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0788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0020701.6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能够缩短车身前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且能够支承SOT碰撞载荷。在车身前部构造(10)中,框架(11)具有俯视观察时以三角形状向前端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1d),还具有配置于框架(11)的车宽外侧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上构件(12),上构件(12)中向前方侧下降倾斜的前端部(12a)朝向车宽内侧方向弯折至框架(11)的附近,由弯折的前端部(12a)的侧面和在框架(11)的前端侧以喇叭形状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1d)的侧面形成俯视观察时大致为V字形状的V字空间。V字空间中具备架设于前端部(12a)和突出部(11d)的接合部件(17)。
-
公开(公告)号:CN116654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031315.1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当地承受偏置碰撞时的前碰撞载荷的车身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1)包括:前侧车架(5),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以及下构件(6),其在比所述前侧车架(5)靠车宽方向外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前侧车架(5)的前端部及下构件(6)的前端部相互连结,前侧车架(5)的车宽方向外端部随着趋向车身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下构件(6)的车宽方向内端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未随着趋向车身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87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021118.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抑制与高度不同于本车前侧车架的前端的相向车辆之间的错车碰撞,并且吸收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外侧的基于SOT碰撞产生的碰撞能量。车身前部构造(10)中,车架(11)具有:帽子截面部(11c),其在车身前后方向的后方侧具有向上下延伸的凸缘(11a、11b)而呈帽子截面形状;U字截面形状的第一U字截面部(11e),其是在帽子截面部的前方侧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展的突出部(11d)而构成的。车架还具有:第二U字截面部(14),其是在第一U字截面部的外壁上以使该第一U字截面部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形状扩大的方式重合有分体构成的矩形板状的上下截面扩大部(13)而构成的;和背板(15),其将由第一U字截面部(11e)以及第二U字截面部(14)形成的开口封闭。
-
公开(公告)号:CN116443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741634.3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08
Abstract: 提供通过防止水积存于后方端部与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能够抑制连接部因生锈等而劣化的车辆前部结构。车辆前部结构(10)具备:后方端部(22),其构成前部侧方框架(12)的后部,并具有朝向车辆后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31);固定部(13),其设置于倾斜部(31);以及下臂,其连结于固定部(13)。倾斜部(31)具有朝向车辆后方而向下方倾斜的底部(51)、以及比底部(51)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52)。突出部(52)从比固定部(13)靠车辆前方的位置朝向车辆后方延伸,且突出部(52)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比突出部(52)的车宽方向的外侧向上方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644310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511091.6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下部框架结构。车辆下部框架结构(10)具备向车辆后方延伸的辅助框架(14)。辅助框架(14)具备第一框架部(41)和第二框架部(42)。第一框架部(41)具有第一底部(51)和从第一底部(51)立起的外壁部(52)。第二框架部(42)具有第二底部(56)和从第二底部(56)立起的内壁部(57),第二底部(56)与第一底部(51)一起形成底部(55)。辅助框架(14)通过底部(55)、外壁部(52)及内壁部(57)形成为截面U字状。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8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021485.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向前侧车架有效传递荷载输入,同时使变形状况稳定。前侧车架(1)的前端部(1a)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扩大宽度,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平坦的上壁(3);从上壁(3)的内端向下方延伸的内壁(4);从内壁(4)的下端向外侧下方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壁(5);和从第一倾斜壁(5)的外端向外侧延伸的平坦的下壁(6)。另外,前端部(1a)具有将上壁(3)和下壁(6)的各外端缘之间沿上下方向连结的外壁(7);和在上壁(3)与下壁(6)之间上下延伸并将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a)的截面沿车宽方向一分为二的加强壁(9)。被一分为二的前端部(1a)的一个截面(d1)包括第一倾斜壁(5)。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021118.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抑制与高度不同于本车前侧车架的前端的相向车辆之间的错车碰撞,并且吸收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外侧的基于SOT碰撞产生的碰撞能量。车身前部构造(10)中,车架(11)具有:帽子截面部(11c),其在车身前后方向的后方侧具有向上下延伸的凸缘(11a、11b)而呈帽子截面形状;U字截面形状的第一U字截面部(11e),其是在帽子截面部的前方侧具有朝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展的突出部(11d)而构成的。车架还具有:第二U字截面部(14),其是在第一U字截面部的外壁上以使该第一U字截面部的上下方向的截面形状扩大的方式重合有分体构成的矩形板状的上下截面扩大部(13)而构成的;和背板(15),其将由第一U字截面部(11e)以及第二U字截面部(14)形成的开口封闭。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88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021485.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向前侧车架有效传递荷载输入,同时使变形状况稳定。前侧车架(1)的前端部(1a)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扩大宽度,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平坦的上壁(3);从上壁(3)的内端向下方延伸的内壁(4);从内壁(4)的下端向外侧下方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壁(5);和从第一倾斜壁(5)的外端向外侧延伸的平坦的下壁(6)。另外,前端部(1a)具有将上壁(3)和下壁(6)的各外端缘之间沿上下方向连结的外壁(7);和在上壁(3)与下壁(6)之间上下延伸并将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a)的截面沿车宽方向一分为二的加强壁(9)。被一分为二的前端部(1a)的一个截面(d1)包括第一倾斜壁(5)。
-
公开(公告)号:CN1152579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021012.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抑制在以折曲部为中心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倾斜的方向上作用的应力。仪表板下构件(28)具有从车辆前方朝向车辆后方降低的倾斜面(32),在该倾斜面(32)中,前侧车架(12)具有当侧视观察时以越趋向车辆后方越位于车辆下方的方式沿着倾斜面(32)折曲的折曲部(34),前侧车架(12)的与该折曲部(34)相比位于车辆后方的车辆后方部分沿着所述地板面水平地向车辆后方延伸,并且前侧车架(12)的车辆后方部分的车辆后端(12a)与前通道侧车架(44)的车辆后端(44a)相比更加向车辆后方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8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020701.6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能够缩短车身前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且能够支承SOT碰撞载荷。在车身前部构造(10)中,框架(11)具有俯视观察时以三角形状向前端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1d),还具有配置于框架(11)的车宽外侧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上构件(12),上构件(12)中向前方侧下降倾斜的前端部(12a)朝向车宽内侧方向弯折至框架(11)的附近,由弯折的前端部(12a)的侧面和在框架(11)的前端侧以喇叭形状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11d)的侧面形成俯视观察时大致为V字形状的V字空间。V字空间中具备架设于前端部(12a)和突出部(11d)的接合部件(1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