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90349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610258505.7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阀装置和提动头。阀装置包括:提动头(84),提动头除了前端之外以中空轴形状形成,具有在前端处的渐缩闭合部(91)和穿过中空轴形部的壁的侧孔(95),并且在打开和关闭动作期间围绕其轴中心旋转;和阀座(83),具有倾斜座表面(83a),当关闭阀装置时提动头(84)的闭合部(91)与倾斜座表面(83a)形成接触。提动头(84)的闭合部(91)或者阀座(83)的座表面(83a)无论哪一个具有较高的硬度,所述一个具有与在阀关闭动作期间发生的提动头(84)围绕轴中心的旋转方向反方向的切削痕。
-
公开(公告)号:CN10609034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258505.7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阀装置和提动头。阀装置包括:提动头(84),提动头除了前端之外以中空轴形状形成,具有在前端处的渐缩闭合部(91)和穿过中空轴形部的壁的侧孔(95),并且在打开和关闭动作期间围绕其轴中心旋转;和阀座(83),具有倾斜座表面(83a),当关闭阀装置时提动头(84)的闭合部(91)与倾斜座表面(83a)形成接触。提动头(84)的闭合部(91)或者阀座(83)的座表面(83a)无论哪一个具有较高的硬度,所述一个具有与在阀关闭动作期间发生的提动头(84)围绕轴中心的旋转方向反方向的切削痕。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805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510770584.5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4089 , H01M8/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4291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在燃料电池中,阴极通道从氧化气体供给孔延伸到氧化气体排出孔。在上游侧通道区域中氧化气体的流动方向返回到原始方向的转弯间隔与在下游侧通道区域中的转弯间隔不同。上游侧通道区域中的转弯间隔和下游侧通道区域中的转弯间隔的比值设定为1.1:1至3:1。上游侧通道区域与阳极通道的最下游侧通道部分在膜电极组件介于上游侧通道区域和最下游侧通道部分之间的情况下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8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4838.0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4/8605 , H01M4/866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4119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具备:发电体层,包括电解质膜和配置在电解质膜的两侧的阳极及阴极;燃料气体流路层,配置在发电体层的阳极侧,使燃料气体沿着与层叠燃料电池的各层的层叠方向大致正交的燃料气体流动方向流动并向阳极供给燃料气体;及氧化气体流路层,配置在发电体层的阴极侧,使氧化气体沿着与燃料气体流动方向相对的氧化气体流动方向流动并向阴极供给氧化气体。与在燃料电池中进行发电的区域即发电区域的包括沿着燃料气体流动方向的最上游位置的上游区域及发电区域的包括沿着燃料气体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位置的下游区域相比,作为发电区域的剩余的区域的中游区域的阳极侧与阴极侧之间的水蒸气移动阻力较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467289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780021492.0
申请日:2007-06-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58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028 , H01M8/0286 , H01M8/241 , H01M8/242 , Y02P70/56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种燃料电池,包括:发电体,所述发电体包括电解质层和电极层;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布置于所述发电体的相反的主表面上;隔板,所述隔板布置于所述扩散层的与面对所述发电体的所述扩散层的主表面相反的主表面上;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围绕所述发电体的周边形成并且具有位于所述隔板之间的抑制所述气体泄漏至所述燃料电池之外的有效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扩散层中的至少一个扩散层一体形成以沿着所述扩散层的端面延伸,所述第二密封件紧密接触其上层叠有所述扩散层的所述发电体的表面以及层叠于所述扩散层上的所述隔板中的相应一个隔板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885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080044838.0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4/8605 , H01M4/866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4119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具备:发电体层,包括电解质膜和配置在电解质膜的两侧的阳极及阴极;燃料气体流路层,配置在发电体层的阳极侧,使燃料气体沿着与层叠燃料电池的各层的层叠方向大致正交的燃料气体流动方向流动并向阳极供给燃料气体;及氧化气体流路层,配置在发电体层的阴极侧,使氧化气体沿着与燃料气体流动方向相对的氧化气体流动方向流动并向阴极供给氧化气体。与在燃料电池中进行发电的区域即发电区域的包括沿着燃料气体流动方向的最上游位置的上游区域及发电区域的包括沿着燃料气体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位置的下游区域相比,作为发电区域的剩余的区域的中游区域的阳极侧与阴极侧之间的水蒸气移动阻力较大。
-
公开(公告)号:CN101467289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780021492.0
申请日:2007-06-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58 , H01M8/0271 , H01M8/0276 , H01M8/028 , H01M8/0286 , H01M8/241 , H01M8/242 , Y02P70/56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种燃料电池,包括:发电体,所述发电体包括电解质层和电极层;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布置于所述发电体的相反的主表面上;隔板,所述隔板布置于所述扩散层的与面对所述发电体的所述扩散层的主表面相反的主表面上;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围绕所述发电体的周边形成并且具有位于所述隔板之间的抑制所述气体泄漏至所述燃料电池之外的有效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扩散层中的至少一个扩散层一体形成以沿着所述扩散层的端面延伸,所述第二密封件紧密接触其上层叠有所述扩散层的所述发电体的表面以及层叠于所述扩散层上的所述隔板中的相应一个隔板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053057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080067337.4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40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04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4089 , H01M8/04156 , H01M8/1004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燃料电池(10)的阳极隔板(30)形成:相互平行地排列而在(MEA20)流过燃料气体的多个气体流路(45);向多个气体流路(45)供给燃料气体的供给流路(42);从多个气体流路(45)回收燃料气体的回收流路(48),多个气体流路(45)包括将供给流路(42)与回收流路(48)之间连通的气体流路(45a)和供给流路(42)侧被堵塞了的气体流路(45b)。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805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770584.5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4089 , H01M8/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 H01M8/04291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H01M8/0258 , H01M8/04089 , H01M8/04126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在燃料电池中,阴极通道从氧化气体供给孔延伸到氧化气体排出孔。在上游侧通道区域中氧化气体的流动方向返回到原始方向的转弯间隔与在下游侧通道区域中的转弯间隔不同。上游侧通道区域中的转弯间隔和下游侧通道区域中的转弯间隔的比值设定为1.1:1至3:1。上游侧通道区域与阳极通道的最下游侧通道部分在膜电极组件介于上游侧通道区域和最下游侧通道部分之间的情况下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1199073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580050130.5
申请日:2005-06-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日本自动车部品综合研究所
IPC: H01M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649 , H01M8/0247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269 , H01M8/04089 , H01M8/04119 , H01M8/04582 , H01M8/04753 , H01M8/04835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65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设计成能确保燃料电池组工作稳定性的燃料电池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磁性传感器和控制器。磁性传感器用以测量电流所产生磁场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所述电流是由每个燃料电池中进行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的。控制器被设计成能分析由磁性传感器测得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以确定引起燃料电池组中局部出现发电能力下降的原因和位置。控制器可采取预定的措施以控制燃料电池组的工作,从而消除该燃料电池组发电能力下降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