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8110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80007552.9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3/06 , B60L11/1883 , B60L11/1898 , F16L21/02 , F16L21/03 , H01M8/04089 , H01M8/04201 , H01M2008/1095 , Y02E60/321 , Y02E60/50 , Y02T90/16 , Y02T90/34
Abstract: 第一主体(14)的第一流路(18)从供喷嘴(20)穿过的一侧按照内径变小的顺序具有第一内径部(22a)和第二内径部(22b),第二主体(16)具有能够与第一流路(18)连通的第二流路(52),并且从第一流路(18)侧按照外径变大的顺序具有第一外径部(66a)和第二外径部(66b),该第一外径部(66a)具有插入到第二内径部(22b)的外径且从前端部(64)连续,当将第二主体(16)的前端部(64)内插于第一流路(18)时,由在第二内径部(22b)的沿着轴向的端部设置的壁面(69)、第二主体(16)的前端部(64)的端面(64a)及第二内径部(22b)的内周面(24b)形成密封槽(70)。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46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236672.5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气体喷射装置和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11)的燃料气体喷射装置(10)具备引射器(85),该引射器(85)具有喷嘴(98),通过喷出从多个喷射器(86、88)分别喷射的燃料气体而产生负压来吸引从燃料电池堆(12)排出的燃料排气并与燃料气体混合。将多个喷射器(86、88)各自的喷射口(86a、88a)的孔口当量直径(SA1、SA2)进行合计得到的合计孔口当量直径(ST)与喷嘴(98)的喷射口(98a)的孔口当量直径(SE)被设定为SE
-
公开(公告)号:CN103016739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210352256.X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J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用连续的支承环也能够容易地组装的密封结构体。其包括:具备具有填充室的填充室体和与填充室体一体形成的圆筒状的接头部的箱体主体、具有插入于接头部的插入部的阀体、设置在接头部与插入部之间的O形密封环、配置在O形密封环的一侧且对O形密封环的移动进行限制的连续的第一支承环,在接头部的内周面上通过沿径向向外凹陷而形成收容O形密封环及第一支承环的环状的收容槽,接头部具备与填充室体一体的第一圆筒部和在轴向上可与第一圆筒部拆装的第二圆筒部,在第二圆筒部从第一圆筒部脱离的情况下,收容槽在轴向上被分割而面向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73451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083584.4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K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6/0658 , Y10T137/7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断流机构的减压阀。高压侧的一次侧压力室和受压器件侧的二次侧压力室通过连通孔连通。设有承受二次侧压力室的压力的隔膜,使阀芯与隔膜连结。隔膜被弹簧向开阀方向施力。隔膜的受压面的面积S(mm2)和弹簧的弹簧常数k(N/mm)设定成满足P1×S-k×ΔL>C的式(1)、P1<P2的式(2)。式中,P1表示二次侧压力室14的压力(MPa或N/mm2),ΔL表示弹簧20的位移(mm),C表示阀芯18的断流所需最低载荷(N),P2表示受压器件的允许最大压力(MPa或N/mm2)。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5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0284354.3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84 , H01M8/2465 , H01M8/24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路部件(124)与壳体贯通孔(120)连接。在辅助设备壳体(26)与反应气体流路部件(124)之间,在壳体贯通孔(120)的径向排列设置包围壳体贯通孔(120)的多个流路密封构件(138)。反应气体流路部件(124)的相向面(124a)面对辅助设备壳体(26)的壳体贯通孔(120)的周缘部(26b)。流路密封构件(138)具有与相向面(124a)抵接的内侧密封构件(138a)以及其径向外侧的外侧密封构件(138b)。在内侧密封构件(138a)与外侧密封构件(138b)之间,设置与辅助设备壳体(26)的内部空间(26a)连通的连结流路(144)。(10)的辅助设备壳体(26)的外部的反应气体流
-
