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90024C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610094026.2
申请日:2006-06-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单元,其由相同的结合构件结合内燃机、变速装置及悬架部。该车辆用动力单元(6)具有:发动机壳(21),其从与连接有后轮(4L、4R)的后轮轴(33)平行设置的曲轴(26)输出旋转驱动力;变速机壳(22),其收容有变速装置(37),该变速装置(37)将曲轴(26)的旋转驱动力经由与后轮轴(33)平行设置的副轴(34)传递给后轮轴(33),该动力单元(6)通过悬架构件(12)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该悬架构件(12)配置于发动机壳(21)和变速机壳(22)的第二及第三安装部(68、69),由相同的结合构件(73)结合发动机壳(21)、变速机壳(22)及悬架构件(12)。
-
公开(公告)号:CN1840410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71618.2
申请日:2006-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自动二轮车的车身车架,在配置于能够开闭的座位的下方的收容箱(8)的后部延伸设置燃料箱罩(17)。在该燃料箱罩(17)上,一体式形成用于使人将手插入而从下方侧支撑车身的侧部把手(23)。将向座位的后方侧突出的扶手(31)的根部(32)侧紧固在后部车架(7),将支撑构件(35)的一端紧固在根部(32)。支撑构件(35)的另一端在比扶手(31)和后部车架(7)的紧固部还靠向上方的位置,即,车身内侧位置紧固于侧部把手(23)。从而,能够提供在不降低侧部把手的支撑刚性的前提下,能够将侧部把手容易地设定在车身上的适当的高度的自动二轮车的车身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313312C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410007996.5
申请日:2004-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H1/04 , B62K23/08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车辆,具有低底盘式底板、后制动踏板和主支架,利用相同的支架轴同轴支撑主支架和后制动踏板,同时缩短支撑它们的轴的长度。把作为支架侧轴承部件的轴毂(49、49)分开设在主支架(16)的上部左右,在其间配置从焊接在主支架(1)上的轴托架(39)向左右延伸的车体侧轴承部件即轴毂(38),并通过支架轴(40)连接。在一方轴毂(38)设置小径部(56),在其外周支撑自由转动的后制动踏板的轴承部件即轴毂(35)。从而把轴毂(35)配置在轴毂(49)和轴托架(39)之间,并且使这些轴毂(49、35、38、28、49)同轴支撑,所以能够在缩短支架轴(40)的同时,增大轴毂(35)的截面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0354175C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380100123.2
申请日:2003-1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型摩托车式车辆(10)的框架结构(210),其具有车主架(11)和设置在车主架(11)上的底板(222)。框架结构(210)包括从前管(211)的下端向后延伸的主管(71),和连接到主管(71)的后端的第一横管(74)。所述第一横管具有相对两端,用于支撑发动机的发动机悬挂托架(77、77)焊接到这两端上。用于支撑所述底板的左、右底板支撑架(217、217)都在第一横管(76)的外圆周上的焊接范围(274)内焊接到发动机悬挂托架(77)上。
-
公开(公告)号:CN1535883A
公开(公告)日:2004-10-13
申请号:CN200410007996.5
申请日:2004-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H1/04 , B62K23/08 , B62K2202/00
Abstract: 同轴支撑主支架和后制动踏板,同时缩短支撑它们的轴的长度。把作为支架侧轴承部件的轴毂49、49分开设在主支架16的上部左右,在其间配置从焊接在主支架1上的轴托架39向左右延伸的车体侧轴承部件即轴毂38,并通过支架轴40连接。在一方轴毂38设置小径部56,在其外周支撑自由转动的后制动踏板的轴承部件即轴毂35。从而把轴毂35配置在轴毂49和轴托架39之间,并且使这些轴毂49、35、38、28和49同轴支撑,所以能够在缩短支架轴40的同时,增大轴毂35的截面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0447036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10071618.2
申请日:2006-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自动二轮车的车身车架,在配置于能够开闭的座位的下方的收容箱(8)的后部延伸设置燃料箱罩(17)。在该燃料箱罩(17)上,一体式形成用于使人将手插入而从下方侧支撑车身的侧部把手(23)。将向座位的后方侧突出的扶手(31)的根部(32)侧紧固在后部车架(7),将支撑构件(35)的一端紧固在根部(32)。支撑构件(35)的另一端在比扶手(31)和后部车架(7)的紧固部还靠向上方的位置,即,车身内侧位置紧固于侧部把手(23)。从而,能够提供在不降低侧部把手的支撑刚性的前提下,能够将侧部把手容易地设定在车身上的适当的高度的自动二轮车的车身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891564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610094026.2
申请日:2006-06-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M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单元,其由相同的结合构件结合内燃机、变速装置及悬架部。该车辆用动力单元(6)具有:发动机壳(21),其从与连接有后轮(4L、4R)的后轮轴(33)平行设置的曲轴(26)输出旋转驱动力;变速机壳(22),其收容有变速装置(37),该变速装置(37)将曲轴(26)的旋转驱动力经由与后轮轴(33)平行设置的副轴(34)传递给后轮轴(33),该动力单元(6)通过悬架构件(12)安装在车体框架(2)上,该悬架构件(12)配置于发动机壳(21)和变速机壳(22)的第二及第三安装部(68、69),由相同的结合构件(73)结合发动机壳(21)、变速机壳(22)及悬架构件(12)。
-
公开(公告)号:CN1684869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200380100123.2
申请日:2003-1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10 , B62K22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型摩托车式车辆(10)的框架结构(210),其具有车主架(11)和设置在车主架(11)上的底板(222)。框架结构(210)包括从前管(211)的下端向后延伸的主管(71),和连接到主管(71)的后端的第一横管(74)。所述第一横管具有相对两端,用于支撑发动机的发动机悬挂托架(77、77)焊接到这两端上。用于支撑所述底板的左、右底板支撑架(217、217)都在第一横管(76)的外圆周上的焊接范围(274)内焊接到发动机悬挂托架(77)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