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07144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410085010.6
申请日:2004-10-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转向手柄的手柄罩的构造,可以不会受到手柄前罩和手柄后罩的上部结合线的妨碍地,将用于嵌合装配仪表单元的开口部设置在手柄后罩上,并可以使用大型的仪表单元。将覆盖着杆型转向手柄(4)的中间部的手柄罩(13)由手柄前罩(13F)和手柄后罩(13R)的对接和结合而形成;并在手柄后罩(13R)的上部,设置用于嵌合仪表单元(41)的上部外周面的开口部(47)。这时,使开口部(47)以由其将手柄前罩(13F)和手柄后罩(13R)的上部结合线(L)分割成左右的方式得到配置,并将手柄前罩(13F)的后缘以超越增强壁(48)、与开口部(47)的前缘为上下对合的方式进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656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1341.0
申请日:2008-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2K11/10 , B62K19/3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小型车辆提高了摆动臂的形状以及设计的自由度,而不会受到排气消声器的摆动臂侧支承部以及后缓冲器单元向摆动臂侧连结的连结部的变化的影响,其中,后轮的车轴的两端部受到动力单元的后部和固定在该动力单元上的摆动臂的轴支承,排气消声器相对于后轮而言设置在摆动臂侧,在车体构架及摆动臂之间设置后缓冲器单元。连结在后缓冲器单元(24)的下端部的缓冲器用托架(35)、以及支承排气消声器(33)的消声器用托架(36)与摆动臂(34)分体地形成并安装在摆动臂(34)上。
-
公开(公告)号:CN1283514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02107758.4
申请日:2002-03-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 B60Q1/2607 , B62J6/04 , B62K19/46 , B62K2202/00
Abstract: 在后组合灯(267)设置左右一对灯泡(545、545)和灯泡(546、546),在下部箱(207a)开设用于维修这些灯泡(545、545、546、546)的左右检修口(511、512),由盖(513、514)分别封闭这些检修口(511、512),从而使后组合灯(267)接近收容箱(207)。这样,可容易地从收容箱的内侧进行灯泡的维修,同时,可使后组合灯接近收容箱,即使在大型的收容箱的后方配置大型的后组合灯也可紧凑地形成车辆的后部。因此,车辆后部的宽度和全长不变大,可提高车辆的外观性和驾驶性。
-
公开(公告)号:CN1840410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71618.2
申请日:2006-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自动二轮车的车身车架,在配置于能够开闭的座位的下方的收容箱(8)的后部延伸设置燃料箱罩(17)。在该燃料箱罩(17)上,一体式形成用于使人将手插入而从下方侧支撑车身的侧部把手(23)。将向座位的后方侧突出的扶手(31)的根部(32)侧紧固在后部车架(7),将支撑构件(35)的一端紧固在根部(32)。支撑构件(35)的另一端在比扶手(31)和后部车架(7)的紧固部还靠向上方的位置,即,车身内侧位置紧固于侧部把手(23)。从而,能够提供在不降低侧部把手的支撑刚性的前提下,能够将侧部把手容易地设定在车身上的适当的高度的自动二轮车的车身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840408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68363.4
申请日:2006-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实现侧部把手的把持容易度的提高,以及车体外观设计的自由度的提高的自动二轮车的车体构造。在可开闭的车座(10)下方配置收容盒(8),在收容盒(8)的后部上端一体形成朝车体侧下方弯曲的侧部把手(23)。在车座(10)的底板(40)上沿侧部把手(23)的鼓出形状形成有凹部(43)。将车座(10)的外缘(51a)以覆盖侧部把手(23)的外侧的方式朝下方延伸,将侧部把手(23)的延出部(53)的下端设置成与车座(10)的外缘(51a)的末端部(52)相同的或者比其更高的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8C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03119810.4
申请日:2003-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7/06
Abstract: 一种通过连杆部件将动力单元的前部可上下摆动地支承在前端具有可自由转向地支承转向车把的头管的车体框架上,在供骑车人乘坐的、配置在所述动力单元的上方的车座与所述转向车把之间,配置有放置骑车人的脚用的踏脚板的小轮摩托车型车辆,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避免动力单元撞到路缘石等上。在将配置在比踏脚板(103)的后端更靠下方处并将构成车体框架(25)的一部分的框架部件(43)以及设在动力单元下部的支持部(42)连结起来的连杆部件(46)上,固定有比该连杆部件(46)更向下方突出的防护部件(54)。
-
公开(公告)号:CN1153715C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01123361.3
申请日:2001-07-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12 , B62J99/00 , B62J2099/002 , B62K2207/00
Abstract: 在车座(10)的车座底板(26)上配置下部车座缓冲垫(30),在其上支承车座开关(25),并在车座开关(25)上设置变薄了与下部车座缓冲垫(30)的厚度相当量的车座缓冲垫本体(27),并由车座表皮(28)覆盖其上。这样,可获得良好的乘车检测用传感器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376603A
公开(公告)日:2002-10-30
申请号:CN02107758.4
申请日:2002-03-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 B60Q1/2607 , B62J6/04 , B62K19/46 , B62K2202/00
Abstract: 在后组合灯267设置左右一对灯泡545、545和灯泡546、546,在下部箱207a开设用于维修这些灯泡545、545、546、546的左右检修口511、512,由盖513、514分别封闭这些检修口511、512,从而使后组合灯267接近收容箱207。这样,可容易地从收容箱的内侧进行灯泡的维修,同时,可使后组合灯接近收容箱,即使在大型的收容箱的后方配置大型的后组合灯也可紧凑地形成车辆的后部。因此,车辆后部的宽度和全长不变大,可提高车辆的外观性和驾驶性。
-
公开(公告)号:CN1309050A
公开(公告)日:2001-08-22
申请号:CN01103048.8
申请日:2001-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矢野谦吾
IPC: B62J1/12
Abstract: 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用车座提高了设有腰部支承部件的车座的防水性和外观性。在前后具有驾驶席用座部1和同乘席用座部2的双座的中间垂直错位部设有腰部支承部件件3,同乘席用座部2与设在底板4上的缓冲构件5分体,导向支承杆26借助锁定机构相对底板4的支承杆导向构件11自由前后移动。用连续一体的表皮7覆盖缓冲构件5及腰部支承本体6,由吊入构件35将作为其一部分的分界部33经常地向腰部支承本体6的腰部垫和缓冲构件5的间隙34内拉入。
-
公开(公告)号:CN1184746A
公开(公告)日:1998-06-17
申请号:CN97121559.6
申请日:1997-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带前盖的车辆中,很容易将配置在前盖前方的标记牌等附件用的安装撑板装配在前盖上的车辆附件安装结构。前盖10由可相互分离地接合在一起的上盖基体10a及下盖基体10b构成,在下盖基体10b上面形成切口状通孔16,穿过该通孔16的安装撑板12的基端由设置于下盖基体10b上的支持部21支撑,附件13安装在该安装撑板的前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