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5762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38789.7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中心区的私家车需求管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城市选取和基本情况;S2:指标选取;S3:中心区路内和路外公共停车收费和政策;S4:对停车收费进行记录和比较;S5:停车的供给和收费政策小结;S6:中心区机动车用车成本和政策。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城市中心区的私家车需求管控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结果,可以关注和深刻理解各国对私人机动车交通政策螺旋前进这一现实,批判的吸收案例城市中心区最新实践的技术、政策手段,可以实现国内城市的交通发展、管理和服务的弯道超车,有利于助力构建绿色、公平、高效的城市交通环境,同时通过对多个城市的分析,可以考虑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促进绿色交通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90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43205.3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风险评价方法,邀请多专家对每个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风险表现的“发生概率”和“产生后果”进行打分评估;计算各位专家对每类风险表现的风险评估值;平均计算,获得每类风险表现的最终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类别、风险因素和风险表现对应转化为一、二、三级指标,然后根据G1法,计算综合管廊各级运维风险指标的权重,设计综合管廊运维风险的综合评估模型;从指标权重的角度分析,结合风险值考虑,对应的采取加强措施。本发明对管廊运维风险的评估主要依赖于专家打分,在管廊运维成熟、运维数据丰富时,可以考虑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对运维风险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735889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760477.3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F13/22 , G09F13/16 , G09F2013/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标识系统,其结合综合管廊本体、专项管线情况设置,通过标识系统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引导,使使用者识别设施、有预见性地活动、顺利快捷抵达目的地,促进正常作业、通行安全。其以颜色、形状、字符、图形的形式向使用者传递信息,作为综合管廊管理的设施;其包括指南标识、识别标识、引导标识、警示标识;指南标识设置在综合管廊主要出入口处;识别标识设置在对象周边的合理位置;引导标识设置在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逃生口、防火门、管廊互通交叉口、管廊上下层楼梯口、管廊沿线适当位置处;警示标识设置在易发生危险的区域、易导致进入管廊的人员产生错觉而放松警惕的区域,以及同一位置连续发生同类事故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237825.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6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交通碳排放核算与减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区域当前周期的交通数据,所述交通数据包括排放源指标参数和调节因子指标参数;S2)将当前周期的交通数据输入至MOVES模型,计算出当前周期的碳排放量;S3)比较上一周期的碳排放量和当前周期的碳排放量,得到比较结果;S4)分析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排放源指标参数和/或调节因子指标参数,模拟碳排放量,制定下一周期的交通政策,即调整下一周期的交通数据指标;S5)返回步骤S1),重新获取交通数据。本发明能够根据交通数据以及市场宏观政策,即使调整交通数据中的某些参量,在保证目标地区有效通勤的情况下,能够逐步降低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3063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910404244.9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余热回收的地下综合管廊除湿系统,包括复数组串联连接的除湿单元,每组除湿单元包括发热舱、非发热舱、变频热泵系统、转轮除湿机,变频热泵系统包括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冷凝器,第一蒸发器上连接有第一进风管,第二蒸发器上连接有第二进风管,冷凝器与上一除湿单元的发热舱连接,转轮除湿机包括再生区和除湿区,冷凝器与转轮除湿机的再生区连接,转轮除湿机的再生区上连接有第一排风管,第一蒸发器与转轮除湿机的除湿区连接,转轮除湿机的除湿区与非发热舱连接,非发热舱上连接有第二排风管,第二蒸发器与发热舱连接。本发明实现余热利用和节能运行,节能效果好,而且除湿的运行成本较低,能耗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86225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38785.9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30 , G06Q5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通学服务策略演化博弈分析方法:S1:在通学公交线路制定之前在区内启动学校公交出行调查;S2:演化博弈论的应用;S3:基于EGT模型的决策临界值分析。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绿色通学服务策略演化博弈分析方法,本方法以现实中的指标数据、调查成果为依据,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建立政府、学校各方在提供绿色出行方面的矩阵,假设政府决策选项为是否提供通学公交,而学校的决策选项为是否购置并运营校车,并以基于交通改善带来的广义收益和通学公交或校车通学的开行成本构建复制动态方程,模拟各方决策制定过程,构建了通学服务提供方决策行为变化和最终决策制定的数学模型,并据此对影响决策的临界因素和临界值开展识别和反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8028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53437.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污水源热泵系统及其设计方法,属于能源回收和热能利用领域。该系统通过根据住宅用户和商业综合体的不同需求,合理设计污水源热泵的取水点和回水点,分别选取V型滤池的清水池或缓冲池作为水源,并对换热后的水进行适当处理,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水源抽取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影响,保障污水厂和水源热泵机组的稳定运行。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污水热能的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满足不同用户的热能需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753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905476.9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防灾抗灾能力提升改造结构及其改造方法,包括隧道本体、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箱和泡沫水喷雾接管系统。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隧道防灾抗灾能力提升改造结构及其改造方法,此方法和改造结构可以在火灾初期快速有效的进行扑救,通过设置泡沫水喷雾系统,其在进行灭火时不会造成液体火灾飞溅,而且对扑灭液体和电气火灾也有广泛应用,通过改造的灭火系统可以结合泡沫和水喷雾的特点,同时发挥泡沫灭火和水喷雾的窒息、冷却、乳化作用,附着力强,可有效覆盖流淌火灾,控火、灭火效果好,且对改造后加装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进行了改造方案的解决,能避免出现大开挖,对隧道的运行影响大、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6355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136767.X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滞留池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水质特点、出水要求、拟定去除效率初步选择生物滞留池的高度和表面积;选取常见的典型填料,以及适合当地的乡土水生植物,进行填料选择和植物成活实验,通过实验确定实用性的填料和适用性的植物;在测定所述填料渗透系数基础上,得到基于排空时间的生物滞留池填料配比方案,并根据有机质含量对配比方案进行细化;根据所述填料配比方案,基于排空时间和渗透系数复核生物滞留池高度,使入渗雨水在生物滞留池高度范围内的入渗时间满足排空时间要求。本发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物滞留池高度选择随意、填料和植物耦合性不足、填料配比方案科学性、规范性不高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46704.3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IPC: G06Q50/08 , G06Q10/10 , G06Q10/0639 , G06F30/13 , G06F40/126 , G06F16/13 , G06F16/16 , G06F1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BIM的全预制装配式桥梁施工数字孪生系统建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预制构件进行BIM建模和构件编码,构件编码作为施工管理业务系统与BIM模型关联的唯一识别码,通过构件编码将业务系统数据传递至BIM模型,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孪生;建立预制构件生产安装全流程“BIM‑质检‑进度‑计量”数字孪生体系,以工序质检作为构件进度的标识节点,当构件的所有工序都已完成,即表示构件“可计量”,计量方式为直接读取BIM构件上挂载的工程量数据。本发明以BIM模型为载体,融合施工管理业务系统,建立预制构件生产安装全流程“BIM‑质检‑进度‑计量”数字孪生体系,实现将施工管理进行动态、可视化、高效管理。
-
-
-
-
-
-
-
-
-