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1818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80079187.2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杰希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5/00 , B05D3/0254 , B05D5/06 , B05D7/14 , C23C22/00 , C23C22/83 , C23C28/3225 , C23C28/345 , C23C2222/10
Abstract: 本发明的形成黑色皮膜的车辆部件和/或连结用部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工序可在镀锌部件上形成具有深黑色外观与高耐蚀性的皮膜的技术,其是通过将施有镀锌的金属基体表面,用以3价铬为有效成分的黑色化成处理剂进行处理而形成L值(明度)为33至30的黑色化成处理皮膜,接着,在该黑色化成处理皮膜上,涂布含有在热固性皮膜形成成分中为25-65质量%的量的黑色颜料与烷氧基硅烷低聚物的黑色涂料组合物,将其加热固化所得。
-
公开(公告)号:CN105518182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380079187.2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杰希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5/00 , B05D3/0254 , B05D5/06 , B05D7/14 , C23C22/00 , C23C22/83 , C23C28/3225 , C23C28/345 , C23C2222/10
Abstract: 本发明的形成黑色皮膜的车辆部件和/或连结用部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工序可在镀锌部件上形成具有深黑色外观与高耐蚀性的皮膜的技术,其是通过将施有镀锌的金属基体表面,用以3价铬为有效成分的黑色化成处理剂进行处理而形成L值(明度)为33至30的黑色化成处理皮膜,接着,在该黑色化成处理皮膜上,涂布含有在热固性皮膜形成成分中为25‑65质量%的量的黑色颜料与烷氧基硅烷低聚物的黑色涂料组合物,将其加热固化所得。
-
公开(公告)号:CN107031772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040219.8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前轮的车轴被支承的跨骑型车辆的车轮中,抑制附着于车轮的液体向前盘式制动器的移动的车轮及跨骑型车辆。在前轮的车轴(3a)被支承的跨骑型车辆的车轮(50)中,在车轮(50)的车宽方向外侧设有对附着于车轮(50)的液体的流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60)。
-
-
公开(公告)号:CN103987615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58812.0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1/155 , B60G7/02 , B60G2204/1222 , B60G2204/143 , B60G2204/15 , B62D21/11 , B62D25/082
Abstract: 一种汽车的车身前部结构,以跨越前侧车架(7、7)和车身底板的前部的方式支承悬架部件和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副车架(22)至少在前端部和后端部被支承,副车架(22)具有:由轻合金的铸造物形成的副车架主体(23);和固定在该副车架主体上且向所述副车架主体(23)的前方延伸、且由轻合金或钢冲压成型的左右一对的延长臂(24、24),在延长臂(24)的后部且在副车架主体(23)附近具有凹陷形状部(32),该凹陷形状部(32)成为由于车辆正面碰撞时的输入载荷而在副车架(22)的前后方向中途部向下方折曲的起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0735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52725.7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F13/08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使防振支承装置小型化的技术。防振支承装置(40)包括:在右侧架(12)上安装的第一安装部件(41);在第一安装部件(41)上安装的弹性部件(42);在弹性部件(42)上安装的第二安装部件(43);一端(44a)安装于第二安装部件(43)且另一端(44b)安装于动力源(23)的安装托架(44)。在安装托架(44)上形成有:紧固于第二安装部件(43),供来自动力源(23)的荷载输入的荷载输入部(71);用于紧固于动力源(23)的紧固部(72);将荷载输入部(71)以及紧固部(72)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部(73)。在第一安装部件(41)上形成有包围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支架部(52)。在支架部的内部安装有限制安装托架的变位量的止动部件(45)。
-
公开(公告)号:CN1174159C
公开(公告)日:2004-11-03
申请号:CN01112203.X
申请日:2001-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M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02 , F01M2001/0261 , F02B61/045 , F02B75/007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其润滑油泵处于该油底壳外面并由一凸轮轴驱动。通过润滑油供给通道将润滑油泵排出的过剩润滑油排出的泄压阀开启时,过剩的润滑油通过连接通道从润滑油供给通道回流到润滑油进口通道中。因此,垂直方向的空间可以降低,可防止因润滑油通过润滑油供给通道由该泄压阀排出而使该油底壳内的润滑油产生气泡。
-
公开(公告)号:CN1488542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3156611.1
申请日:2003-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G99/00 , B60G2200/142 , B60G2204/15 , B60G2204/43 , B60G2206/016 , B60G2206/60 , B62D21/11
Abstract: 副车架(1)通过带有弹性体(橡胶件6、7、11)的安装件(副车架安装件B1-B6)安装在车辆本体(车体侧架2)上的这些点位处:位于所述副车架的前部的横向两侧的两个点位,位于所述副车架的接近吊杆与副车架的连接位置的中部的横向两侧的两个点位,位于所述副车架的后部横向的两侧的两个点位上。每个位于副车架中部的横向两侧的点位的安装件在碰撞时的断裂应力小于位于副车架的前部和后部中至少一个部分的横向两侧的点位的安装件的断裂应力。该副车架安装结构用于减轻因车辆碰撞而产生的对乘员的伤害以保护乘员。
-
公开(公告)号:CN1095558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109426.5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型减震装置,能确保宽频带的振动成分的衰减效果。主动型减震装置(11)夹设在发动机(13)与车身架(15)之间,其包括:设置于发动机(13)的弹性支承体(27);第1壁部(27a),设置于弹性支承体(27),划分形成第1液室(37a);第2壁部(33a),以与第1壁部(27a)对置的方式设置,划分形成第2液室(37b);分隔壁部,分隔第1液室(37a)及第2液室(37b);节流孔(57),设置于分隔壁部,使第1液室(37a)与第2液室(37b)之间贯通;减震部(35),抑制从振动部向振动承受部传递的振动。在第1壁部、第2壁部及分隔壁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减震部(35)。
-
公开(公告)号:CN101560905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139309.8
申请日:2003-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冷立式发动机,它包括:垂直布置的曲轴;气缸体;气缸盖;形成于该气缸体中的气缸体冷却水套;用于控制在气缸体冷却水套中的冷却水的流量的第一自动调温器;形成于气缸盖中的气缸盖冷却水套;以及用于控制在气缸盖冷却水套中的冷却水的流量的第二自动调温器;其中,气缸体冷却水套具有与第一自动调温器相连的冷却水出口,气缸盖冷却水套具有与第二自动调温器相连的冷却水出口,这些冷却水出口彼此接近;该发动机还包括:装有第一和第二自动调温器的自动调温器室,和用于形成自动调温器室的部件,该部件与具有两个冷却水出口的气缸体和气缸盖相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