公开(公告)号:CN10273448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210085119.4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655 , F16K1/38 , F16K1/42 , F16K25/005 , F16K39/024 , Y10S251/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氢气用开闭阀,在导阀上设有圆锥状的第一抵接面,在导阀座上设有与第一抵接面抵接的初始抵接部为圆弧截面的环状的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由具有弹性的树脂形成,第二抵接面由金属形成。在压接载荷小时,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线接触,当压接载荷增大时,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面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887077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229972.9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25 , B60K2015/03315 , B60L3/0053 , B60L11/1883 , B60L11/1885 , B60L2240/545 , H01M8/04201 , H01M8/04302 , H01M8/04373 , H01M8/04425 , H01M8/04664 , H01M10/48 , H01M16/006 , Y02T90/16 , Y02T90/34 , Y10T137/81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保电池的充电量的燃料气体利用装置,其包括:电池;燃料气体贮存部,其贮存燃料气体;燃料盖子;开合状态检测部件(16),其检测燃料盖子的开合状态;燃料气体状态检测部件,其检测贮存在燃料气体贮存部中的燃料气体的状态即压力及/或温度;通信部件,其用来与燃料气体供给装置进行通信;以及控制部件,其在从开合状态检测部件接收到燃料盖子为打开状态的意思的信号时,为了经由通信部件向燃料气体供给装置通知从燃料气体状态检测部件输入的燃料气体的状态,而进行填充通信;控制部件,在开始填充通信后,在根据从开合状态检测部件接收的信号,判断为燃料盖子保持打开状态不变地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停止填充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357403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334104.1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J1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53/00 , F16J15/164 , F16J15/166 , F17C2205/0305 , F17C2221/012 , F17C2223/0123 , F17C2223/036 , F17C2270/0168 , F17C2270/0184 , Y02E6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从被插入构件容易地拆卸插入构件的密封构造体。所述密封构造体具备:阀体(20);金属盖部(12);O型环(30),其容纳于由阀体(20)的外周面与金属盖部(12)的内周面形成的容纳区域(F)且对流体进行密封;以及支承环(41、42),其在容纳区域(F)处容纳于O型环(30)的两侧且限制O型环(30)的移动。在阀体(20)及金属盖部(12)处形成有在所述组装时彼此拧合的螺纹部(13、24),至少延伸至容纳区域(F)与螺纹部(13、24)之间的金属盖部(12)的内周面且经由螺纹部(13、24)的间隙而与外部空间连通的第一泄压槽(14a、14b)沿着轴向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574030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334104.1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J15/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53/00 , F16J15/164 , F16J15/166 , F17C2205/0305 , F17C2221/012 , F17C2223/0123 , F17C2223/036 , F17C2270/0168 , F17C2270/0184 , Y02E6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从被插入构件容易地拆卸插入构件的密封构造体。所述密封构造体具备:阀体(20);金属盖部(12);O型环(30),其容纳于由阀体(20)的外周面与金属盖部(12)的内周面形成的容纳区域(F)且对流体进行密封;以及支承环(41、42),其在容纳区域(F)处容纳于O型环(30)的两侧且限制O型环(30)的移动。在阀体(20)及金属盖部(12)处形成有在所述组装时彼此拧合的螺纹部(13、24),至少延伸至容纳区域(F)与螺纹部(13、24)之间的金属盖部(12)的内周面且经由螺纹部(13、24)的间隙而与外部空间连通的第一泄压槽(14a、14b)沿着轴向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016738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352088.4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J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166
Abstract: 提供能够容易地将插入构件组装在被插入构件上且防止插入构件及被插入构件损伤的密封结构体。该密封结构体的特征在于,插入构件具有第一大径圆柱部、外径比第一大径圆柱部小的第一小径圆柱部、由第一大径圆柱部和第一小径圆柱部的台阶形成的第一台阶部,被插入构件具有内径与第一大径圆柱部的外径对应的第二大径圆筒部、内径与第一小径圆柱部的外径对应的第二小径圆筒部、由第二大径圆筒部和第二小径圆筒部的台阶形成的第二台阶部,通过第一小径圆柱部的外周面、第一台阶部的外表面、第二大径圆筒部的内周面、第二台阶部的内表面而形成收容O形密封环的收容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