通位错(20)。贯通位错中,巴尔格矢量与位错线的朝向所形成的角度(θ1)大于0°且在40°以内的贯通位错的密度为300个/cm2以下,角度大于40°的贯通位错的密度为30个/cm2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1335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80059522.5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1/336 , H01L29/12
Abstract: 在以一个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沟槽栅构造的下方,配置具有以与沟槽栅构造交叉的方向为长度方向的JFET部(3)及电场阻挡层(4)的饱和电流抑制层(3、4)。此外,JFET部(3)和电场阻挡层(4)为交替地反复形成的条形状,将JFET部(3)做成具有第1导电型杂质浓度比较高的第1层(3b)和第1导电型杂质浓度比其低的第2层(3c)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091499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80044763.2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1/336 , H01L29/06 , H01L29/12
Abstract: 使沟槽栅构造的长度方向与JFET部(3)中的条状的部分以及电场阻挡层(4)的长度方向为相同方向,使第2导电型的连结层(9)的长度方向与它们交叉。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与连结层(9)无关地设定沟槽栅构造的间隔,与将连结层(9)配置在各沟槽栅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窄。
-
公开(公告)号:CN11226247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980020140.6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1/20 , H01L21/336 , H01L29/12 , H01L29/7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使JFET部(2a)为高浓度,并且由配置于其两侧的第二导电型区域(3、5、6、8、61)夹着JFET部而形成窄幅的结构。而且,以在成为了比正常动作时的漏极电压Vd稍高的电压时JFET部被夹断的方式,设定JFET部的宽度与JFET部及第二导电型区域的杂质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14998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880044763.2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L29/78 , H01L21/336 , H01L29/06 , H01L29/12
Abstract: 使沟槽栅构造的长度方向与JFET部(3)中的条状的部分以及电场阻挡层(4)的长度方向为相同方向,使第2导电型的连结层(9)的长度方向与它们交叉。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与连结层(9)无关地设定沟槽栅构造的间隔,与将连结层(9)配置在各沟槽栅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更窄。
-
公开(公告)号:CN111066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880055698.3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具备:第1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1电流分散层(13),形成在n-型层(12)与基体区域(18)之间,与n-型层(12)相比为高杂质浓度;第2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多个第1深层(14),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内,比第1电流分散层(13)浅并且在一个方向上延伸设置;第1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2电流分散层(15),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与基体区域(18)之间,沟槽(21)的底部位于该第2电流分散层;以及第2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2深层(17),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与基体区域(18)之间,与基体区域(18)相连并与第1深层(14)相连,并且从沟槽(21)离开而形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