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移动终端支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99161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35691.1

    申请日:2012-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的移动终端支承结构,使移动终端能够以确保车座下的空间并使收纳品容易取放的方式紧凑地收纳在鞍乘型车辆的车座下方。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移动终端支承结构,该鞍乘型车辆具备在上方具有开口部的收纳盒(50)和覆盖所述开口部的能够开闭的乘车用车座(60),并在由收纳盒(50)和乘车用车座(60)形成的空间内以能够供电的方式收纳有移动电话(110),其中,在支承乘车用车座(60)的坐垫部(61)的车座底板(62),设置有支承移动电话(110)的移动终端支承部(65)以及支承移动电话(110)的充电线(100)的电线支承部(70)。

    跨骑型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8274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01225.X

    申请日:2012-01-04

    Inventor: 中野润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在左右的下框架之间具备收纳空间的跨骑型车辆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较大地确保收纳空间。该跨骑型车辆具备:轴支承包含前轮在内的转向系统的头管(12);从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框架(30);从主框架(30)的下部向后方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框架(32、32);在主框架(30)的后方设置在左右一对的下框架(32、32)之间的收纳空间(S),在收纳空间(S)中收容有作为构成车辆的部件的燃料箱(24),其中,该跨骑型车辆具有与主框架下部(62)的下端部(62A)连接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横向框架(31),在前横向框架(31)的左右的端部(31A、31A)连接下框架(32、32)的前端部。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0522729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410080841.4

    申请日:2004-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阻碍从正面主盖开口部进行维修,且提高正面主盖刚度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覆盖车体车架(2)的顶管(2a)前侧的正面盖(15)由固定在车体车架(2)上的在上部中央具有左右两内侧缘构成V字形的开口部(20)的正面主盖(15M),以及覆盖上述开口部(20)且与该正面主盖(15M)相连的正面辅盖(15S)构成。其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为相互连接上述开口部(20)的左右两内侧缘上端部的增强壁(21)整体形成在正面主盖(15M)上,由此,正面辅盖(15S)从前方覆盖上述开口部(20)和增强壁(21)。

    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607143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200410080841.4

    申请日:2004-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阻碍从正面主盖开口部进行维修,且提高正面主盖刚度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覆盖车体车架(2)的顶管(2a)前侧的正面盖(15)由固定在车体车架(2)上的在上部中央具有左右两内侧缘构成V字形的开口部(20)的正面主盖(15M),以及覆盖上述开口部(20)且与该正面主盖(15M)相连的正面辅盖(15S)构成。其小轮摩托车型车辆的正面盖结构为相互连接上述开口部(20)的左右两内侧缘上端部的增强壁(21)整体形成在正面主盖(15M)上,由此,正面辅盖(15S)从前方覆盖上述开口部(20)和增强壁(21)。

    小型摩托车辆的收藏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944C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00106957.8

    申请日:2000-04-26

    Abstract: 一种小型摩托车辆的收藏结构,在车体后部设置收藏头盔用的收藏箱(26),靠车座可开闭地覆盖此一收藏箱(26)的上部开口(26b),收藏箱(26)在底部(26c)而且从车体中央(CL)靠右的位置上,备有前后延伸的凹部(26d),能够收藏书籍类等方形收藏物(B)。采用本发明,不用弯折就可以很容易地把书籍类等方形收藏物收藏在收藏箱中。

    鞍乘型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3130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80078554.6

    申请日:2015-03-30

    Abstract: 一种鞍乘型车辆,具备:转向轴,其能够对前轮进行转向操纵;头管,其对上述转向轴进行轴支承;前部车身框架,其从上述头管向后方延伸,并具备左右分离的左右一对主框架;后部车身框架,其连接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并向车身后方延伸;后轮,其配置于后部车身框架的下方;内燃机,其设于上述前部车身框架的下方;空气滤清器,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主框架之间,鞍乘型车辆的特征在于,左右一对上述主框架构成为左右各一根且上下较宽,上述空气滤清器具备在车辆侧视时延伸至上述主框架下方的鼓出部,在上述鼓出部设有在俯视时以与上述主框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延伸部。

    跨骑型车辆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82741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001225.X

    申请日:2012-01-04

    Inventor: 中野润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在左右的下框架之间具备收纳空间的跨骑型车辆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较大地确保收纳空间。该跨骑型车辆具备:轴支承包含前轮在内的转向系统的头管(12);从头管(12)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框架(30);从主框架(30)的下部向后方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框架(32、32);在主框架(30)的后方设置在左右一对的下框架(32、32)之间的收纳空间(S),在收纳空间(S)中收容有作为构成车辆的部件的燃料箱(24),其中,该跨骑型车辆具有与主框架下部(62)的下端部(62A)连接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横向框架(31),在前横向框架(31)的左右的端部(31A、31A)连接下框架(32、32)的前端部。

    机动二轮车的把手罩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3040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207907.4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把手罩内部包含的储存罐容易实施维修操作的机动二轮车的把手罩。当仅卸下上部把手罩时,如图所示,呈现出第一开口部(61)。通过该第一开口部(61)能够维修储存罐。不需要从把手罩后半体(34)上卸下把手罩前半体(32)。当维修操作结束时,盖上上部把手罩。利用该上部把手罩能够覆盖第一开口部(61)和接合面(58),能够提高外观性。

    机动二轮车的把手罩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23040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07907.4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把手罩内部包含的储存罐容易实施维修操作的机动二轮车的把手罩。当仅卸下上部把手罩时,如图所示,呈现出第一开口部(61)。通过该第一开口部(61)能够维修储存罐。不需要从把手罩后半体(34)上卸下把手罩前半体(32)。当维修操作结束时,盖上上部把手罩。利用该上部把手罩能够覆盖第一开口部(61)和接合面(58),能够提高外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