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180965.X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在博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可在从车辆前方输入碰撞负荷时,使副车架在车室的前方侧向下方顺利掉落。车体前部包括前侧车架(7)、副车架(8)及车室前结构体(30)。副车架(8)具有副车架本体(41)、脚部(42)、前紧固部(34)及后紧固部(35)。前侧车架(7)具有副车架安装部,此副车架安装部配置于屈曲起点部(22)的前侧,供紧固前紧固部(34)。在前侧车架(7)的较屈曲起点部(22)更靠后侧,结合有零件安装托架(25),此零件安装托架(25)具有前表面朝向车辆后方侧向下方倾斜的倾斜引导部(24)。倾斜引导部(24)配置于从车辆前方输入碰撞负荷时,从前侧车架(7)脱落的脚部后退移位的轨道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88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021485.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向前侧车架有效传递荷载输入,同时使变形状况稳定。前侧车架(1)的前端部(1a)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扩大宽度,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平坦的上壁(3);从上壁(3)的内端向下方延伸的内壁(4);从内壁(4)的下端向外侧下方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壁(5);和从第一倾斜壁(5)的外端向外侧延伸的平坦的下壁(6)。另外,前端部(1a)具有将上壁(3)和下壁(6)的各外端缘之间沿上下方向连结的外壁(7);和在上壁(3)与下壁(6)之间上下延伸并将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a)的截面沿车宽方向一分为二的加强壁(9)。被一分为二的前端部(1a)的一个截面(d1)包括第一倾斜壁(5)。
-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186600.8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在博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可在从车辆前方输入碰撞负荷时,使副车架在车室的前方侧向下方顺利掉落。车体前部包括前侧车架(7)、副车架(8)及车室前结构体(30)。副车架具有副车架本体(41)、在副车架本体的前部区域中紧固于前侧车架的前紧固部(34)、及在副车架本体的后部区域中紧固固定于车室前结构体的后紧固部(35)。在后紧固部设有向车辆后方侧突出的第一凸部。转向齿轮箱(40)的一部分构成从副车架本体向上方突出的第二凸部。前紧固部设于从副车架本体的前部区域向上方突出的第三凸部。车室前结构体具有各凸部抵接于前表面的第一倾斜引导部、第二倾斜引导部、第三倾斜引导部。
-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3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111158999.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在博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当从车辆前方输入碰撞负荷时,使副车架更顺利地向下方掉落。车体前部包括前侧车架、副车架(8)及车室前结构体(30)。副车架具有副车架本体、及在副车架本体的左右的后部区域中紧固于车室前结构体的一对后紧固部(35)。后紧固部(35)具有供螺栓(15)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筒体(45)、及从筒体体(30)具有:支撑板(14),大致水平地延伸,在其下表面通过螺栓(15)而紧固有筒体(45);以及倾倒限制壁,在支撑板(14)的、较与螺栓(15)的紧固部更靠后方位置,从车辆后方侧与凸部(46)对峙。(45)向车辆后方侧突出的凸部(46)。车室前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3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186600.8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在博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可在从车辆前方输入碰撞负荷时,使副车架在车室的前方侧向下方顺利掉落。车体前部包括前侧车架(7)、副车架(8)及车室前结构体(30)。副车架具有副车架本体(41)、在副车架本体的前部区域中紧固于前侧车架的前紧固部(34)、及在副车架本体的后部区域中紧固固定于车室前结构体的后紧固部(35)。在后紧固部设有向车辆后方侧突出的第一凸部。转向齿轮箱(40)的一部分构成从副车架本体向上方突出的第二凸部。前紧固部设于从副车架本体的前部区域向上方突出的第三凸部。车室前结构体具有各凸部抵接于前表面的第一倾斜引导部、第二倾斜引导部、第三倾斜引导部。
-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3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180965.X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在博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可在从车辆前方输入碰撞负荷时,使副车架在车室的前方侧向下方顺利掉落。车体前部包括前侧车架(7)、副车架(8)及车室前结构体(30)。副车架(8)具有副车架本体(41)、脚部(42)、前紧固部(34)及后紧固部(35)。前侧车架(7)具有副车架安装部,此副车架安装部配置于屈曲起点部(22)的前侧,供紧固前紧固部(34)。在前侧车架(7)的较屈曲起点部(22)更靠后侧,结合有零件安装托架(25),此零件安装托架(25)具有前表面朝向车辆后方侧向下方倾斜的倾斜引导部(24)。倾斜引导部(24)配置于从车辆前方输入碰撞负荷时,从前侧车架(7)脱落的脚部后退移位的轨道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88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021485.7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为,向前侧车架有效传递荷载输入,同时使变形状况稳定。前侧车架(1)的前端部(1a)向车宽方向的外侧扩大宽度,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平坦的上壁(3);从上壁(3)的内端向下方延伸的内壁(4);从内壁(4)的下端向外侧下方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壁(5);和从第一倾斜壁(5)的外端向外侧延伸的平坦的下壁(6)。另外,前端部(1a)具有将上壁(3)和下壁(6)的各外端缘之间沿上下方向连结的外壁(7);和在上壁(3)与下壁(6)之间上下延伸并将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a)的截面沿车宽方向一分为二的加强壁(9)。被一分为二的前端部(1a)的一个截面(d1)包括第一倾斜壁(5)。
-
公开(公告)号:CN1166538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026814.1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下构件及上构件的连结部位适当地承受前碰撞载荷的车身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1)包括:下构件,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并随着趋向后方而朝向上方;上构件(7),其从下构件的后端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下构件及上构件以多个面相互连结,下构件及上构件(7)的各面的连结部位(B1、B2、B3)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15139959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305027.6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4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正面碰撞时使电池承载部稳定地变形而使电池旋转的车辆的电池旋转结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电池旋转结构30,包括:电池B,与发动机搭载零件12相对;电池支承面,在正面碰撞时可变形为山型;一对电池卡止片,设置在电池支承面的前后方向中央的两个侧部;一对卡止杆41,卡止在一对电池卡止片的卡止孔中;及,按压板42,由一对卡止杆41上部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3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158999.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安在博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前部结构,当从车辆前方输入碰撞负荷时,使副车架更顺利地向下方掉落。车体前部包括前侧车架、副车架(8)及车室前结构体(30)。副车架具有副车架本体、及在副车架本体的左右的后部区域中紧固于车室前结构体的一对后紧固部(35)。后紧固部(35)具有供螺栓(15)沿上下方向贯穿的筒体(45)、及从筒体(45)向车辆后方侧突出的凸部(46)。车室前结构体(30)具有:支撑板(14),大致水平地延伸,在其下表面通过螺栓(15)而紧固有筒体(45);以及倾倒限制壁,在支撑板(14)的、较与螺栓(15)的紧固部更靠后方位置,从车辆后方侧与凸部(46)对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