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351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19767.0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0 , C22C38/34 , C22C33/04 , B21J5/00 , B21B1/02 , C21D8/02 , C21D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000MPa极薄氧化层高耐蚀热成形钢及其生产方法,成分:C:0.38%~0.40%,Mn:1.40%~1.50%,Cr:3.01%~3.50%,Si:1.35%~2.40%,Si+Al:1.45%~2.45%,P:0.04%~0.08%,S≤0.002%,Nb:0.045%~0.055%,V:0.15%~0.25%,Mo:0.21%~0.3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成分设计以及工艺参数控制,充分发挥Cr、Nb、V、Mo合金元素的作用,起到细化晶粒、析出强化等作用,获得均匀、细小的马氏体组织,保证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优异耐蚀性能,满足汽车用钢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4370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8323.8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3 , G01N23/2202 , G01N1/36 , G01N1/38 , G01N1/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硫铁矿成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X射线荧光法检测高硫铁矿中成分含量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S1、将待测样品、钴粉和熔剂混合,得到混合物;S2、在混合物中加入无水碳酸钠进行混合,之后置于温度在690‑710℃的马弗炉中灼烧7‑10min;S3、冷却后,加入脱模剂;S4、之后置于熔融炉中在1045‑1055℃下熔融;然后冷却、脱模;S5、然后将S4得到的待测试样制成玻璃熔片后,进行X射线荧光检测,分析得到对应硫、二氧化硅、三氧化铝和铁的含量。本发明能在无需添加多种助剂且方法简单的基础上,对高硫铁矿,实现同时准确检测高硫铁矿中S、TFe、SiO2和Al2O3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7263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1583951.7
申请日:2022-12-10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富军 , 刘小林 , 袁静 , 刘胜贺 , 杨帆 , 刘坚锋 , 熊文名 , 操瑞宏 , 吕继平 , 王琨铭 , 刘东旭 , 朱永宽 , 熊雄 , 郑景斌 , 黄珍 , 李磊 , 严龙 , 彭旭 , 彭斌 , 邱香花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Cr正火态核电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含Cr正火态核电用钢板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17~0.20%,Si:0.15~0.35%,Mn:1.10~1.20%,Nb:0.010~0.020%,Cr:0.21~0.26%,Als:0.015~0.045%,Ti:0.010~0.020%,CEV≤0.4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Mn含量,添加铬和铌元素,生产出厚度为12~75mm的SA516Gr.70钢板,其‑40℃横向冲击值大于80J,屈服强度320‑360MPa,抗拉强度500‑535MPa,伸长率大于28%,耐腐蚀速率不超过1.0g/m2·h,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常温和低温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0879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1368451.1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冷轧带钢边部起筋缺陷的方法及设备,涉及带钢热轧领域。旨在能够改善冷轧钢带边部起筋的问题。方法包括热轧粗轧区的轧辊辊型的凹度范围为‑290~‑300μm;热轧精轧区的带钢的凸度范围为60~80μm,带钢楔形范围为≤20μm,精轧开轧温度控制在1053~1100℃,精轧终轧温度控制在890~910℃;精轧区的头部区域机架轧辊采用第二凹辊,尾部区域机架轧辊采用第三凹辊;第二凹辊的凹度范围为‑220~‑230μm;第三凹辊的凹度范围为‑170~‑180μm。设备用于实施上述的方法。使轧辊与带钢边部位置接触部分受力减少,减少带钢与轧辊受力情况,确保轧辊均匀磨损,改善起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879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17790.X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06 , C22C38/54 , C22C33/04 , B22D11/00 , C21D1/28 , C21D6/00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铸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压力容器用钢,其在经过一次焊后热处理后,尺寸≤5μm的晶粒占比大于50%,尺寸≥20μm的晶粒占比小于15%;经过二次焊后热处理后,尺寸≤5μm的晶粒占比大于45%,尺寸≥20μm的晶粒占比小于20%;经过三次焊后热处理后,尺寸≤5μm的晶粒占比大于40%,尺寸≥20μm的晶粒占比小于25%。本发明的压力容器用钢通过成分和工艺的调节,能够在焊接热处理后保证较大的强度和韧性,即便是经过二次及二次以上的焊接后热处理,也能够保证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以满足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5055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246531.3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材切割技术领域的纵剪机刀具摆放切换装置,所述的纵剪机刀具摆放切换装置的装置框架(1)上部设置导轨(6),可移动梁(2)活动卡装在导轨(6)上,可移动梁(2)的可移动梁左连接臂(7)上设置摆放架左组件(8),可移动梁(2)的可移动梁右连接臂(9)上设置摆放架右组件(10),装置框架(1)下方位置设置纵剪机刀座(3),本发明所述的纵剪机刀具摆放切换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实现纵剪机刀具在刀具摆放架上的布置,在更换刀具时不需要搬动刀具就能够省力地实现刀具的更换,减轻工人装卸刀具劳动强度,实现对刀具的分类管理,避免刀具混淆。
-
公开(公告)号:CN116751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0585.5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加文 , 李冬红 , 刘富平 , 付林才 , 范超 , 谢芳 , 刘志芳 , 杨帆 , 廖东平 , 汤建波 , 彭永生 , 张琪锋 , 邹志荣 , 刘西沉 , 谢龙 , 杨年 , 黄梦茜 , 刘思鹏
Abstract: 一种转炉炉前水冷大梁及其水冷方法,属于转炉技术领域,其中的转炉炉前水冷大梁,包括安装在转炉炉门顶部的主梁框架及其内侧连接的用于承载安装转炉烟罩的内支撑框架,所述主梁框架和内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多个相通连的水冷通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水冷大梁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承重性能好,冷却效果好,避免了受热变形烧损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441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54634.6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宽带钢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厚规格51CrV4的加工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热轧、酸洗、一次退火、纵剪工艺、二次退火和冷轧,其中,纵剪工艺中,当宽带钢的厚度t为6.0~7.9mm时,纵剪排刀中间间隙d满足0.22t≤d<0.23t;当宽带钢的厚度t为8.0~9.9mm时,纵剪排刀中间间隙d满足0.23t≤d<0.24t;当宽带钢的厚度t为10.0~12.0mm时,纵剪排刀中间间隙d满足0.24t≤d<0.25t;纵剪排刀边部间隙D满足(0.18~0.19)t,纵剪刀片重叠量f满足(0.17~0.18)t。本发明方法通过按照宽带钢不同厚度,调整纵剪排刀中间间隙、纵剪排刀边部间隙和纵剪刀片重叠量大小,避免51CrV4宽带钢出现褶皱纹、台阶、刀印、带/层状鱼鳞等缺陷,避免影响后续冷轧压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3821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810737557.1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轧机组轧制力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结构,轧机平台上方设置有液压阀台,下方为轧机牌坊,AGC压下液压缸装于轧机牌坊内,AGC压下液压缸下方装有轧辊系统,轧机平台与轧机牌坊间设置有通孔,液压油管穿过通孔且一端连接AGC压下液压缸的无杆腔,另一端通过截止阀连接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有效防止了轧机内恶劣环境对压力传感器的影响,大大提高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压力传感器的可靠性好,冷酸轧机组自动控制系统稳定。更换压力传感器4的时间从2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改善了更换压力传感器4的工作环境,大大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51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76147.2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包水口引流砂的灌砂方法及灌砂系统,所述灌砂方法包括:获取冶炼的钢种信息和钢包水口信息,钢包水口信息包括钢包水口的容积和钢包水口的口部形状;根据钢种信息以及第一预设表,获取灌砂所用引流砂的类型和引流砂所需的烘烤温度;然后基于烘烤温度对引流砂进行烘烤处理,获得烘烤后的引流砂;根据钢种信息和钢包水口的容积以及第二预设表,获取灌砂所用引流砂的数量;根据钢包水口的口部形状,获取灌砂所用灌砂导管的截面积;然后基于灌砂导管的截面积、引流砂的数量,将烘烤后的引流砂通过灌砂导管对钢包水口进行灌砂处理。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更加精准的进行灌砂操作,能够提高灌砂质量和钢包自开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